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李朗的计划未能成功,因为李母在火车站发疯,被工作人员拦下不准上火车,加上李明回来了,看到现在的母亲到底于心不忍,母亲这个样子回老家,只是等死而已。
他坚持带李母回羊城,说要护工看护,大哥不能连亲妈都抛弃。
一时李朗被千夫所指,成了遗弃亲妈的罪人。他没办法,只好又把李母带回去。就因为这一时的心软,开启了许多的恶梦生活。
因为李母是瘫痪三年后死的,前世沈灵月耐心细致地照顾了她三年,她的背连一块疮都没长。
就这李母还天天骂她,说她花李朗的钱,连个蛋也生不出来,照顾她是应该的。
沈灵月每每想到那段时光,都觉得自己傻的不透气,恨不得穿越回去,狠甩自己两耳光。
那时的她像个提线木偶,线在李朗手中,她的命和灵魂都在李朗手中。
可惜今生没有沈灵月,早先痴迷李朗的沈灵娟,也被他和李母联手给虐待跑了。李母和狗儿这对瘫痪和超雄,全落到李朗手中了。
沈灵娟听说事情经过之后,硬是笑的停了下来,活该啊!李朗你也有今天!
但笑着笑着她又哭了,说不清是懊悔还是愤恨,前世自己对灵月做了很多错事,伤害了她,不过自己也没得善终,那是自己活该。
而今生,灵月早早从这片泥潭中脱身,而她也是咎由自取,落到现在这个局面。
好在还有李朗一家让她当热闹看,不过到底是亲生儿子,还生了两次,沈灵娟没忍住,悄悄去看了孩子一次。
孩子还在福利院,院长虽然没像李母那样,总把孩子拴起来,但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
因为只要有人靠近,这孩子就会咬、抓,他力气还大,大人不防设都会被抓伤,更何况福利院的孩子还多。
加上他又能哭,经常半夜三更哭和尖叫上几个小时不停,工作人员只能用最温和的方式,就是让他多睡觉,吃饭之后就给他吃安眠药,就连清醒的时候也是呆呆的。
沈灵娟来看他时,看到的是呆滞流口水的儿子,坐在院子里呆呆地看着天空,跟前世她和保姆精心照顾的模样完全不同。
沈灵娟心疼哭了,她被工作人员发现后,当成来收养或是来捐赠的,忙将她迎进来,然后沈灵娟就看到让她嫉妒到发狂的一幕。
她看到捐赠栏那里贴的照片和报纸,看到那张熟悉的脸,沈灵月。她站在富商和官员中间,抱着孩子,笑的温柔。
还写了她的介绍,菁华的高才生,来羊城机构办公的同志,港城极具盛名的大编剧……
一股深深的无力和挫败感,袭卷全身,那股嫉妒之情退去之后,便是浓浓的懊悔,我本该,也有这样的人生的。
李朗是伥鬼吗?只要跟他沾染上,就没有好下场。前世她和灵月被这个男人玩弄于股掌之中,她落得车祸惨死的结局,而灵月被关进疯人院。
今生呢,老天给了同样的机会,让她和灵月都重生了。甚至她还提前了几天,让她有时间布局陷害灵月和叶炎。
可结果却是,她视为草的叶炎成了宝,她当成宝的李朗成了草,不,连草都不如,成了一堆烂狗屎!
可能是沈灵娟看照片的表情太狰狞,让工作人员吓一跳,小心提醒:“这上面都是了不起的人物,来咱们福利院捐了不少钱呢!”
沈灵娟指着灵月的照片:“她也捐了?”
“这位同志自己虽然没捐,但很多港商就认她,是听说她在这才捐的。听说这位同志很厉害,在港城很有名气。”
沈灵娟最后捐了两百块钱,特地跟工作人员说,把那个病孩子照顾好一点。随即离开了福利院。
她回去后立刻想办法调查,结果得知灵月来参加的是保密工作,她认识的所谓大老板,连提都不敢提。
“那可是国家机密,咱们打听那些做什么?你说参与工作的?当然都是国之栋梁,跟咱们不是一路人。”
但她还是打听到一点,因为沈灵月在那个圈子太有名气了。
当得知,灵月已经去过两次港城,甚至连米国富商都亲自来羊城拜会她。
沈灵娟不知该哭还是该笑,原来自己视为奢侈的愿望,视为救赎的梦想,沈灵月早就得到了。
她能随时去港城,甚至去米国,而自己,只能看着港城的方向和那边传来的杂志、报纸,畅想着未来在那里的开始新生活的画面。
在羊城她是受人尊敬的学者,而自己沦落到靠卖笑而生。沈灵娟只觉自惭形秽,她甚至害怕在羊城遇到灵月,如果让灵月看到现在的自己,她会羞愧欲死的。
这种绝望和羞愧感,让她发泄出来的方式就是李朗一家。李秀又来找她:“您能不能再借我一点钱?我哥说,如果不给钱,就让我去照顾我妈。”
沈灵娟很爽快地借了,但让李秀写了欠条:“需要用钱就跟我拿,千万别让你哥把你妈送回去。”
李秀感激不尽,为之前沈灵娟在李家时,她跟母亲一起欺负沈灵娟而后悔。嫂子对自家人还是有感情的。
她却不知道,沈灵娟就是想让李朗把李母这个累赘丢下而已。同时,她给福利院打电话,将李朗现居的地址告诉了对方。
很快,福利院就将狗儿送到了李朗家。直接说,家里既然有这么多大人在,不应该把孩子一直留在福利院。
他们也怕啊,这样得病的孩子,万一有个好歹,被讹诈怎么办?
沈灵娟就这样冷眼旁观,看着李朗被李母和狗儿折磨的痛不欲生。更好笑的是,比起手高眼低的李朗,老板更喜欢诚恳老实的李明。
现在去哪都带着李明,安排他跑鹏城,李明直接跟李朗说:“你照顾好母亲和侄儿,我和小秀来挣钱。”
短短一个月,李朗竟然两鬓生白发。
他曾在夜深人静的时候,看着熟睡的母亲,很想把枕头捂上去。看着尖叫的儿子,很想把他推进蓄水桶里。
幸好,他忍住了。这里可不是李家村,在李家村干就干了,没人追究。但在这里,他会被追查的。
不过他也想到了福利院工作人员的办法,多给他们吃一味药,一天中有大半天是昏沉的,日子也就熬过去了。
……
五一这天,虎胆龙威正式上映,梁影帝请灵月和赵队、张队三人又去看一遍,这一遍不是看剧情,而是看观众的反应。
长城的影片在港城没有别家院线敢合作,所以只有长城自己的几个院线,五一这天很多影视公司都有新片上映,各种宣传铺天盖地。
虎胆龙威除了试映会上看过的人口口相传,宣传力度没有别家那么强。加上长城在拍武侠片之前,拍的都是爱国类型的正片,港城人不喜欢。
哪怕有几部武侠片的爱情片改观了一下,可这一次又是全新的动作片,很多人不想做第一批观影人,准备看看口碑。
影院是中午开门的,整个下午的几场观众并不多。可以这么说,来看的观众有一半还是因为买不到别家影院的票。
灵月看的是下午三点那场,只坐了三分之一的人,梁影帝笑的有点勉强:“若是扑街了,第二部我也没脸演了。”
灵月诧异:“这可不符合您的性格啊!再说,怎么可能扑街!自信一点,也要相信我嘛!”
赵队低声道了句:“安静看。”
虽然已经看了一遍,但他和张队还是聚精会神地观影,不像旁边两个心思都在别的上面。
灵月开始观察观众,发现他们的表情跟张队差不多,很着迷,特别是男观众,连眼睛都舍不得眨一下。
也有不少女观众小声讨论:“这个梁S初看不帅,但越看越有型!”
那是,梁影帝虽然不是传统的帅哥类型,可人家是气质型帅哥,且随着年纪越大越有味道。
一场放映完之后,听到很多人高声说:“太过瘾了!跟米国大片一样,快,再买下一场的票,我还要看一遍!”
“哇,那个梁S好帅啊!原来穿西装打架能这么帅气。”
……
灵月朝梁影帝眨眨眼:“现在放心了吧!”
当然没法放心,虽然好评如潮,可还是没把观众吸引进来啊!这个问题到了晚上就解决了,没有什么宣传比观众的口碑更好。
龙大哥的新片还是传统的民国功夫片,当然也很好看,可大家已经腻了那一套,觉得有点过时了。
新艺城上映的是打诨搞笑的动作片,喜剧效果强可剧情薄弱,并且那些老面孔,大家也看腻了。
另外几家影业也上了各种类型的新片,可都没什么新意。只用了一个下午,长城上映堪比米国大片的都市动作片,比媒体报导更快地传快了。
“穿西装暴打悍匪拳拳到肉,血要飚到眼前了。高楼枪战,比那些满是廉价血浆的枪战有意思多了。
刺激的街头飙车、还有香艳的美女,关键时剧情也很饱满,不愧是艾华大编剧写的剧本。
那个梁生演的太好了!完全不像新人。反正我觉得比米国大片还刺激!
中途上了个厕所,错过精彩片段,我立即买票看第二遍,硬是没喝一口水……”
这类好评传开之后,午夜场那叫个人满为患,还有抢票打起来的,长城还临时请人去维护秩序。
可惜第二天灵月要跟小组返回羊城,看不到长城影院门口排长龙的画面了。
虎胆龙威的火爆程度超出所有人的预料,每十分钟一场,场场爆满,看不到的观众都怪长城院线太少。
三天就斩获了一千万票房,别觉得这很少,这已经能确定成为年度票房前三了。
麦先生本来还因灵月给朱家拉人才心里不舒服,这下那点怨气全消,沈同志叫的亲热极了。
从京城来的田导,看灵月又像看亲人,又像看宝藏。他算是理解为什么这个沈同志,那么得韩厂长重视了。人家就是有本事啊!
灵月临走前他忙上前握手:“等我回北影汇报,绝不会落下沈同志的大功。”
灵月失笑:“我的功劳不重要,重要的是这部片子要在海外卖出高价。下个月你们去参加电影节,一定要好好为这部片子造势。”
可惜不能去宝岛上映,损失不少票房。但相信在国际上还是能卖出好价格的,肯定会超越妈爱。
她知道北影那边抱的心态是,卖出超过一百万,就算大赚,这双方合拍特供片的策略就敢走下去。这一次要让他们震惊一下,知道海外的市场有多大。
傅先生还是那么豪爽:“等放映结束总票房出来,沈同志的红包……”
灵月忙道:“正式转账到杂志社的公账吧!呵呵,给我私人的话,上面不太好交待。”再这样发展下去,她私人账户钱太多,会有很多人眼红的。
沪城买房一事,她都后怕了。
傅先生很诚恳地说:“其实沈同志可以来港城发展,这并不妨碍你为国做贡献。”
灵月笑着摇头:“我还是喜欢留在大陆,并且比起电影行业,我还有更重要的事要做。”
傅先生没再劝,反而更佩服她,如果她今天为了巨大的利益愿意留在港城,那明天或许就会为了更大的利益去米国。
她这个年纪的年轻人,有几个能做到面临这样的诱惑毫不心动?
怪不得上面那么重视她,每次来港城都有海子里的安保相陪,这样的人才,这样的品行,到哪都会受到重用啊!
辞别了傅先生,灵月笑问赵队:“你们该不会到现在还担心我会留在港城不回去吧?”
赵队缓缓摇头:“我信你。”
倒是张队欲言又止半晌,看看赵队,最终什么也没说。他俩压根没告诉灵月,就她在港城酒店这三天,有多少人暗中接触她。
他们又拦了多少封密信和来人,其中有不少是宝岛工会派的人,工会给出的报酬非常重,完全把沈同志当成高端人才来拉拢。
张队还小心地提出:“要不要,让沈同志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