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星城市,燥热如蒸。街头热浪袭人,文旅演艺板块却是另一番凉意袭人。
限娱令落地已有月余,潇湘省属各地文化广电单位纷纷收缩节目制作、压缩艺人签约合同、冻结综艺娱乐类项目审批。
原本依赖综艺带动经济的星城市首当其冲,多个文化企业濒临解散,市属三家国有文艺单位也在停排、减演、裁编。
市委宣传部的大楼里,王志明连着两天没好好合眼。他将一摞新送来的文化板块融资冻结通知重重放在会议桌上,面色铁青。
“书记,如果再不干预,今年星城市的文化板块基本会被限娱令打个稀巴烂。”他站在李一凡办公室中,语气压低,却难掩焦灼。
李一凡一边翻阅一份市财政局上报的文创预算报告,一边淡声问道:“上半年文化领域裁员多少?”
“近七千人,主要是演出机构、棚内制播单位和青年编导创业工作室。”王志明回答,“但更严重的,是信心崩盘。行业认为,我们这一轮限得太死,没人敢投,没人敢搞内容,没人敢提创意。”
“限制不是打压,是倒逼结构重建。”李一凡合上文件,语气如常,却透着一点寒意,“我们过去十年太依赖流量、艺人、炒作、快产、速播。现在,是时候冷静下来做点根的事了。”
王志明一愣,随即明白书记的态度转向。他小声问道:“您的意思是……”
“我们不对抗政策,但可以建立一个‘内容信用平台’。”李一凡看着窗外,“只要项目讲规矩、有价值、能传承,我们就给它制度保障,让市场重新回到文化本体。”
“我准备以市委宣传部牵头,启动‘星芒平台’计划,整合文旅集团、凡星文化基金、芒果频道等平台资源,建立一套剧本创作、项目孵化、内容评价、平台备案、政务扶持一体化机制。”
“书记,”王志明压低声音,“凡星也参与?”
“凡星是社会资本,他们按市场机制参与。”李一凡目光沉稳,“我不管资金来自哪里,只看制度有没有把控、有没有边界、有没有公益含量。”
“但提醒你一件事,不许任何人借我的名字去压文旅、压芒果、压财政、压审批——谁要是动这点歪心思,我让他吃不了兜着走。”
“是!”王志明顿时站直了身子。
第二天下午,星城市召开“文化产业结构优化专题会”。与会人员除了宣传部、财政局、发改委、文旅集团、文投公司、文化局、芒果频道外,还有多位潇湘本地知名青年编剧、导演、舞美设计人。
会议氛围罕见的务实而高效。
“我们要做的,不是继续堆明星,不是追短流量,而是打造一套能穿越政策周期的内容结构。”王志明发言时语气坚定,“市里将启动星芒计划,设立文化风险共担基金,凡星文化基金与市文投共同注资,首期规模一亿元。”
“所有创意类项目,需通过‘剧本征信机制’申报,由高校学者、文联代表、政务专家组成内容审评团,不设硬性限制,但必须三审三备。”
“芒果卫视将作为首家平台型单位接入星芒平台,原有综艺、纪录片、教育类内容优先保留;同时推出‘中国故事星城讲’城市题材定向开发计划,鼓励现实题材剧本创作。”
文旅集团董事长陈明华表示,愿意开放三个线下场馆和四个中型棚区,为原创内容提供0成本拍摄空间。
凡星文化基金负责人林妍也在会上表态:“我们将以技术孵化为核心,不直接投资内容团队,而是提供内容审核评分平台、版权区块链追踪与后端税务合规工具,为平台化的文艺人群提供真实可持续的商业模式。”
消息传出后,文化圈瞬时震动。
豆瓣电影讨论区刷出一个高赞话题:“星城市不是在限娱,是在换代。”
而同一时间,潇湘省政研室却悄然收到一份匿名举报材料:“星城市政府以‘文化信用平台’为名,实则为特定资本集团开设绿色通道,存在‘以制度掩盖利益输送’嫌疑。”
文件内容语焉不详,却精准“踩线”,指出“某投资公司法人疑似某市委领导家属”,配图放出了一张模糊照片。
这份举报被交至副省长林浩民办公桌上。
林浩民看了看资料,嘴角轻挑。他没有直接批示,而是拨通了省委宣传部副部长鲁俊的电话:
“星城市的文化转型做得是快了点,你们注意盯盯,有没有踩红线。”
鲁俊低声应下。
三天后,省委宣传部办公室暗中约谈星城市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询问“星芒平台与民间基金合作中是否存在审查不清、责任不明”情况。
王志明回来第一时间报告李一凡。
李一凡听完后,淡淡道:“林浩民等的,就是这个机会。”
“别怕。”他起身走到窗前,语气平静却带着一丝狠意,“我们早就准备好机制、数据、评估、项目逻辑。他们若真敢翻盘,我就让大夏社出一篇评论,把问题拉到‘文化转型的中央方向’上去看。”
“你立刻准备一个专题材料,核心观点是:星城市文化改革,不是政策突破,是政策承接;不是文化资本泛化,是信用工具制度化。”
“我亲自送到赵书记那儿。”
次日清晨,赵建国在办公厅文件上写下七个字:
“星城做法,值得鼓励。”
下午,大夏社发布深度评论文章:
《内容为本,信用为盾:一座城市的文化供给侧改革样本》
次日,大夏日报跟进社评:
“限娱不是限文化,制度不是枷锁,是杠杆。”
媒体风向至此彻底转向,而林浩民再无后手。
李一凡知道,在这场文化结构的暗流之中,他又顶住了一次。
但真正让他满意的,不是媒体跟风,不是领导支持,而是当天晚上,他收到一个匿名青年编剧的邮件:
“书记,我是一个北漂失败回星城的创作者,听说您在星城市推‘星芒平台’,我投了一份剧本,是讲我父亲下岗后当社区网格员的故事。谢谢您还让我们这些人有机会写点真东西。”
这一刻,他才真正觉得,制度,不只是纸面上的硬框架,它是支撑起一座城市希望的地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