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承见状,不禁疑惑道:“敢问姑娘是何人,与那张尘有何仇怨?”
褚莺儿环视众人,道:“不瞒各位大人,家兄褚燕,后易名张燕,曾为黑山军主帅。当年,瘿陶之战,家兄被那张尘逼迫,自刎于两军阵前!我本在南华山中修行,不欲理会世事纷争,但此等大仇,若是不报,我道心难平,无法静修,故而随吴将军走这一遭。”
褚莺儿说罢,众人皆是一惊。
原来她竟是黑山军主帅张燕的妹妹!
当年,张燕聚众十余万,打着黄巾“神上使”的旗号,在冀州作乱。结果却被张尘一举歼灭,就连他本人也被逼得在两军阵前自刎。
此事,天下无有不知,张尘也因破黄巾、败黑山这两大战绩而名声大噪。
按说,这褚莺儿既是张燕之妹,那也是叛贼亲眷。董承等人身为朝中重臣,绝不该与这样的人来往。不过,她既与张尘有血仇,那便有合作的可能。
当即,董承一拍桌案,言道:“原来褚姑娘与那张尘有这等仇怨,好,既然同仇敌忾,老夫也不问你的出身,就给你一个手刃仇敌的机会!不过,事成之后,你须得自去,老夫也绝不相难,如何?”
“大人放心。”褚莺儿道,“我此番为报仇而来,如能手刃张尘,我便即回山静修,此生再不踏出一步。”
董承点了点头:“如此甚好。”
“为表诚意,我先为各位大人,送一份大礼!”
褚莺儿道:“这份大礼,可置张尘于万劫不复,令其被天下人唾弃!即便行刺不成,只要此事事发,也可令其身败名裂!”
“哦?”众人听罢,俱是一惊。
董承急忙问道:“究竟是什么事,竟能让张尘身败名裂,褚姑娘还请快快讲来!”
褚莺儿柳眉一展,双目迸出一道精光,冷冷地道:“他窝藏黄巾圣女,收容黄巾余孽,更与张角之女不清不楚,行为暧昧……”
“此话当真?!”
褚莺儿还未说完,董承腾的一下便站了起来。
“张尘与黄巾乱党勾结,还和张角的女儿不清不楚?”董承道,“张角,竟然还有个女儿!”
“不错!”褚莺儿道,“此女名叫张宁,张角一直将她保护得很好,从未让她在人前显露,因此,知道他存在的人并不多。”
褚莺儿顿了顿,又道:“当年,张角败亡,将张宁托付给了几名渠帅。后来,这些人在冀州蛰伏,创立了‘黄天圣教’,伺机作乱。家兄褚燕,当年正是‘黄天圣教’中人,要不是那张宁,家兄也不会被张尘逼死!”
褚莺儿说着,眼神中满是怒意,似要冒出火来。
“没想到,竟还有这般内情……”董承不禁沉吟道,“那……张角的女儿,如今何在?”
“哼!”褚莺儿冷哼了一声,看向吴子兰,道:“她,便是吴将军本想去请的——清宁仙姑!”
“什……什么!”吴子兰听罢,顿时变了脸色:“清宁仙姑,她……她是黄巾余孽?!”
“哼,不错!她,就是张角之女,张宁!”褚莺儿冷冷地道,“可笑,吴将军你竟会去寻她相助,你可知那张尘对她有救命之恩,她岂肯帮你?当年,她走火入魔,命悬一线,是那张尘,在战场上,逼迫哥哥,要他在自己和张宁之中抉择,二人只能活其一!”
褚莺儿一边说,嘴唇都有些微微颤抖:“哥哥为护张宁,牺牲了自己,可那个女人,她凭什么活着!多少人因她而死,为什么她不去死!”
吴子兰面对褚莺儿的喝问,久久无言,他难以相信,当初救了自己的清宁仙姑,竟然是黄巾余孽,竟然还与张尘有染!
清宁仙姑,明明就是出尘的仙子,高贵圣洁啊。
可恶!可恶啊!张尘,都是因为你!
“你们恐怕还不知道,今日,张尘回城,有一女子与他同乘一骑入城。”
“难道是……”
“就是张宁!”褚莺儿喝道,“如今,张宁就住在大将军府,对外谎称,是什么远房妹妹,呵呵,简直可笑至极!我看,当年他就是看上了张宁的姿色,才故意逼死了哥哥!若不将这对狗男女斩杀,难消我心头之恨!”
“褚姑娘放心,我等已计划停当,此事绝对万无一失!”董承言道,“这一回,定要让那张尘死无葬身之地!”
董承说罢,又与众人计议一番,大抵便是诱张尘进宫,禁军伏击,而后由褚莺儿出手,给予其致命一击!
几人商议停当,反复思忖,自觉万无一失,当即便议定下来。
一晃几日过去,这几日,邺城太平无事,一切都风平浪静。
唯一的波澜,就是魏郡境内,居然又出现了小股盗匪,啸聚山林,打家劫舍。
张尘治冀州多年,民生富足,百姓安乐,没想到竟还有人去做这无本的买卖,这分明就是打他的脸嘛!
张尘闻听此事,登时大怒,当即就命高顺带领五百兵卒前去剿匪。
对付这等蟊贼,无需太大阵仗,五百士卒足够了。
然而,邺城平静的外表下,却是暗藏汹涌。
双方,都在焦急地等待着。
很快,便到了与曹操约定的日子。
这天,张尘一如往常一样,剑履上殿,立于百官之前。刘辩见了他,仍旧如老鼠见了猫一般,胆怯不已。
今日的朝会,并无大事,正要退朝之时,却见一个内侍匆匆走进,拜在玉阶之前,惊慌失措地道:“陛下,大事不好,兖州刺史,曹操……率领五万大军,进驻白马,兵锋所向,直指——官渡!”
“什么!这……”
“官渡距此……哎呀,大事不妙……”
“曹操为何……”
这个消息如同砸入水中的巨石,顿时引得朝堂一片鼎沸。
刘辩一听,也是不由一惊,看向了张尘,道:“大将军,曹军来势汹汹,大将军可有何良策?”
“咳咳!”张尘环视四周,轻咳了两声,顿时,大殿之内,鸦雀无声。
张尘对刘辩一拜,道:“陛下勿忧,官渡距邺城虽近,但邺城尚有五万大军。臣即命赵云、张合二将,领兵进驻官渡,有他二人在,官渡无忧!”
“好!好!”刘辩连声道,“大将军麾下猛将如云,定可解官渡之危啊!那此事就交由大将军区处,定要保邺城不失!”
张尘欠身一礼,淡淡地道:“陛下放心,有微臣在,任何人也休想伤陛下分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