“苏总,说实话,你这个计划我挑不出什么毛病,但就因为太完美了,加强也导致了这个计划有很大的毛病。”
柳泉实话实说,毕竟完美另一个词就代表着昂贵,越完美的东西往往越昂贵。
单单就是指光明计划中的第一步建设一个导航犬基地,那2000头导盲犬,训练出来的价格可能就要高达10个亿左右。
更别说在这之后,还要有第二批第三批,这可又是一大笔的钱,哪怕在之后找到可以降低成本的方法,但那依旧要花费不少。
机械导盲犬看着确实是未来可期,但现在柳泉只能看到一个无底洞,没个一百亿估计连水花都溅不起来。
在柳泉心中这也就导盲人,这个软件是天才的想法,一旦建立成体系是真正可以马上服务盲人身上的。
柳泉是一个“现实”的人,他虽然也是第一时间被苏不白描绘的世界吸引,但还是抑制住了冲动,跟苏不白说了自己的拙见。
与之相反的是苏不白倒是很乐观。
困难多,只是现在的问题,克服就好,这一但成功可是能够记在史册和教科书上的事情。
利在当代,功在千秋。
“苏总,有什么是我可以帮的。”
“也没什么,就是想要同富基金会打头阵,组织志愿者率先在各个一、二线城市试点,先把盲道给清出来。”
柳泉心中暗自认可苏不白的决策,在一、二线城市清除盲道是明智之举。
一、二线城市的盲道已经完善,构成体系,而且应该符合规范,不像其他城市的盲道可能东一段,西一段的,不够规范,那些盲道清理开,用处不大,反而可能会害了盲人。
“这件事情同富基金会当竭尽全力,不负您的期望。”
柳泉领命下去,很快就布置下去,并且他还亲自带领同事在附近就地就开展清除盲道,将一些障碍物全给清理开。
志愿者动作更是快,一个个奋力干了起来。
一方面这个是做好事,另一方面当同富基金会的志愿者是有工资的,一天一万,在精神和物质的加持下,同富的志愿者是圈子里出了名的勤奋。
在这次光明计划的试点范围内的一家小区,郭庆峰准备迎接新的挑战,他要出门。
郭庆峰是一个盲人,准确来说是一个刚成为盲人的盲人。
前不久他患上眼部疾病,医生就只给了他两个建议,一是依旧是任由病情发展,他好好享受最后的光明日子,二则是拿出一百万,去搏一把成功率只有5%的手术,失败的后果是提前失明。
对于一个普通人来说,选项通常只有一个那就是听天由命。
他一辈子的积蓄大概也能凑出一百万,但是那样值吗?
有一百万在,他的家庭就还会在,他的孩子能无忧虑的上完大学,妻子不用独自挑起生活的重担。
不过也正是因为刚刚成为盲人,所以郭庆峰还不认命,他还不甘心在家里等死,终身只能在黑暗中迷茫。
他要走出家门,走出去,迎接生活,他要给家人买菜,能在外面交新朋友,他才不会就这样认命。
郭庆峰拿起导盲拐摸索的走出家门,这段时间他也已经将小区里的环境重新熟悉了个遍。
以盲人的视角,郭庆峰发现在正常日子里面看似正常的事物其实对盲人说一点也不友好。
摆在楼道的电瓶车,摆放在门口的扫帚,甚至是一个不起眼的垃圾瓶子,都能对郭庆峰造成干扰。
不过好在人是一种强大的生物,适应力极强,郭庆峰历经磨难还是走出了小区,并拒绝保安老王的帮助。
在郭庆峰走出去的下一秒,一个女性身影出现,默默地跟在郭庆峰的后面。
郭庆峰走出家门,突然发现世界变得好可怕。
他不知道自己下一秒,他前面会不会出现一个坑,不知道前面有没有车,不知道前面是不是就是死亡。
郭庆峰站在原地掏出手机,开始操纵手机导航。
今天他给自己的考验就是去小区五百米外的一个便利店买东西。
郭庆峰根据提示,小心翼翼的走在盲道上,手上拿着导盲拐不断向前摸索。
他依稀记得他们小区盲道虽然建设的很不错,但总有缺心眼的人将共享单车、电车停在上面,郭庆峰有时也会将他们挪开,但明天又会出现。
郭庆峰走在盲道上,祈祷着这次能少遇见点障碍物,毕竟对于盲人来说,每一次离开盲道,再到重新回到盲道都是一个不小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