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来我现在是个移动的靶子。”
胡林自我玩笑了一句,随后又打趣,
“你没招很多桃花吧,我可不想天天处理这些。”
“没有。”周怀景回答得肯定。
然而两人在食堂吃饭的时候,周怀景就拍拍打脸了。
她来部队的事传播得很快,此时他们所在的食堂热闹非凡。
男男女女挤作一堆,男的看热闹的居多,而女的嘛……不多说。
眼前,就有一个身材、脸蛋儿极佳的女人朝着他们所坐的位置走来。
胡林看着,幽幽地对周怀景说了句,“你确实没有桃花,而是桃林。”
看着周怀景这张脸,她此刻是后悔的。
怎么就信了他的鬼话!
就他这张脸,哪里是能隔绝桃花的。
“怀景哥,好久不见。”女人自顾自的在周怀景对面坐下,询问起来,“这位是?”
胡林听着,不理会。
她要唱戏,她可不陪着。
“我妻子。”
周怀景说了一句,就没再理会她了,给胡林夹了一个虾仁,
“尝尝,今天刚打捞上来的。”
他们在岛上,顿顿都能吃海鲜,菜品也多是海鲜为主。
胡林配合着吃了。
他要自斩桃花,她不拦着。
周怀景见此,嘴角微微勾起。
被他们晾着的人自讨没趣,负气的端着餐盘离开了。
吃完饭,周怀景带着胡林去领了些生活用品,然后带着胡林回宿舍。
因为他们还没领证,所以还是住集体宿舍,等领了证,就可以申请家庭住房了。
周怀景宿舍干净整洁,薄毯都得叠层豆腐块儿。
跟他职位关系,是单独一间屋子,带个厕所。
周怀景拿过保温瓶给她倒了杯凉白开,然后胡林的生活用品放好。
东西放好后,周怀景才道:“要出去转转吗?”
“走吧。”胡林放下水杯,跟周怀景出去。
海岛风景,她也很多年没见过了。
出发前,周怀景拿了件外套。
此时日落西陲,他们去了海边看日落。
灿金色的太阳和海平面相接,随着时间的流动,逐渐被深沉的大海吞噬,直至最后一丝光亮消失。
天空逐渐变成青色,天地也跟着沉寂了下来。
海风变大,一波波海水涌来,要涨潮了。
周怀景感受到风变凉,把手里的外套递给胡林,“披上?”
胡林看了眼,摇摇头,“不用,回去吧。”
他们所在的地方,除了他们也没其他人了。
其他人都是常年在这儿的人,这样的景色他们天天看,都看腻了。
天色渐暗,两人慢慢走回去。
走了一段路,逐渐遇上了些出来遛弯的人。
有带孩子的一家人,有三三两两的妙龄少女,精力旺盛的男子。
迎面碰上的人见到周怀景带着胡林出来散步,眼中都透着惊讶,客气的和他们打招呼。
不知道周怀景在这里到底是个什么职位,反正一路到宿舍,遇到的人就没有不认识周怀景的。
为了不落周怀景的面子,她脸都要笑僵了。
宿舍的单人行军床两个人睡也不是不能睡,只是会很挤,一有动作就会碰到对方的距离。
正在胡林要开口的时候,周怀景自觉的把床让给了她,自己打地铺。
休息一晚后,周怀景第二天一早就带着胡林去提交了资料。
他们的情况特殊,在事发时,胡林的资料部队里就收集了,政审早过了。
因为周怀景兵种的关系,涉及保密的方面很多,因此要等着胡林过来签署一些保密文件。
在胡林签了十多份文件后,终于结束了。
接下来,周怀景带着胡林去见了他舅舅,许明清。
同他父亲一个级别的。
胡林了解到后,这才明白远在京城的许家老两口的待遇为何那么好了。
中午是在许明清家吃的午饭,许明清老婆做饭手艺还不错。
下午,周怀景要去工作,就把她留在了许家。
两男人都去工作了,许明清老婆带着她在部队逛了逛,熟悉熟悉。
又带着她去看了文工团的表演。
还遇到了个熟人,就是昨天来找周怀景搭话的女人。
表演结束后,这女人又来了。
她对苏回打招呼,“伯母。”
“诶。”苏回应声,给两人做介绍,“这是钱书书,文工团的台柱子。
这是胡林,怀景的妻子。”
“你好。”钱书书笑着朝胡林伸手,用普通话跟胡林打招呼。
胡林看着,虽然不想握手,但考虑到周怀景的面子,她还是握手道:“你好。”
钱书书听到胡林流利的普通话,眼中闪过意外。
部队里的人都知道周怀景的妻子是个农村出来的村姑。
但看她这落落大方,又能讲一口流利的普通话。
看来传言不尽实。
“我和怀景从小一起长大,他这个人不怎么喜欢说话,你若是在这里觉得闷或者不习惯,可以来找我。”
钱书书看似友好的说着。
“好。”胡林懒得跟她扯,敷衍着。
苏回听到钱书书这话,欲言又止。
钱书书言语间的挑衅和轻蔑,她怎么可能听不出来。
但这说到底是小辈之间的事,又不算过分,她要是插手,反倒不好收场了。
可怀景这媳妇儿,看着有点老实了。
钱书书听到胡林的回答,神色间对她更轻蔑了。
面上却是一脸热情的模样,“我带你在文工团逛逛吧。”
苏回脑子里想着如何拒绝,胡林倒是快言快语的答应了,听得苏回在心里直叹气。
回头她得和怀景说说,他这媳妇儿可不能是个中看不中用的花瓶。
趁着胡林还小,有些事,该教教,不然日后怎么吃亏的都不知道。
钱书书带着胡林在文工团转了转,还附带类似炫耀的解说。
胡林本也没多大兴趣,全程把她当作导游,倒也能忍受。
结束后,钱书书还想着带胡林去其他地方转转。
苏回见胡林对周遭打量、轻蔑她的视线一点都察觉的样子,连忙拒绝了,带着胡林回家去。
晚饭后,临走时苏回和周怀景耳语了一阵,胡林见他们说悄悄话,就自觉地走开了。
周怀景听到苏回说的,看了眼无所事事的胡林,笑了笑。
回头对苏回道:“舅妈,你别担心,她只是不在意。不是个能任人欺负的。”
苏回听着周怀景这无脑的话,有些嫌弃,“得得得,我多管闲事了好吧。
等你媳妇儿受欺负了,你就知道厉害了。”
“不会的。”周怀景留下这句话就去找胡林了。
苏回看着两人离开的背影,嘀咕,“没救了。”
许明清看着自家媳妇儿吃瘪的模样,笑道:“孩子们事,就由得他们去折腾吧。”
回去的路上。
“结婚登记什么时候能下来?”胡林询问。
这里没有那么自由,许多地方是不能去的。
在这儿待着也挺无聊的,还不如去赚钱。
“这两天吧。”周怀景知道胡林这是想要走了的意思。
“到时候我送你出去。”
“行啊。”
几天后,结婚登记下来了。
岛上外出不方便,部队就专门设立了一个民政分局。
资料提交后,落实就很快了。
结婚证是一张跟奖状类似的纸。
结婚证领了当天,胡林就想离开了。
周怀景见胡林这么着急,也没挽留她,送胡林离开。
等他们到内陆,已经是晚上了。
两人在国营饭店吃了饭,就在部队的招待所歇息了一晚。
清晨,两人吃了早餐,这才各奔东西。
周怀景回部队,胡林往沪城方向去。
去拜会了附近几个城市,周怀景给她介绍的人脉资源,然后去了京城,见了李文。
自从胡军和李文搭上线后,找材料的进度加快了许多。
研究所确实有很多市面上没有的,而研究所又用不上的材料。
这一年多以来,材料方面终于有了进展。
适用的不锈钢针管已经做出来了。
聚氨酯、聚四氟乙烯、氟化乙烯丙烯共聚物这几样材料也有了眉目。
等这几样东西实验配比过了,就能把导管制作出。
如此,滞留针的研发,也算是取得一半的成功了。
了解完进度,胡林留下五千块钱,就离开了。
刚到翼州省会,就听说下面的一个地级市发生了七点几级的地震。
见此胡林就没在附近的城市逛了,一路回了小河村。
此时已经夏季末尾了。
胡林拿好换洗衣服,找赵铭和杨青看了最近几个月的进度,然后又开始跑车了。
到年底,胡林便回来了。
今年年底,还以为大家能一起过,却不曾想,分别来得如此之快。
1976年,农历十二月二十五日,大雪。
村里副业分红刚结束没几天。
正是家家户户在家猫儿冬的时候,小河村来了几辆红旗车。
这几辆车一路往胡家去。
彼时家里人齐聚客厅烤火,火盆边上还放了几个地瓜。
李爱花在缝纫机面前做衣服,老两口和周弘乾、胡林时不时的说上几句,许明珠在教两兄妹和杨青。
就在这其乐融融的氛围中,突兀的敲门声响了起来,还带着一句“请问这里是胡家吗”的问话。
一时间屋子里所有人都停了下来,看向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