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底,白桃和方素薇、五子棋又跟着江妈去了村里打枣子。
这回,赵静却没再跟去。
她不是不想去,只是想到上次自己去打枣子,村民们一窝蜂地来送鸡蛋、送蔬菜、送花生,场面实在太盛,她有点不好意思。
于是今年,她便只让孩子们跟着江妈去打枣子。
回来时,三人肩上、手上、甚至白桃帽子里都塞着红艳艳的枣子,五子棋还乐呵呵捧着一小包枣核,说是“带回来种的”。
打完枣子,暑假的尾巴也差不多要收了,一晃又到了开学的日子。
方素薇背起新书包,穿着新做的秋装,正式成了初中生。她每天清晨骑着自行车去镇上的初中上学,中午还能骑回来吃饭,睡个午觉再骑回学校。
白桃羡慕得不行。
她一边吃着家里刚出锅的红枣,一边对赵静道:“我姐每天骑车去上学真是太拉风了,我都想马上去上初中了。”
赵静好笑地递给她一双筷子,“也不怕烫,你要是愿意跳级,也可以和你姐一起骑自行车去上学。”
“跳级?”白桃眼睛亮了一下,脑子里立刻浮现出自己骑着自行车在乡间小路上飞驰、同学们投来羡慕目光的画面。那模样,确实挺让人心动的。
她一瞬间甚至有点要答应了,可刚一张嘴,又咽了回去。她小嘴一撇,“我才不跳级,我问过了,镇上的中学没有奖学金拿。我要是跳级了,少读了一年,那就亏大了。而且初中也没有我们部队子弟小学好玩。”
赵静听着,忍不住笑出声,“这你都调查过了?行啊,你小脑袋算盘打得精着呢。”竟然还忽悠不到这小妞,行吧,不跳级就不跳级,多享受一下童年也挺好,反正她的年龄也够读完大学。
一眨眼便到了第二年清明时节,空气里透着青青的草味。
五子棋也已经能帮家里打酱油了。
这天中午,赵静看见酱油快用完了,便拎起了空壶,“五子棋,帮娘打壶酱油回来。”
五子棋立刻伸出手敬了一个礼,“好的,司令。”然后接过空壶。
赵静已经习惯五子棋动不动“敬礼”“司令”了,早已见怪不怪,从柜子里掏出一张一千元券递给他,“找的零钱是你的报酬。”
五子棋接过钱,眼睛都亮了。一壶酱油八百元券,娘给他一千,能找回两百。
他抱着空酱油瓶,一路小跑到了供销社。
供销社正当午,柜台前只有秋云值班。她一眼就看见了跑进来的小不点,笑着弯下腰:“哟,是五子棋啊,你这回又来买什么?”
“娘让我来打酱油。” 他一边说一边把空壶放到柜台上。
秋云笑着接过壶,熟练地将酱油灌进壶里,盖好拧紧,才递给他:“别摔了啊。”
又从小抽屉里摸出一张纸币,递过去:“来,找你两分钱。”
五子棋接过来一看——纸币上写着“贰分”两个字。他顿时皱起眉头,小脸认认真真的盯着纸上的字,顿时像个小大人一样抬起头,说:“秋云姨姨,你给错啦!这上面是两分钱,你要找我两百元。”
秋云一听,哈哈笑道:“两百元券是旧币,新币两分钱就是旧币两百元券,是一样的。找你旧币,你以后还是要换成新币的。还不如找你新币两分钱。”
五子棋皱着眉摇摇头,一脸倔强:“秋云姨姨,可是我还是想要两百元券。”
秋云只好打开抽屉又拿了一张旧版的两百元券递过去,“啧啧,你可真像个小大人,还怪谨慎的。”
五子棋这才满意地拎起酱油壶大摇大摆地往回走,一边走一边自言自语:“哼,我才不上当,我可认识字,才不拿那假的‘两分’呢。”
回到家,二姐白桃正在院子里洗艾叶,看见五子棋像个小将军似的进门,笑着招呼:“哟,小财迷回来了,钱有没有收对?”
五子棋得意地一扬下巴:“当然收对了,秋云姨姨还逗我,拿两分钱来骗我。我可识字的,‘两分’就是‘两分’,我要的可是‘两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