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好与坏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究竟是好是坏,也全看自己如何选择。
楚君珩洗了桃子递给桑枝,“尝尝,山上的野桃子,不过味道还挺好。”
大堂嫂热情的说,“咱们山上还真有不少桃树,不过边上的早就被人摘空了,你们还能找到桃子,估计是往深山里去了吧?”
那倒还真是,不往深山里去,也打不到麋鹿。
大伯娘在厨房里剁肉,拿出来说,“这两条鹿腿我抹了盐巴,等会儿你们回去的时候带上,也好吃个新鲜。”
确实挺新鲜的,便也没人拒绝。
这院子里的热闹,对比桑苗离开时的冷淡。
如果不是爷爷还在,桑枝其实不想回来。
每次回来,都会更深一步的认识到,什么叫做人情冷暖。
虽然被冷的那个人,从来都不是她。
“天色也不早了,咱们也回吧?”
桑枝一说回去的话,全家都在挽留。
她借口家里还有两个孩子等着,拿上大伯娘给他们带了一些土特产,去和桑爷爷告别。
等院子里只剩下自家人后,桑志强才冷着脸看向妻子,“你知道给枝枝和小启带点东西回去,怎么就不知道给苗苗带点?她在婆家的日子本来就不好过,你还让她空着手回去,不正好有理由让她那老婆婆拿捏她?”
大伯娘面色尴尬,讪讪道:“我也没注意到啊,你看我这一天忙的,她说走的时候我都没顾上,而且,小田不是给她拿了吗!”
大堂嫂翻了个白眼儿,嘀咕道:“当闺女回娘家都不带东西,反而还要拎着大包小包的走,除了咱们家,估计也找不到这样的了。”
人穷衣服破,说啥都是错。
看碟下菜的往往不是外人,而是自己的亲人。
桑志杰失望的摇了摇头,一种疲累的感觉涌上心来。
他曾看不上自己的弟弟,觉得他贪小便宜,又爱算计,给孩子们也不灌输正确的思想。
自己的日子虽过得不如他,好在孩子们一团和气,家中没有是非。
如今再看,一叶障目的那个人似乎是他自己。
人哪有不算计的,除非没什么可算计。
枝枝愿意带着他们,是顾念曾经的情分,但一味的索取,情分终有耗光的那天。
可惜其她人看不清楚,竟还有脸嫌弃桑苗。
殊不知,为这个家里付出最多的孩子,其实就是桑苗。
因为是个女孩儿,没有像两个哥哥那样入学,刚懂事就帮着带下面的弟妹,忙着做家务。
长大后,又匆匆忙忙的出嫁,更是没有过什么好日子。
桑田和桑枝都是桑苗带大的,她们姐妹三人的感情才是最好,哪怕桑苗现在过得最差,在她们两个面前贬低桑苗,那也只会自找难堪。
看看眼前这一院子的人,他深刻的明白到,什么叫儿大不由娘。
桑志杰坐在老爷子屋里,吹着这台新电风扇,内心的羞愧却怎么都吹不散。
他这把年纪,没能孝顺老人,反倒占了孩子们孝顺的便宜。
“爸,我想给老大老二分家,让他们过自己的日子去。”
这毕竟是个大事,总得和长辈商量好。
桑爷爷却叹了一句,“怕是没那么容易。”
如果是以前要分家,那两个孙媳妇怕是要高兴的蹦起来了,如今却情况不同。
因着桑枝开店,家里也多了一份生计。
如今想要分家,这份生计谁能不惦记?
谈不拢的。
桑志杰也知道难。
可这一大家子挤在一起,人多是非多,也不是长久之计。
“谈不谈得拢,总要谈过才知道。”桑志杰说,“咱们拼命的干,拼命的赚,无非是让自己过上好日子,如果赚到钱了,人反倒变得自私自利,倒不如还没有这个营生,我情愿他们穷一辈子,也不愿意看着他们兄弟姐妹之间相互算计,弄得反目成仇。”
他们对于桑苗的冷漠,实在是让桑志强心寒,比当初知道桑志强把桑枝嫁给了活死人还要心寒,比知道桑志杰有钱却还跟家里哭穷还要心寒。
不对。
当初知道桑枝嫁到那样的人家时,他可是一门心思要把人带回来,哪怕养她一辈子的。
如今换成了自己的亲生女儿,为什么就没有这种冲动了呢?
难道,就因为多了三个孩子吗?
桑志强突然站起来,狠狠的抹了把脸。
“唉,你去哪?”
大伯娘出来,刚好看到自家男人出了大门,赶紧叫了一句。
桑志强停止脚步,回头看着妻子的时候,目光中不自觉地浮现出一抹探究。
大伯娘还以为他是在为刚刚的事情生气,无奈的再次解释,“我都说了,刚刚实在是太忙了,所以才没注意到,苗苗是你的女儿,还是从我肚子里爬出来的呢,难道我就不心疼吗?”
桑志强还真不是在想这个。
刚刚那一刻,他在想,不然再给几个儿子一次机会,刚好借机给他们一个考验,如果证明他们有良心,他这个当爸的就再忍忍,怎么也得拉扯着他们能撑起一个家再松手。
如果他们没良心……
那就各过各的日子,他也管不了他们一辈子。
“石头他们呢?”
大伯娘听到他是找儿子,这才松了口气,转头朝屋里吆喝,“石头,让你弟他们出来,你爸叫你们呢。”
“爸,怎么了?”他们出来问道。
“这段时间,苗苗大姐在王家过的什么日子你们不是不知道,今天一个人带着三个孩子回来,大人孩子都瘦脱了相,王春生也没跟着,明显不把她们娘几个当一回事儿,我准备把苗苗和孩子们都接回家里来,让她和王春生离婚,我的闺女以后我自己养。”
还没等他们表态呢,大伯娘就要开口。
桑志强瞪她一眼,“你闭嘴。”
转头,目光继续放在几个儿子身上。
桑石是老大,弟弟们的目光都向他看齐,却见他露出为难的神色。
“咱们家爸说了算,你说接,咱们就去接妹妹回来。”桑石说,“只是,三个孩子都姓王,咱们也接到家里来,这不合适吧?”
那可不是一张嘴,而是四张嘴,接回来不是一句话那么容易的事儿。
“姓王也是我的外孙女,王家摆明了不拿她们当个人看,咱们总不能也当畜生,你们到底去不去?”
当爹的都说话了,几兄弟纷纷附和。
两个儿媳妇却不愿意了,“哪有把出嫁的小姑子接回来的道理,更别说还要养人家的孩子,咱们自家的孩子才勉强吃饱饭呢,爸非要这么做,那也不能怪我们做小辈的不给您老留面子,反正我是撂下话了,你敢把她们接来,那我就带着孩子回娘家去!”
大嫂一开口,弟妹也附和,桑石兄弟表面为难,实际却向着自家婆娘。
只留那两个还没结婚的傻大个,在兄长和父亲之间左右为难,最终还是选择站在了桑志强那边。
桑志强松了口气,总算,还有两个有良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