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青云很清楚的知道一件事,那就是商人做生意,一向都是无利不起早。
以富民县为例子,如果要搞生态农业,毫无疑问华民乡才是投资商最好的选择,毕竟他们的生态园、采摘园、农家乐这些东西,都是现成的。
而且。
群众对于生态农业的那一套,因为之前有证据摆在那里,肯定接受度是更高的。
可出人意料。
周华口中的投资人,竟然率先选择库勒乡。
这就让郑青云觉得有点不对劲了。
正所谓事出反常必有妖,这句话还是很有道理的。
说的直白一点,就库勒乡这个穷乡僻壤,根本没有吸引投资人的地方。
除非……
郑青云当时就意识到,除非对方进行投资,搞什么生态农业项目只不过是个借口而已。
他们真正的目的,是通过用土地流转的方式,把农民手中的土地搞到手。
至于之后怎么做,那就不得而知了。
所以。
会议结束之后,郑青云专门询问了一下周华,他很想知道这个精明的投资人到底是谁。
果不其然。
当东方集团四个字从周华的口中说出来的那一瞬间,郑青云就意识到,自己猜对了。
只有杨东方那个王八蛋,才会想到用这样的方式搞什么侧面迂回的把戏,那家伙竟然还惦记着要经过库勒乡的高速公路。
想到这里。
郑青云拿起电话,他想要给林振东打过去。
可犹豫了一下,郑青云还是觉得自己最好当面跟林振东汇报比较好。
毕竟这个事情非常重要,真要是被杨东方得逞那就麻烦了。
深吸了一口气,郑青云拨通了县委常委、县委办公室主任张继明的电话。
“张主任,我是青云啊。”
郑青云非常客气的问道:“书记有时间么,我有点事情想跟他汇报一下。”
“今天下午没有。”
张继明想了想说道:“我问问书记……”
说着话。
他似乎和旁边的人说了什么。
片刻之后,张继明对郑青云说的:“书记的意思,你晚上下班去县委家属院,他在家里见你。”
“好的。”
郑青云闻言自然是没有意见。
林振东既然晚上要见自己,看样子是有事情和自己谈。
………………
很快。
时间来到了下班。
郑青云正准备离开,于文波却拦住了他。
“乡长,晚上有时间么,一起吃个饭?”
于文波笑着对郑青云说道。
今天郑青云在党委会上面为他出头,他自然是十分高兴的。
来库勒乡上任之前,陈永杰就告诉过他,要跟郑青云保持一致。
当时于文波还有点怪怪的感觉,毕竟郑青云实在是太年轻了,他的传奇经历在整个库勒乡乃至于富民县都已经人尽皆知,于文波觉得自己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给一个年轻人抬轿子,实在是有点面子上过不去。
但今天的党委会,却让于文波开了眼界。
周华这个党委副书记对自己不客气,按理说没什么问题,毕竟人家周华是党委副书记,班子的第三号人物。
可郑青云却毫不客气的怼了回去。
这种护短的性格,属实让于文波觉得非常投脾气。
自然而然的,他就想跟郑青云亲近一下。
“明天晚上吧。”
郑青云想了想,对于文波说道:“今天晚上我跟林书记约了,要去他家里蹭个饭,回头明天晚上我喊上陈书记,咱们吃个饭。”
他口中的陈书记,自然是陈永杰。
听到郑青云的话,于文波一愣神,随即连忙点头说道:“好的,好的,您先忙,您先忙。”
他是真的没想到这位年轻的乡长面子如此之大。
新任县委书记家里蹭饭,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更不要说他竟然明天要帮自己约陈永杰这位顶头上司吃饭,这也太随便了吧。
郑青云自然不知道于文波心中所想,他坐上王申的车,很快便来到了县委家属院。
皮鞋碾过青石板路,叩门声惊飞了廊下的麻雀。
郑青云按响了门铃,防盗门开启的瞬间,白炽灯的光晕裹着林振东略显疲惫的面容,深蓝色衬衫领口沾着会议材料的油墨味。
“你倒是来得巧,我刚买了挂面。”
林振东侧身让出玄关,茶几上摊着的《县域经济发展报告》还折着红角。
郑青云瞥见冰箱贴旁歪斜的药盒,便笑着对林振东说道:“书记您歇着,我掌勺吧。”
“你会做饭?”
林振东有点惊讶的看向郑青云,很显然没想到郑青云居然会做饭。
“我是孤儿,从小一个人照顾自己习惯了。”
郑青云笑着说道:“工作了也是自己在这边,不会做饭可不行。”
“原来如此。”
林振东微微点头,倒是没想到郑青云居然如此坦诚。
郑青云也没有废话,径直便走进了厨房。
很快,厨房里就传来不锈钢锅撞出的清脆响声。
郑青云将葱花撒进沸滚的面汤,余光扫见林振东倚在门框上,手机屏幕的冷光映得眼窝愈发深陷。
“今天在你们库勒乡转了一圈,感觉乡里的工作还是很不错的。”
林振东忽然开口,声音混着油烟机的嗡鸣,缓缓说道:“下午去了长青乡,孙健同志汇报了一下乡里的情况,我看这个养殖基地大有可为啊!”
毕竟是在省城待了这么多年的人,眼光和见识非比寻常。
瓷碗与木筷碰撞出温润的声响,郑青云往林振东碗里添了颗煎蛋,金黄的溏心在面汤里漾开,相当的好看。
他把碗递给林振东,笑着说道:“书记您是有眼光的,当初县里不少领导,甚至觉得这个养殖基地是哗众取宠。”
窗外飘进谁家炒菜的香气,与面汤的热气在餐桌上缠绕。
林振东端着碗走到餐桌这边,等郑青云过来坐下,两个人干脆边吃边聊了起来。
“哗众取宠就太扯了。”
随意的笑了笑,林振东说道:“我们有些干部完全就是老一套的思想,根本不知道与时俱进。”
“是啊。”
郑青云微微点头,对林振东说道:“其实很多时候,束缚地方经济发展最大的问题就是观念太死板了。”
他这番话倒是心里话。
北方地区,尤其是东北这边的经济发展之所以越来越慢,甚至十几年后变成全国倒数,有投资不过山海关的说法,其实很大程度上的原因就在于,北方地区的一些人,观念非常的死板。
就以地方政府为例。
小商小贩们的地摊经济,在南方地区的话,当地政府会大力支持,甚至鼓励群众自己搞,政府提供场地和设备。
但是在北方,尤其是东北地区,当地政府第一反应是要征收管理费、摊位费,要想办法把这个夜市的摊位承包给个人,这样就能捞一笔钱。
这种思想上的差距,自然而然也就造成了地方经济发展的差异。
“今天找我,有什么事儿么?”
吃过饭,林振东笑着对郑青云问道。
他很清楚。
正所谓无事不登三宝殿,郑青云如果不是遇到了难题,是不会主动上门找自己的。
“书记,有个情况我需要跟您汇报一下。”
郑青云也没有兜圈子的意思,坦然说道:“今天我们乡里的党委会上面……”
说着话。
他就把周华提出的那个生态农业项目对林振东说了一遍。
“生态农业嘛?”
林振东闻言久久不语,许久之后才说道:“如果我没记错,华民乡的发展模式,就是生态农业的模式,我记得好像老书记说过,那个是你帮着琢磨出来的?”
“是的。”
郑青云倒是没有隐瞒的意思,坦然说道:“所以我拒绝了周华同志,我觉得库勒乡的项目已经足够多了,而且华民乡珠玉在前,我们没必要走人家的老路。”
“你这个想法是正确的。”
林振东轻轻点头,对于郑青云的想法表示赞成。
很多地方干部觉得不管是什么项目,只要对地方经济有益处,那就可以一窝蜂的上马,但是在林振东看来,那根本就是胡扯。
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潜力是有限的,打个比方来说,库勒乡的经济发展,你可以搞民俗村和农产品深加工,但如果再加上一个生态农业项目,就有点浪费资源了。
更何况,人家华民乡已经发展的很好了,库勒乡就算发展的再快,也没有什么用处。
“关键的问题在于。”
郑青云犹豫了一下,这才对林振东低声道:“这件事背后的投资人,我觉得不太靠谱。”
“嗯?”
听到这句话,林振东挑了挑眉毛,惊讶的看了一眼郑青云。
他还真就没想到,郑青云会给自己这么一个答案。
“你认识那个公司的老板?”
林振东看向郑青云,诧异的问道。
“是的。”
郑青云点点头,对林振东说道:“您大概还不知道,这个生态农业项目的投资方是东方集团,东方集团的创始人是杨东方,是咱们市委杨书记的儿子。而且我怀疑,他根本不是为了什么生态农业的项目,那家伙的最终目的是想要在我们库勒乡圈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