敕渊中的时日的确枯燥,姜丝离开敕渊,来到镇魔台的第二层。
踟蹰跟着她的紫英面上尽是纠结之色,最后居然在姜丝身旁一屁股坐了下来,见身旁年轻女修朝自己投来疑惑的目光,他咬着牙道:
“我、我也要再在敕渊中镇守一段时日!”
姜丝闻言扬眉一笑,朝他点点头。
不管出于何种目的,做法总是好的。
能在如东流江水片刻不停的修途中暂停脚步,寻得半刻静谧,即便修为不得增长,可也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敕渊虽是贫瘠之地,其中灵气少而驳杂,他们想要从中汲取一两分纳入自身,这个过程是个十分精细的活儿。
只不过能很好的锻炼修士对灵力的控制能力,这是除了修习特殊法门外少有的锻灵门道。
当然,还有一种捷径,就是用灵石布下聚灵阵修炼。
只不过镇魔台上修士修为最低也在筑基,一天修炼所花费的灵石是个十分恐怖的数字,若真有身家这么丰裕的修士,在敕渊过上一段时日......便也未必富裕了。
不过紫英不在乎,
甩下数十枚中品灵石布下聚灵阵,顺便把姜丝也一起罩了进去。
对上姜丝看过来的目光,紫英挑了挑眉梢,用嘴型比划了三个字:不用谢!
姜丝叹了口气,
比起吸收灵气,她更需要的是敕渊中独有的灰雾和其中藏着的魔魅之气,这才是修炼三元录时最需要的养分。
眼见紫英已然入定,姜丝悄悄往旁边挪了挪。
碎琼这段时日倒是乖巧的紧,在霜天境中它也不知吞食了什么,居然有再来一重蜕变的征兆。
不闹腾,挺好的。
如此,万变皆消,只余静谧,时间也仿佛变得悠长起来。
姜丝竟生出些许偷得浮生半日闲之感,
此番出宗,经历的种种实在太过惊心动魄,此时终得安定,三元录修炼的速度仿佛也快了许多。
包裹识海的那一层银芒愈发凝实,她的神识仿佛透体而出,向更远的方向延伸,
透过浓重的黑雾,她看到了倒悬在天际的灼灼月华,只是比起九州别处,也多添了几分惨淡。
月华之下,则是......
一条奔流不息的墨江!
不息江!
黑浪滔滔,魔气森森,似乎能将天光全部吸收,奔流之时犹如徐徐睁开的地狱魔眼,能将人神魂全部吞噬!
三元录极速运转,江面不停翻涌,丈高的水花拍打水面,溅落的江水犹如墨玉。
一点亮光从江心涌现,
明亮舒和,皎洁如静谧秋月于寥寥大地上洒下的明辉,不带半分魔气的暴戾和凶恶,
这是......一柄剑柄!
其实姜丝在刚下敕渊不久助紫英破魔障时就已经初悟此招,只是那时之所以能施展主要凭借的是悟道之后未散的道法余韵,而此刻,她要真正的领悟其真谛,做到如臂使指!
此剑,为月华所铸!
其无形无状,
既然没有实体,攻击的自然也不是修士的道体,而是他们最为脆弱的......神识!
江心中的墨流涌动的越来越快,像是整个不息江的魔气都在向她空握的左手中涌来。
那剑柄则幽幽提起,其下的剑身正在魔气吞吐中缓缓孕育。
很难想象,这样至精至纯的魔气居然能在三元录的运转下提纯为如此皎洁无瑕的亮色。
果然,物极必反,为修仙界亘古不变的真理。
这一过程十分缓慢,不过姜丝有十足的耐心,
以月华铸剑之法,并不是三元录上记载的法门,而是她自己所悟,又怎么能不算是她自悟的神通呢?
从无到有,本就需要用极为精细的功夫打磨。
如此,时间涓滴流逝,
一晃便是三年过去。
紫英也从最开始的坐不住,三五日便要站起身在镇魔台上跳上跳下的转上一圈,转变为如今能持续安静平和的入定修炼。
修为虽未有多少增长,但周身气息却愈发稳健。
紫英也知道,自己筑基后期的修为大多是用丹药和灵物强行堆积起来的,如今他不得家中双亲重视,早先父亲承诺给他的那一件用来结丹的高品灵物一直未到手,离家前他旁敲侧击的提了两嘴,父亲却装聋作哑,一副不知何事的模样。
想来那件灵物恐怕也要便宜那个小白脸。
嘴里的一口气还没叹完,紫英突然发现,如今的自己再想到那个小白脸时心中已不会突然暴起丈高的怒火,而是平和了许多。
这便是镇魔台炼心的功劳,
此地有数千年积淀的众英骁勇之魂镇压,再如何高的气焰、心性,在这里也得服帖起来。
紫英不由得侧过身看了眼身旁的年轻女修。
姜丝在此整整入定了三年,期间半点不曾动弹。
紫英一开始见姜丝挪出了自己布下的聚灵阵还以为自己她在和自己客气,趁着姜丝入定又把阵法朝姜丝那边挪了挪,可一瞥见她皱起的眉,紫英这才恍然,
人家这是不需要啊!
得!
他自作多情了。
紫英正感慨着呢,就见姜丝清朗的眉心中似乎亮起一点银芒,那一点光亮很快便隐去,快的几乎要让紫英以为是自己的错觉。
他眨巴两下眼睛,就和缓缓睁开的一双内勾外翘的凤眸直直对上。
姜丝朝他莞尔笑了笑。
紫英不知为何,脸突然涨得通红,本想打招呼的话也说的结结巴巴:
“你、你......”
“你好......”
姜丝点头:“你也好。”
然后便垂下眼睫,感悟此番修炼所得。
识海中那柄以月华为铸的剑已然成形。
溟海无风,洪波万丈。
她将其命名为......
沧溟!
沧溟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