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天枢出列:“吴首辅慎言!我祖父光明磊落一生,岂容你污蔑!”
接着又撩起官袍跪地:“陛下,还请陛下明察,还我祖父一个公道!”
说罢跪地叩首,颇有不罢休的架势。
接着,从袁青贞开始,众臣纷纷跪地:“陛下,宁国公府一家忠君爱国,两个孩子又刚立下不世之功!”
“此时若任由他们污蔑,岂不令人寒心!”
呼啦啦居然跪下了近半数朝臣。
吴亮之也没想到自己不过一句话想转移下视线,竟然会戳中了马蜂窝!
更没想到的是,这姜天枢,如今竟然有如此势力了!
他眼神一闪,以胡奇为首的御史也慌忙跪地。
“陛下,吴首辅为大夏王朝鞠躬尽瘁,尽力尽责那是有目共睹的呀!”
“怎的微臣刚弹劾宁国公府,就有人以同样的罪名弹劾吴首辅呢?”
“还请陛下明察,莫要冤枉了好人啊!”
立时又一群官员呼啦啦跪地:“请陛下明察!”
这下文武百官,基本都跪下了。
靖德帝眼神闪烁,意味不明。
“陆明,这事儿你怎么看?”
陆明拱手:“回陛下,微臣只看证据。”
“毕竟,证据不会说谎。”
靖德帝哈哈大笑:“陆指挥使是个明白人!”
“朕说你们一群人啊,只会嗷嗷喊,关键是,你们有证据吗?”
靖德帝这话,自然是问吴亮之一伙人的。
吴亮之忙回禀道:“陛下,臣有证据。”
“这些书信,定然不是臣的笔迹!”
姜天枢眼尖:“吴大人还是好好看清楚再说吧。”
“您仔细看看那笔迹,虽然一眼瞧上去不太像您写的。”
“但那笔锋、用力、还有擫、押、钩、格、抵这些习惯性的地方,可都一模一样!”
“吴大人,您是聪明,特意避开了自己常用的笔迹,但是,习惯可不会骗人啊!”
吴亮之怒目而视:“姜大人!这明显就不是老夫的笔迹!你休要胡搅蛮缠!”
姜天枢不闪不避:“是与不是,吴大人随意写上几笔,让大家伙看看这些弯钩、点,格、抵这些地方是不是一样的不就知道了!”
吴亮之自是不敢。
他细看之后确实也发现了!
这些习惯性的收笔等等,与自己的习惯简直一模一样!
简单来说就是,虽然笔迹不完全是他自己的,但却是欲盖弥彰!
陆明上前:“吴大人若是不敢写也无妨,这里还有一物,请吴大人辨认一二。”
接着陆明从盒子里拿出一枚小小的玉坠。
吴亮之看后更是大惊失色!
怎么会!
他的贴身玉坠怎会在这盒子里!
立时有人惊呼:
“这不是吴大人的贴身玉坠吗?!”
吴亮之实在无可辩解。
胡奇喝道:“这一定是栽赃陷害!”
“吴大人,您这就把随身携带的贴身玉坠亮出来!”
吴亮之一噎。
他是真拿不出来。
刚才看到那玉坠的时候,他就已经查看过了。
随身携带的玉坠,竟然不见了!
这姜天枢,竟然如此缜密的心思!
吴亮之咬牙跪地:“陛下,臣是真不知道自己的贴身玉坠怎么会在这个盒子里。”
“臣的身边定然是出现了叛徒!”
“还请陛下给微臣一些时间,微臣自当查明真相!”
反正,这次拿不下宁国公府不要紧,当下得先把自己摘出来。
不待靖德帝发话,陆明上前用力一掀盒子,露出了里面的巫蛊娃娃!
“吴大人,这恐怕,不能让您来查了!”
“毕竟,这已经涉及到陛下了!”
靖德帝一看那巫蛊娃娃,脸色立马黑了!
“呈上来!”
陆明:“是!”
靖德帝看到巫蛊娃娃后面自己的生辰八字。
简直要气炸了!
他刚才只看到上面的通敌书信了!
竟没注意到下面还有巫蛊娃娃!
他用力摔向吴亮之:“吴亮之!这你还怎么解释?!”
吴亮之不敢躲,那巫蛊娃娃砸向吴亮之的额头,生生砸出一道血柱!
吴亮之看着娃娃,瞳孔巨震!
这根本不是他安排的!
“臣冤枉!这定是陷害啊陛下!还请陛下明察!”
靖德帝深呼了一口气:“陆明!”
陆明拱手:“臣在!”
靖德帝:“将吴亮之关押至诏狱,任何人不得探视!”
“着刑部、大理寺、都察院三司会审!”
“吴府所有人等全部收监,吴府暂行查封。”
陆明:“是!”
吴亮之被拉下去前还高声呼喊:“臣冤枉啊陛下!”
这次,吴亮之感觉自己可能真的要栽了。
不过,他还抱着一丝丝的希望。
万一呢?上次,陛下不也保了他吗?
可吴亮之却忘了,靖德帝,最忌讳的是什么!
......
处理完吴亮之。
姜天枢率先叩首:“谢陛下明察秋毫,还我宁国公府清白!”
众臣山呼:“陛下明察秋毫,万岁万岁万万岁。”
靖德帝此时也平复好了心情。
吴亮之在他心里已经被判了死刑。
那接下来,就暂时不好动宁国公府了。
他略一抬手:“众爱卿平身吧。”
“姜爱卿和宁国公府今日受委屈了。”
“来人,赏宁国公府黄金千两,白银千两,各式珠宝首饰绫罗绸缎各十箱,以示安慰。”
姜天枢忙跪地谢恩:“臣姜天枢,代宁国公府跪谢皇恩!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
吴亮之被抓之事传至东宫太子妃耳中。
太子妃孙玉菡跌坐在椅中。
“怎么会...怎么会?!”
她与吴首辅亲自联手,竟然按不死一个宁国公府?
还把吴首辅给折进去了?!
那宁国公府,何时竟然有如此势力了?!
那她还怎么对付姜璃月?
难道就这样坐以待毙,眼睁睁看着姜璃月再次骑到自己头上吗?!
不!她绝不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
太子妃孙玉菡眼神中闪过一丝狠毒。
姜璃月,既然如此,别怪本妃心狠手辣!
......
翌日,宁国公府收到了太子妃的帖子。
为安抚宁国公府受惊,太子妃特意设宴,邀请宁国公府女眷前往东宫一聚。
姜璃月看了眼帖子就扔下了。
“不去,这孙玉菡,定然没安好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