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着葛洪的话。
许闲没有任何情绪波澜。
他早已做好被反对的准备。
因为他想要工业强国,提高工匠地位。
那官僚集团肯定是第一个反对者。
士农工商的阶级已经固化,他们乃是制度维护者,与权力维护者。
所以任何动摇士农工商阶级的举措,都会受到他们的反对。
“许公子!”
少府监监正、林王苏云从站出来,附和道:“葛大学士所言不错,工匠乃是世袭匠籍,一人为工匠,世代为工匠,这是老祖宗定下的规矩,而且你知道楚国有多少工匠吗?你知道楚国需要多少工匠吗?你将工匠地位提高,朝廷还要额外给他们钱雇佣他们吗?你这不是徒增朝廷负担吗?你到底居心何在?!”
许闲看着站出来的林王苏云从,眼眸依旧淡然。
因为苏云从站出来反对,许闲也并不感觉意外。
翰林院大学士葛洪维护的是“士农工商”的固化阶级,维护的是儒学地位,官吏地位。
林王苏云从乃是少府寺监,他掌管着国有手工业的生产,诸如宫廷车驾、舆服、乐器、器物等。
所以他手中掌管着大量的匠籍工匠。
虽然苏云章夺权成为皇帝,但整个楚国都还未成立多少年,所以很多制度都是旧制,匠籍工匠也就比奴隶强,朝廷只给予他们足够生活的口粮和布帛,所以对于朝廷而言,匠籍工匠劳力十分廉价。
苏云从作为少府寺监,每年不知道能从他们身上榨取出来多少油水。
所以他乃是既得利益者。
许闲想要工业强国,许闲想要提高工匠地位,简直是就是堵了苏云从的生财之道。
那苏云从如何能同意?
所以站出来的翰林院大学士葛洪与少府寺监,不是两个人,而是代表着两个团体,两个阶级。
他们是绝对不会允许许闲工业强国,提高工匠地位的建议。
许闲看着冠冕堂皇的两人,面色阴沉,心中不屑。
因为他们两人若真是为楚国发展所考虑,许闲也不会说什么。
不过他们为的不过是一己私欲而已。
既然他们两个人想要碰一碰,那许闲自然不会虚。
“葛大学士。”
许闲并未理会苏云从,而是看向葛洪,沉吟道:“你真的懂儒学吗?”
“笑话!”
葛洪闻言,脸上满是不屑,“老夫三岁识字,五岁读书,八岁精通四书五经,九岁便已经能独立赋诗、做文章,况且老夫乃是翰林院大学士,焉能不懂儒学?”
说着,他冷哼道:“许公子如此质疑,真不知道质疑的是老夫,还是质疑翰林院,甚至是质疑陛下!!!”
“呵。”
许闲面露轻蔑,“到底是翰林院大学士,真是能言善辩。”
葛洪一脸淡然,“老夫比不上许公子的眼尖嘴利。”
“尼玛的!”
景王闻言暴怒,就要冲上前去。
他乃是武将出身,最看不起这些只会读书,却总是高人一等,沽名钓誉的老儒生。
葛洪如此轻蔑许闲,景王都有点忍不过去了。
许闲对楚国的贡献那是有目共睹的,葛洪这个老儒生竟然如此侮辱许闲。
许闲将景王拦下,一脸淡然的看着葛洪,“既然葛大学士如此自信,不如我们论论儒学如何?”
“你?”
葛洪看着许闲的眼眸中,更显轻视。
虽然许闲对楚国发展的贡献很大。
但葛洪却从来未看得起过许闲。
因为他感觉许闲能有今日之成就,靠得不是正道,靠得是旁门左道。
旁门左道上不得台面,即便取得成就也没什么意义。
许闲坐在起重机上,一脸的玩世不恭,“怎么?你不敢!”
“笑话!”
葛洪捋顺着花白胡须,面带严肃,“探讨儒学,老夫还从未怕过谁!既然你想论,老夫自当奉陪到底。”
他可是楚国响当当的大儒,既然许闲想要自取其辱,他自然会成全许闲。
“许闲。”
苏禹眉头紧皱,严肃道:“你该不会是要玩真的吧?你要跟葛洪论儒?”
苏云章附和道:“是啊许小子,这件事本就不是一蹴而就的,你何必急于一时?”
虽然苏禹和苏云章两人是太子,是皇帝。
但这种事情,他们也不好以势压人,不然适得其反,没有意义。
“无妨。”
许闲的脸上满是淡然,“论儒而已,我倒要看看他葛洪有什么可骄傲的,因为他根本就不懂真正的儒学。”
苏禹:???
苏云章:???
他们两人感觉许闲是疯了。
许闲一个纨绔,凭什么说人家大儒葛洪不懂儒学?
人家的儒学理论都要自成一派了。
文武百官见状,自然是看热闹不嫌事大。
“真是有意思,许闲竟然要跟葛老论儒,真是自取其辱。”
“他还真当自己是神仙不成?感觉自己什么都会?”
“哼!靠商业和奇淫巧术发家的纨绔子弟,竟然也敢妄谈儒学。”
“真是不知道许闲哪里来的勇气。”
.......
文武百官低声议论,皆是不看好许闲。
因为许闲从来没有展现出来过任何的儒学天赋。
许闲看向葛洪缓缓开口,“方才葛大学士一再强调“士农工商”的阶级划分,但殊不知儒家本重“各尽其分”而非“定尊卑”,儒家本重“分工观”而非“等级观”。”
“你强调“士农工商”阶级划分,根本就是混淆了管子“四民分业”的儒家核心价值观!孔圣人有云:“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葛大人强调“士农工商”阶级划分”,究竟是为天下大义,还是为一己私利,恐怕显而易见。”
“孟子有云:“无君子莫治野人,无野人莫养君子”,就连孟子都承认统治者与百姓是共生关系,是分工差异,反对固化阶层。荀子有云:“虽王公士大夫之子孙,不能属于礼义,则归之庶人。”,所以儒学贵贱的标准是道德,并非职业!你为何一再强调“士农工商”的等级观?”
“所以综孔子、孟子、荀子所言,“士农工商”乃职业之分,并非道德高低,阶级卑贱。《考工记》有载:“匠人,审曲面势,以饬五材,以辨民器”,《周易》有载:“制器利用,以为天下利”,所以工匠乃是儒学“利国富民”的践行者,何贱之有!!?”
------
求催更。
感谢大家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