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点着煤油灯吃完饭,刘栓柱便洗洗睡了。
李兰香也带着彩霞去了里屋,却没上炕,只是坐在炕沿上哄睡着小丫头。
刘根来起初并没怎么在意,等他回自己房间,走过根喜根旺小哥俩房间的时候,又发现小哥俩都不在。
他本以为小哥俩是打水洗脚去了,可等了一会儿,他都在床上躺下来了,还是没听到隔壁房间的动静。
他俩干嘛去了?
洗个脚还用这么长时间?
刘根来下意识打开导航地图,竟意外发现小哥俩都跑去五道岭了,跟他们一块儿的还有不少人。
大晚上的,都跑五道岭干啥?
村里又要组织打猎?
刘根来正奇怪着,又发现李兰香下炕出了门。
老妈这是要去干啥?
打猎?
肯定不是!
要真是村里组织打猎,没道理刘栓柱一个大男人呼呼大睡,让老婆孩子进山。
那到底是干什么?
刘根来的好奇心上来了,迅速穿好衣服,悄悄跟了出去。
等出了门,他又发现村里还有不少人都在朝五道岭走去,这些人有老人,有孩子,也有妇女,就是没一个壮年男人。
刘根来更奇怪了,他有意避开人群,从一个偏僻的位置朝人群最密集的位置悄悄摸去。
等到了近前,刘根来才看清楚这些人都在干什么。
在五道岭一处偏僻的地方,建起了一座小庙,庙里燃着两根蜡烛,供奉着一尊塑像。
刘根来把导航地图放大,看清了塑像的模样——龙王爷!
村里人这是在求雨……
等看清带头的那个人,又是一阵无语——刘老头。
别说,刘老头这个大队长还真没白当,不管有没有用,最起码也是组织村民干了点事儿。
等把供奉龙王爷的东西抬上供桌,刘根来又明白为啥村里的孩子都来了。
那是一头小野猪。
看样子应该是他上周末跟村里人一块打猎,村里分给他的那头。
刘老头是真舍得啊!
为了求雨,把整整一头猪都贡献出来了。
就是不知道龙王爷吃不吃这玩意?
刘根来可不敢说封建迷信啥的,别人都有资格破除封建迷信,就他没资格——穿越的事儿怎么解释?
没一会儿,求雨的仪式就开始了,距离有点远,刘根来听不清刘老头都说的什么,倒是能看到刘老头带着村里的老人妇女们三拜九叩。
三拜九叩好像是拜皇上的吧,龙王爷认吗?
好像似乎应该得认吧!
龙王爷再牛逼也只是个王爷,用跪拜皇上的大礼参拜,也算是给龙王爷面子了。
求雨的过程没持续多久,跪拜完了就结束了。
明天还要干活,村民们陆陆续续往家走,等待了老半天的孩子们都围上了供桌,等着刘老头给他们分肉。
孩子太多,一头小野猪明显不够分,每个孩子都只得到了一小块,不知道是舍不得吃还是咋的,分到肉的孩子都是小口咬着,没一个一口吞进去。
都这么懂事儿?
会不会是在龙王爷面前不敢造次?
等回家以后,听到根喜根旺小哥俩在隔壁房间嘀咕,刘根来才明白是怎么回事。
肉太咸了。
别说一口吞下,就是一次咬下一点点,也要就着一口水喝。
想想也是,那头野猪是上周末打的,不弄咸点,早就臭了,怎么可能保存一个星期?
只是,肉这么咸,不怕齁着龙王爷?
第二天一早,刘根来去爷爷奶奶吃早饭的时候,问了刘老头这个问题。
刘老头的回答让刘根来感觉自己又学到了。
“怎么可能?龙王爷就住在海里,平时喝的就是齁咸的海水,把贡品弄咸点,正对龙王爷的胃口。”
奶奶却一点面子也不给刘老头,直接把刘老头的目的戳穿了。
“甭听你爷爷瞎白活,他把肉弄咸点,是想拿回来一些,这不,村里的孩子都分到了,他还拿回来一小半,熬粥的时候,往锅里丢块排骨就行,连盐都省了。”
“哈哈哈……”刘根来忍不住笑了。
“我这叫会过日子。”刘老头理直气壮。
刘老头是村里的大队长,用不着下地干活。奶奶现在也很少下地,也就是农忙的时候点个卯,干点力所能及的轻活儿,别的时候,都呆在家里。
反正家里粮食够吃,用不着他们挣工分。
陪着爷爷奶奶吃完早饭,刘根来跟着刘老头去了趟会计室。
他想看看刘老头怎么当大队长。
到了会计室一看,郑老担、赵德顺和五个生产队长都在,不知道在商量着什么。
一见刘根来,五个生产队长都迎上来了,七嘴八舌的说着感激的话,把刘根来都弄的不好意思了。
刘老头倒是一脸的展扬,就跟大孙子干的那些事儿都是他干的似的。
“咱们上报的产量是多少?”
客套之后,刘根来问出了他最关心的问题。
“该是多少就报多少呗!”回答他的是郑老担。
一听这话,刘根来就知道,五个生产队长都扛过去了。他们能被放回来,应该是村里已经把产量报上去了,公社再扣着他们也没啥意思。
“那是多少?”刘根来又问。
郑老担叹了口气,报出了一个刘根来意料之中的数字,“亩产一百四十三斤。”
“那上交多少?”
这才是关键,折腾了半天,还是该交多少交多少,那不白折腾了?
“一斤也不用交。”
这回,回答他的是赵德顺,“粮食产量这么低,照理说,上头还要救济咱们村,我们正在商量着要不要申请救济粮。”
“那是得好好商量商量。”刘根来暗暗松了口气,总算是没白折腾,不管上头给不给救济粮,最起码村里的口粮算是保住了。
“根来,你说咱们要不要申请救济粮?”郑老担问着刘根来。
问我干嘛?
这事儿我又说不了算。
刘根来刚想拒绝,忽然明白了郑老担的意思。
郑老担这是不想申请救济粮。
可看样子,几个队长都想申请,郑老担这是在拉外援,想让他帮忙说几句话。
想了想,刘根来问道:“别的村都报多少产量?”
郑老担没回答,看了一眼赵德顺,赵德顺替他回答道:“基本都在一千斤上下。”
“实际产量呢?”刘根来又问。
“都跟咱们差不多。”赵德顺答道。
“他们要交多少粮食?”
“全交了恐怕都不够,根来,这事儿还得感谢你,要不,咱们村也得跟他们一样。”孙宝根插了句嘴。
“那咱们村要申请救济,公社能拿出粮食吗?”刘根来看着众人。
“够呛!”郑老担摇摇头,“各个大队交的任务量还不够他们交差呢,哪儿有多的粮食救济咱们?不光公社,县里恐怕也拿不出粮食。”
“那你们说,咱村要是申请救济,上头最可能从哪里调粮食?”刘根来问出了最后一个问题。
pS:求不求票都保证4更,不用担心,俺还是很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