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夷子固跪在御书房的金砖地上,额角冷汗浸湿了鬓发:“父皇明鉴,太子落水与儿臣绝无干系!“他抬手指向角落,“倒是嘉庆县主那一脚。“
“够了!“皇上抓起龙案上的青玉镇纸,猛地掷向四皇子,“太子回宫不过月余,连宫门都未踏出几回,如何能与深闺女子合谋?“
镇纸擦着辛夷子固的耳畔飞过,“咚“地砸在辛夷道一脚边。太子慢条斯理地捡起镇纸,指尖摩挲着上面的蟠龙纹:“父皇息怒,四弟也是关心则乱。“说着顺手将镇纸往核桃上一敲,果壳应声而裂。
皇上眼角抽了抽,转头看向老太监:“赢朔,给太子换盏参茶来。“
“父皇!“辛夷子固膝行两步,“儿臣愿与江颂宜当面对质!“他盯着太子苍白的侧脸,“诏狱十八般刑具,定能。“
“胡闹!“皇上拍案而起,“堂堂县主岂能入诏狱?“他指着四皇子鼻尖的手微微发抖,“你当江鼎廉是吃素的?“
辛夷道一捧着参茶轻咳:“四弟也是忧心父皇圣体。“他瓷白的指尖映着青玉盏,“只是这般行事,倒叫儿臣想起前朝巫蛊案。“
这话让皇上瞳孔骤缩。他想起先皇后临终前攥着他的手,说最怕孩子们兄弟阋墙。如今太子刚回宫就遭此劫难,莫非。
“父皇!“辛夷子固急得声音都变了调,“儿臣愿以性命起誓!“
“你的命值几个钱?“皇上突然暴喝,“太子若有个好歹。“后半句卡在喉间,化作一声长叹。
辛夷道一适时地咳嗽起来,单薄的身子随着喘息轻颤:“父皇,金都的风水终究与儿臣相克。“他扶着椅背起身,“还是让儿臣回太白山。“
“不可!“皇上疾步上前扶住太子,“朕已命钦天监重修东宫,明日就搬!“他转头瞪着四皇子,“倒是你,禁足三月,好好反省!“
辛夷子固攥紧拳头,指甲掐进掌心:“父皇宁可相信这个病秧子,也不信儿臣?“他猛地指向太子,“他装病!他根本。“
“住口!“皇上抄起砚台就要砸,被赢朔死死拦住。
辛夷道一忽然剧烈咳嗽,帕子上洇出点点猩红:“父皇息怒。咳咳。四弟年少气盛。“他虚弱地靠在皇上肩头,“儿臣这副身子,本就不该回来。“
这话戳得皇上心口生疼。他想起先皇后临终时,也是这样靠在他怀里说“臣妾不该入宫“。如今他们的孩子,竟也。
“传旨!“皇上扶着太子坐下,“四皇子辛夷子固,禁足思过,无诏不得出府!“
辛夷子固踉跄着起身,眼底泛着血丝:“父皇!您就任由这病秧子。“
“滚出去!“皇上抓起茶盏摔在地上,“再敢诋毁太子,朕废了你!“
朱漆宫门在身后重重合上时,辛夷子固听见太子低低的咳嗽声。那声音像根细针,扎得他太阳穴突突直跳。他望着宫墙上盘旋的寒鸦,突然想起去岁秋猎时,太子一箭射落他看中的白狐——也是这般温温和和地笑着,说“四弟莫怪“。
……
香炉腾起的青烟被疾风搅散,辛夷子固额角红痕在烛火下格外醒目。他盯着滚落龙纹砖的核桃,喉间涌起铁锈味——这枚暗器般的干果,分明是太子从永定侯府顺来的。
“父皇明鉴!“辛夷子固重重叩首,“太子这是。“
“儿臣听闻父皇喜雕核桃。“辛夷道一又抛起颗文玩核桃,苍白的指尖在烛光下透出青玉光泽,“您瞧这纹路像不像漠北的狼头图腾?“
皇帝接住核桃时,眉眼罕见地柔和:“道一有心了。“拇指摩挲着核桃凹凸的纹路,恍惚想起太子幼时攥着木雕小马唤“父皇“的模样。
辛夷子固指甲深深掐进掌心。十年前他献上精雕的玉麒麟,换来的不过一句“玩物丧志“。而今这病秧子随手捡的野核桃,倒成了御案珍宝。
“江家丫头的事不必再提。“皇帝突然沉了脸,“永定侯昨日跪了两个时辰,求朕收回赐婚圣旨。“龙泉镇纸重重拍在辛夷子固眼前,“你当朕的诏狱是婚宴礼堂?“
辛夷子固浑身僵冷。那日他故意将江颂宜引至诏狱,原是想吓唬这野丫头,却不料。
“滚去佛堂抄经!“皇帝拂袖震落奏折,“为你皇兄祈福三月,少一日都不许出宫!“
暮色浸染朱墙时,翊坤宫琉璃瓦泛着血色的光。辛夷子固一拳砸在汉白玉栏杆上,指节传来的剧痛远不及心头屈辱。宫道尽头,小太监提着灯笼碎步追来:“贵妃娘娘候您多时了。“
杨贵妃倚着金丝楠木榻,丹蔻指尖抚过褪色的凤纹靠枕。自打五公主的丑事败露,这翊坤宫的熏香再没换过新的。
“母妃!“辛夷子固撩袍落座,茶盏磕出清脆声响,“辛夷道一分明是装病!儿臣亲眼见他。“
“噤声!“杨贵妃突然掷出翡翠念珠。佛珠撞在描金屏风上,惊起梁间栖燕:“二皇子不日便要抵京,带着漠北十三城的捷报。“
辛夷子固瞳孔骤缩。记忆中的二皇兄总是一身银甲,马鞍旁挂着敌将首级。那年秋猎,这人当着他的面射杀白鹿,鹿血溅在太子苍白的脸上。
“皇长孙若在秋祭前落地,“杨贵妃染着蔻丹的指甲划过舆图,“礼部那帮老东西定要推举辛夷巍主祭。“她忽然轻笑,“好在二皇子妃胎象不稳。“
八角宫灯投下诡谲光影。辛夷子固望着母妃鬓角新添的白发,突然想起去岁冬夜——五公主攥着带血的襁褓哭求时,母妃也是这般抚着舆图低笑。
“儿臣省得。“他起身整了整蟒纹袍,“听闻太医院近日在试新方。“
更漏声里,辛夷道一摩挲着核桃暗纹。东厂暗卫如鬼魅现身:“永昌伯府与杨家往来的密信,已按殿下吩咐呈给陛下。“
“不够。“太子指尖挑开信笺火漆,“再加把火,让四弟的人发现二皇兄在漠北私铸兵器。“
暗卫领命欲退,忽被唤住:“江姑娘可安好?“
“侯府暗哨回报,江姑娘今夜去了诏狱。“
辛夷道一倏地攥紧核桃,裂纹顺着狼头图腾蔓延。诏狱刑房里,江颂宜正将烙铁按在余初薇锁骨——那里本该有的狼头刺青,此刻正印在辛夷子固的密信上。
“殿下!“暗卫突然急报,“四皇子往佛堂去了!“
辛夷道一推开窗棂,望着北斗星轻笑:“把江南水患的折子塞进佛经,就说。“夜风卷起他素白的中衣,“就说四皇子孝感动天,要为灾民抄经万卷。“
佛堂烛火通明,辛夷子固摔了第三支狼毫。墨汁溅在《金刚经》上,恰似诏狱墙面的血渍。小太监战战兢兢呈上食盒:“贵妃娘娘赐的杏仁酪。“
辛夷子固舀起一勺凝乳,忽然瞥见碗底暗纹——正是杨家死士联络的标记。他指腹擦过釉面冷笑:“告诉母妃,儿臣定会好好抄经。“
更漏滴答,墨香混着血腥气漫过宫墙。江颂宜踩着诏狱石阶拾级而上,腕间玉镯映着牢房微光。余初薇蜷在墙角轻笑:“姑娘可知这刺青何用?“她扯开囚衣,狼头图腾下赫然印着玉玺纹样。
“漠北王庭的传国印。“江颂宜剑尖挑起余初薇的下颌,“难怪二皇子急着灭口。“
残月西沉时,八百里加急冲进玄武门。皇帝望着战报上熟悉的狼头印,忽然呕出口黑血:“传。传太子。“
……
杨贵妃将茶盏重重一搁:“你正妃的事不能再拖。江颂宜那野丫头,本宫是断不会让她进门的。江玉窈虽是个外室女,但永定侯府还肯让她当二小姐,可见江家认这个女儿。“她捻着翡翠佛珠冷笑,“有个侧妃拴着永定侯府便够了。“
四皇子摩挲着腰间玉佩:“可永定侯似乎更看重嫡女。“
“江颂宜能翻出什么浪?“杨贵妃将画卷甩在案几上,“正妃人选本宫看中了定国公嫡长女邓明熙。定国公府虽无兵权,但在六部根基深厚——你父皇已准了他去关外镇守,这门亲事要赶在他离京前定下。“
四皇子展开画卷,画中女子眉眼端正却不算绝色。他想起江家姐妹的倾城之貌,嘴角耷拉下来。
“娶妻娶贤!“杨贵妃瞪他一眼,“邓明熙生母崔氏前些年是犯了事,可定国公府百年望族,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再说。“她压低声音,“太子近来频频拉拢永定侯,咱们得抢在前头。“
次日早朝。
永定侯江鼎廉大步出列:“臣要参四皇子三宗罪!“他声如洪钟震得梁上灰尘簌簌而落,“一不悌兄长,二构陷太子,三强逼臣女为妾!“
满朝哗然。龙椅上的皇帝皱眉:“逼恩人为妾?“
杨太师颤巍巍出列:“老臣听闻永昌伯千金是自愿。“
“放屁!“江鼎廉直接打断,“谁家正经人让救命恩人当妾?“他忽然指向兵部侍郎吴李翰,“就像吴大人当年纳的救命恩人,最后不也是个细作?“
吴李翰涨红脸:“侯爷自己不也。“
“本侯那是为国刺探情报!“江鼎廉理直气壮,“那细作在府里闹得天翻地覆,害得本侯三个月没敢进正房——这事吴夫人最清楚,她跟内子可是手帕交。“
御史台众人憋笑憋得发抖。皇帝揉着太阳穴:“说正事!“
“四皇子派人假传太子手谕,诱骗小女去城郊别院。“江鼎廉掏出染血的帕子,“若非老臣及时赶到,小女就要'失足落水'了!“帕角绣着的四爪蟒纹刺痛了皇帝的眼。
“好个江鼎廉!“杨贵妃砸碎整套青瓷茶具,“本宫还没嫌他女儿粗野,他倒敢反咬一口!“
四皇子攥紧拳头:“儿臣明明安排妥当。“
“你当永定侯是吃素的?他十四岁就敢单枪匹马闯敌营!“杨贵妃盯着满地瓷片,“去把江玉窈接进宫,本宫倒要看看,永定侯舍不舍得这个女儿!“
江玉窈捏着贵妃懿旨轻笑:“父亲当年把我娘赶出府时,可想过有今日?“
江鼎廉背对着她擦拭长枪:“你娘是南唐探子。“
“所以父亲连亲生女儿都不要?“她将懿旨扔进火盆,“告诉贵妃,我要当正妃。“
“不可能。“
“那女儿只好告诉四皇子,当年太子遇刺时,父亲为何会'恰好'出现在翠微山。“火舌舔舐着明黄绢帛,映得她眉眼妖冶如鬼魅。
香炉腾起袅袅青烟,皇帝揉着太阳穴打断朝堂争执:“老四的婚事朕意已决。“他睨着永昌伯战战兢兢的背影,“勋贵之女配皇子,正合祖制。“
杨太师手中笏板几乎捏碎。昨日密会定国公时,他们连四皇子侧妃的人选都敲定了,哪想到半路杀出个永昌伯。礼部侍郎刚要出列,却被二皇子党羽抢了先:“皇上圣明!四皇子既与余小姐有肌肤之亲,自当以正妃之礼。“
“宣永昌伯觐见!“
尖细的传唤声惊飞檐下栖鸟。余伯安踩着云纹官靴踉跄进殿,额头冷汗浸湿了七品鹭鸶补子。他接过明黄圣旨时,正对上杨太师淬毒的眼神,膝盖一软险些瘫在金砖上。
翊坤宫里碎瓷遍地。杨贵妃扯断珍珠璎珞:“本宫倒要看看,这破落户能风光几日!“镶金护甲划过舆图上漠北十三城,“二皇子快马加鞭回京,本宫要让他连城门都进不来!“
“娘娘慎言。“曦妃的绛紫翟衣扫过门槛,“如今该称您一声杨嫔了。“她抚着新得的东珠步摇,“陛下刚下旨,二皇子归京后入住东宫别苑——“
“放肆!“杨贵妃扬手要摔茶盏,却见采薇捧着凤印款款而入。那方和田玉印上缠着明黄绶带,正是她上元夜交出去的掌宫之权。
永昌伯府门前爆竹震天。余初薇攥着赐婚圣旨,指尖掐进织金缎面里。那日湖心亭落水,她故意蹭掉辛夷子固的玉佩,果然在暗格里摸到漠北密信。此刻信笺正在妆奁底层泛着幽光,狼头印鉴与二皇子腰牌如出一辙。
“恭喜小姐!“丫鬟捧着凤冠进来,“四皇子府送来的聘礼堆了满院。“
余初薇望着铜镜中模糊的容颜。锁骨处用胭脂勾勒的胎记早已洗净,露出底下淡青的刺青——漠北暗桩的标记。她忽然轻笑,将淬毒的玉簪插入云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