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日前。
丰宁府,黄花观。
秋天的时候,后山的黄花开得更甚,一山黄花,蔚为壮观。
今日不知道多少观里大人物都各自放下手上的事情,来到了后山,来到了那座木屋不远处。
其间有修行多年不曾在观里走动的师叔伯,也有平日里忙着许多观内事务闲不下来的长老执事。
但如今,他们都不约而同地放下手里的事情,来到了这后山的花坡前,驻足而立,看着那黄花里的木屋。
到了秋天,黄花本该在数日前便结束花期,此后花谢,颓败,渐渐等着冬日到来,但这些日子,黄花非但不谢,而是越发的盛开,于是所有人都知道要发生什么事情。
既然是这么了不起的事情要发生,那么谁又愿意错过,所以齐聚在此,等着见证。
之前带着白溪一行人去参加东洲大比的灰衣道人站在人群里,笑着感慨道:“说实话,虽说一直知道溪儿冠绝东洲,但实际上在东洲大比上看到那个重云山的年轻剑修破境,还是会有些忍不住遐想,溪儿什么时候能破开这道桎梏。”
听着这位师兄开口,便有青衣道人笑道:“其实师兄完全多想了,那位重云山的年轻剑修虽说剑道天赋展露,注定也会有一番成就,但是哪里能和溪儿相提并论。”
“是啊,想起来也有些可笑,如今东洲的那些年轻人,还在想着谁来将溪儿从初榜第一拉下来,却没想到,溪儿是要放下初榜第一的名头,但却不是被人拉下来。”
有道人附和感慨,眼眸里满是欣慰之意,“忽然想起溪儿当年上山,坚定要选择武道修行,我等还说武道艰难,纵然一般男子也难受其苦,毕竟那打熬身躯的艰难,真是苦滋味,因此世间女子在武道一途上,几乎很难有站在高处者,没想到一晃眼这么些年过去,溪儿不仅不曾退却,甚至还走到了如此地步,这般来看,反倒是我们,当年实在是短视了。”
“溪儿这样的人,当然不可以常理视之,师弟,你看那些云雾之间,哪缕流云是随着我们的心意而成形的?”
一道声音忽然从远处响起,众人不由得神情一凛,因为知道这句话的份量,也知道说这话的人的份量。
远处的黄花里,有个紫衣道人从远处走了过来,他生得寻常,不过中年模样,发丝已经掺杂了许多白发,眼角也有了些皱纹,这样一看,便知晓此人的年龄绝对没有像是表面看着这般。
道人擅养生,这一脉的修士,更是有许多养生手段。
而紫衣从来尊贵,能穿紫的,身份自然不低。
“见过观主。”
随着紫衣道人来到此间,道人们纷纷行礼,开口说话,同样有些震惊,没想到今日之事,还能惊动观主。
原来此人便是黄花观的观主,白木道人,也是白溪的师父。
黄花观主来到众人之间,看了一眼那里面的木屋,好似知晓众人想法,淡然笑道:“就算是没有观主身份,我也是溪儿的师父,自然要来看着。”
灰衣道人笑道:“师兄,刚才所说,不是虚言吧?”
他问起了刚才黄花观主来到场间说的第一句话,那言语里明明蕴含着白溪以后或能成圣的说法,要知道,即便众人都知道白溪是东洲这百年以来最顶尖的天才,会想着她以后成为一位登天武夫,在东洲毫无疑问的占据武道第一,甚至是修士第一,但大概不会真的想着她能成为东洲有史以来的第一位圣人。
因为那云太高,又太难琢磨。
黄花观主微笑道:“怎么会是虚言?当初我等看溪儿,觉得她三十岁的时候大概能够万里,四十之后或是能看到那归真门槛,甲子之前,必能成为归真修士,但如今她不到二十,便能踏足万里,什么时候归真,你们难道还能猜到?”
甲子归真,在东洲也几乎是不曾有过的存在,其实当初众人对于白溪的期盼也无比高,只是相比起来如今的说法,还是不同。
“其实这也是好事,我等境界要是看不对,那就是大好事。”
他这话也颇有深意,毕竟他们没有人走到过那样的境界,如果他们能看清楚白溪的未来,那么白溪能走到何处去?
众人纷纷点头,对黄花观主所言颇为赞同,继而再看向那木屋,已经更多期待。
就在此刻,众人眼前的黄花忽然无风而动,摇曳起来。
一道气息已经从木屋里溢出,四周的天地气息,也开始卷动起来。
修行界从来有共识,寻常修士苦苦修行,最终才堪堪破境,所以不会惊动什么,而像是白溪这等天才,破境太早,上天对此也会欣喜,所以才会有些动静。
至于动静大还是小更好,其实修行界这些年也一直在争论,没有答案。
但有动静总是好的。
随着黄花摆动,四周气息紊乱,此地终于起了一阵大风,众人的道袍被吹得猎猎作响,尤其是最前面的黄花观主。
黄花观主的道袍猎猎作响,将他瘦弱的身躯暴露在众人身前,才有道人忽然想起一件让他们无比疑惑的事情。
白溪是武夫,修行的是武道,可她的师父却不是,那么这些年来,白溪在修行上的疑难,又是谁替她解决的?
要知道白溪从来没有向他们这些人讨教过,实际上黄花观中,也没有几位武夫,对于武道修行,并不擅长。
难道白溪之前修行,从未遇到过难题?
还是这位观主其实也对武道颇有研究?
但怎么看都不像。
就在众人想着这些事情的时候,那些黄花停下了摆动,那些道袍也停下了摆动,一切复归如常。
然后木屋打开了。
一身白衣的白溪走了出来,揉了揉眼睛。
她看着好像是睡了一觉,才醒来,看到门外的众人,却没有害羞,只是有些奇怪。
道人们看着眼前的白溪,眼眸里情绪不同,有赞叹,有羡慕,也有欣喜,更多的,都是期待。
众人已经看出来了白溪已然破境。
灰衣道人说道:“十八岁零三十二天,绝对是这百年以来,最年轻的万里境!”
他很兴奋,虽说白溪不是他的弟子,但却是整个黄花观的骄傲。
黄花观主笑了起来,朝着白溪招了招手,说道:“很不错。”
白溪明白这些长辈都是为她而来的,要见证她破境这件事,但白溪却微微蹙眉,有些不理解。
破境这种事情,又不是头一次,更不是最后一次,有必要这么郑重吗?
黄花观主作为白溪的师父,自然知晓这个丫头在想什么,说道:“到底是不一样的,万里之前,都是小打小闹,踏足这个境界之后,到底就可以拎出来说一说了。”
“还不来给你的这些师叔伯问好?”
白溪虽然还是觉得没什么道理,却没有反驳自己这位师父,只是走过来朝着各位师叔伯问好。
众人纷纷开口,都说了一些鼓励的言语,有些长辈甚至送出一些礼物。
白溪也不客气,不管用不用得上,尽数都收下。
之后小半日,道人们这才四散离去,各自还有事情要做,也没法子继续闲聊。
最后只剩下黄花观主和白溪。
两人坐在木屋前,脚就在花海里。
白溪脱了靴子,两只脚光溜溜的,像是两块白玉。
黄花观主慈爱地看着眼前的白溪,很多年前,他在山下将她带回了观中,然后便成了他的师父,修道之人很少有留下子嗣的,结道侣的也很少,所以弟子便是他们最亲的人。
黄花观主只有白溪这么一个弟子,当然没有人会劝黄花观主再收些弟子,因为看遍东洲,没有第二个年轻人能比得上白溪。
所以黄花观主再看不上别人,在情理之间。
“这次要下山多久?”
黄花观主看着花海,过去那些年,白溪每次破境,都会下山去磨砺境界,和那些邪道强者一战,用于打熬自身,如今破境,自然也不会幸免。
白溪说道:“弟子想去东洲之外看看。”
之前破境,她都是在东洲行走,但已经将九座州府都看遍了。
“之前走过的那些地方,最喜欢什么地方?”
黄花观主没有回答白溪的问题,同样也是没有对她的想法做出回应,只是问了些别的。
“好像都差不多,走来走去,好像都不如观里。”
白溪揉了揉脸颊,从脚边摘下一朵花插在发丝里。
黄花观主笑道:“那为何要下山?”
白溪想了想,忽然狡黠一笑,“那就是骗师父的,其实最好的地方,是故乡的小镇,只是当年离开之后,就再也没有回去过。”
“那又是为什么?”
黄花观主笑着开口,说着一些闲话,这样的人物,说这样的话,其实总是很难得的。
白溪叹气道:“故乡没了故人,回去干什么?”
黄花观主说道:“但好歹也是故乡,还是可以回去看看,就算没了故人,只怕还是有些好吃的,吃下肚去,就能想起以前的东西。”
白溪默不作声。
黄花观主这才说道:“东洲之外,就是不算妖洲,也还有五洲之地,他们那边或许有着无数比你还要天才的年轻人,碰到了,可能打不过,不灰心?打不过,或许会死,不害怕?”
白溪摇摇头,“当然不。”
“那你去吧。”
黄花观主没有多说什么,只是说道:“许你五年,游荡一番,算是增长见识。”
白溪好奇道:“师父怎么这么爽快?”
“有些人既然拦不住,为什么要拦,更何况,既然东洲没有出过圣人,那么是不是说明在东洲修行便成不了圣人?”
黄花观主说道:“有很多人都曾去过东洲之外,但回来的却不多,不知道你会如何?”
白溪皱眉道:“我自然不会忘本。”
离开东洲而不归,好似是因为外洲有更广阔天地?
就像是山野里的孩子,见识了郡城的繁华,似乎也不愿意再回到那片贫瘠的土地。
黄花观主却不是这个意思,而是叹气道:“或许是想归而不得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