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夏洗净手,拿出吃食饱餐一顿后开始摘乌桕子。
她将摘下来的乌桕子放进桶里,手都摘痛了,才摘掉几根树枝上的乌桕子。
她估摸着桶里的乌桕子能做不少蜡烛,当即停下动作,从空间取些水洗干净乌桕子,然后倒进锅里加水熬煮。
熬煮可以让乌桕子种皮变软,使得种子上的蜡质更易被揉搓下来。
大约煮个半刻钟,她便将乌桕子全部捞出来,稍微放凉后用自己的无情铁手抓着乌桕子在筲箕上来回揉搓,将蜡质分离出来。
粗糙的蜡质是制作蜡烛的原料,只需要将蜡质倒进锅里加水熬煮,熬煮时,杂质会沉到锅底,蜡油密度小则会浮在表面。
她将液体的蜡舀出来,利用棉布过滤剩下的杂质,等到液体冷却后,蜡油也会逐渐凝固,浮在水面上。
苏夏做完这一切,月亮已经爬上树梢。
她将桶放在马车旁,只需等上一夜,蜡就会浮在水面上。
她灭掉火堆钻进温暖的被窝中,一觉睡到天亮。
第二日醒来时,桶里的蜡已经全部凝固。
她伸手轻轻一捞,便将白色的蜡抓出来,用火加热蜡块再次溶解成液体。
苏夏锯下几节竹子,剪下几根棉线竖着放置在竹子正中间,再将液体蜡倒进竹筒中,等其凝固后就能得到一根根蜡烛。
在赶路之前,她又去修剪几棵树,囤下许多乌桕子放在空间里,这样她以后都不会再缺蜡烛。
苏夏收拾好东西继续赶路,一路上都没有遇见行人,简直惬意极了。
只是这样的惬意在一日清晨被打断。
彼时她正睡在马车中,突然听见一阵马蹄声,她迅速拉着马车进去林子里,放出一块巨石挡在马车前面。
苏夏伸出个脑袋看向官道上,发现一队人马正沿着官道狂奔,从他们的衣着打扮来看,像是赤狼军。
她心想,应当是严朋义被杀的消息已经传到其他县城,所以梁国必定会派人去接手庄县。
她不禁感慨,还好古代信息不够发达,给了他们足够的时间接种完牛痘。
如今赤狼军已经出现,她接下来赶路就得小心些,尽量不与他们撞见才好。
接下来的几日,苏夏白日驾马行驶在官道上,晚上则牵着马走进林子里,尽量不在官道上歇脚。
因为她的小心谨慎,几次都与赤狼军擦肩而过。
她过了几日平静的生活,甚至还意外在林子里发现一棵野核桃树。
网图,野核桃。
核桃可谓一身都是宝,外面青色的果皮富含鞣质,可以鞣制皮草;核桃果壳可以烧制成木炭,冬季取暖;核桃仁营养丰富,甚至能补脑。
苏夏高兴坏了,将马栓在一旁,弯着腰在树下捡核桃。
核桃外有一层果皮,有些果子掉落太久,果皮已经腐烂,用石头砸可以轻松去掉果皮。
即便如此,她还是将手弄的很脏,几个手指头已经黢黑一片,不论她怎么洗都洗不掉。
苏夏搓了两下没搓掉,干脆不去理会,继续埋头捡核桃。
她将地上的核桃捡得差不多后,又开始摇树,将树上还未掉落的核桃也摇下来,挨个捡了放进空间。
她捡累了便坐在地上,拿出两块大石头,捶掉核桃果皮和壳,一口一个核桃仁。
野核桃自带一股清香,很是脆嫩,就是剥壳比较麻烦。
苏夏吃了几个核桃继续赶路。
随着时间的流逝,天气也愈发地冷,她有时还会看到地上有一层白霜。
南方的冬天是湿冷,尤其到了晚上,更是冷得刺骨。
苏夏只觉自己的脸都快被冻裂,她连忙拿出一些擦脸的香膏抹在脸上,这才缓和不少。
脸倒是舒服了,但脚依旧难受。
她赶马时一直坐着,脚几乎很少动,她偶尔感觉脚在发痒,像是要长冻疮。
故而在每次脚冻僵前她就得下马车走走,走暖和后再上马车加速赶路,如此循环往复,抵达歇脚的位置后,再用热水泡手泡脚。
随着天气越来越冷,连马儿都不愿意动弹,她赶路的速度也越来越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