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旧的机床被推进车间时,发出吱呀吱呀的声响。
积压在机床上的灰尘在灯光下飘散,像一层薄纱般笼罩着这台见证了工厂发展历程的老伙计。
林浩熟练地检查着机床的各个部件,手指轻轻抚过磨损的刻度盘。
这台机床虽然简陋,但机械结构异常扎实,这正是他们现在最需要的。
“把灯光调亮,再支两个工作灯过来。”林浩一边擦拭着机床,一边安排道,“小王,去把2号车间的千分表拿来,老张,你负责找一块最好的高速钢车刀,记住,要最锋利的。”
众人快速行动起来,没人敢耽搁。时间已经指向晚上九点,距离明天的交货期限只剩下不到十二个小时。
“林工,这是图纸。”小李递过来一叠厚厚的技术文件,“但是这种精度…真的能做出来吗?”
林浩接过图纸,眼神坚定:“能,一定能。”他的手指在图纸上快速移动,“涡轮叶片最关键的是型面,我们先从粗加工开始,然后一点点精修。”
机床启动的轰鸣声在深夜的车间里格外响亮。林浩站在机床前,全神贯注地观察着刀具的每一次进给。没有了数控系统的自动补偿,他必须凭借着多年的经验来判断每一个切削参数。
“递给我千分表。”林浩的额头已经渗出细密的汗珠。他小心翼翼地测量着工件的尺寸,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表针的跳动。
“偏差0.03毫米,”他自言自语道,“还得再来。”
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零件在他手中渐渐成型。林浩的动作越来越熟练,仿佛与这台老机床产生了某种默契。那些年轻时在机床前度过的漫漫长夜,此刻全都化作了最宝贵的经验。
凌晨三点,第一片叶片终于完成。
林浩拿起工件,在灯光下仔细检查。叶片表面光洁如镜,弧度完美,连最挑剔的检验员也挑不出毛病。
“这就是咱们的手艺。”林浩举起叶片,声音有些沙哑,“就算他们摧毁了我们的设备,也夺不走我们的技术。”
车间里响起一片掌声。那些年轻的工程师们眼中闪烁着敬佩的光芒,他们终于明白,什么才是真正的技术实力。
“继续干,”林浩重新站回机床前,“天亮之前,这批叶片必须全部完成。”
机床的轰鸣声再次响起,混合着切削液的气味在车间里弥漫。这一夜,注定将被铭记。而在某个遥远的地方,那些发动网络攻击的人永远不会想到,他们精心设计的打击,最终会被一台老旧的手动机床,和一群执着的工匠们彻底瓦解。
天色渐亮,林浩的双手已经布满了细小的伤痕。金属屑在他的工作服上留下道道划痕,但他浑然不觉。第十二片叶片终于完工,他将其小心翼翼地放在工作台上,和其他完成的叶片排成一列。
“都过来看看。”林浩招呼着疲惫的同事们。在晨光中,这些叶片泛着柔和的金属光泽,弧度优美得近乎艺术品。
就在这时,车间的大门被推开,一群西装革履的人走了进来。为首的是工厂的外方代表史密斯,他的脸上带着轻蔑的笑容。
“看来你们忙了一整晚啊,”史密斯扫视着满地的金属屑,“不过恐怕是白费功夫了。这种精密零件,没有数控系统是不可能达到要求的。”
林浩默默地将一片叶片递给他。史密斯接过去,眉头微皱。他掏出随身携带的数显千分尺,开始测量。随着数据的显示,他的表情逐渐凝固。
“这…这不可能!”史密斯的手微微发抖,“误差只有0.01毫米,这比数控机床的精度还要高!”
“没什么不可能的。”林浩平静地说,“这就是手工的魅力。机器可以被破坏,程序可以被入侵,但经验和技艺,是刻在骨子里的东西。”
史密斯的脸色变得难看起来。他身后的技术人员快步上前,仔细检查着其他叶片。每检查一片,他们的表情就震惊一分。
“告诉你们的老板,”林浩的声音突然变得锐利,“想要打压我们,最好先想清楚后果。这些叶片只是个开始,很快你们就会知道,什么叫做真正的工匠精神。”
史密斯张了张嘴,却说不出话来。他攥紧拳头,转身离开了车间。阳光透过车间的玻璃窗洒进来,为这场无声的胜利镀上了一层金边。
“林工,”小王兴奋地说,“咱们是不是赢了?”
林浩摇摇头:“这不是结束,而是开始。”他的目光投向远方,“既然他们选择了这种方式,那我们就让他们见识见识,什么叫做华夏工匠的真正实力。”
他转身走向办公室,脑海中已经开始构思下一步的计划。那些想要扼杀中国工业的人,终将明白一个道理:真正的技术,从来都不是靠钱和设备堆出来的,而是用心血和汗水铸就的。
林浩回到办公室,从抽屉里取出一个布满划痕的旧笔记本。翻开泛黄的纸页,密密麻麻的手写公式和设计图纵横交错。这是他重生前积累的知识精华,每一页都凝聚着未来世界的技术结晶。
他的手指轻轻抚过其中一张设计图,那是一种革命性的金属热处理工艺。在未来,这项技术让中国在高温合金领域独步天下。但在这个年代实现它,难度堪比登天。
“叩叩”,办公室的门被敲响。
“进来。”林浩头也不抬地说。
老张推门而入,脸上带着焦虑:“林工,不好了。刚收到消息,美方代表团要来验厂,说是要全面审查我们的技术来源。”
林浩冷笑一声:“来得正好。”他合上笔记本,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让技术科的同志们把那套'废品'机床重新组装起来。”
“您是说…那台被他们说不合格的数控机床?”老张一愣。
“对,就是那台。”林浩站起身,走到窗前。远处的厂房烟囱正喷吐着白烟,“他们不是怀疑我们的技术来源吗?那就让他们看看,什么叫真正的自主创新。”
三天后,美方代表团如约而至。为首的是一位留着山羊胡的老者,自称是麻省理工学院的机械工程教授。
“林先生,”老者用生硬的中文说道,“听说你们在没有任何技术支持的情况下,完成了涡轮叶片的制造?这让我很感兴趣。”
林浩不动声色地带着他们参观车间。当走到那台“废品”机床前时,老者的眼睛突然亮了起来。
“这是…这不可能!”他快步上前,仔细检查着机床的结构,“这种传动结构,这种补偿机制…我在最新的论文中才看到类似的构想!”
林浩淡淡一笑:“教授,您说得对,这确实是最新的技术。不过,不是来自于您的论文,而是我们自己研发的。”
老者的脸色变得异常难看:“你知道吗,就在上个月,我们实验室才刚刚完成理论推导。你们怎么可能……”
“因为我们走了一条不同的路。”林浩指着机床上的一个看似普通的零件,“这个传动轴的材料,用的是一种特殊的热处理工艺。在您的理论中,这个问题是无解的。但我们找到了解决方案。”
老者颤抖着手取下眼镜,仔细擦拭着镜片,似乎想要掩饰内心的震惊。他终于明白,眼前这个年轻人掌握的,远不止表面看到的这些。
“林先生,”老者深吸一口气,“我代表麻省理工学院,诚挚地邀请您……”
“不必了。”林浩直接打断了他的话,“我的位置,就在这个车间里。”
老者脸上的笑容瞬间凝固,他没想到自己的橄榄枝会被如此干脆地拒绝。站在一旁的其他代表团成员交换着意味深长的眼神,有人掏出笔记本快速记录着什么。
“真是遗憾。”老者故作惋惜地说,“不过林先生,恐怕您没有意识到现在的处境。没有西方的技术支持,你们的工厂很难继续发展下去。”
林浩转身看向车间另一头正在调试的新设备,嘴角勾起一抹若有若无的笑意:“教授,您听说过蝴蝶效应吗?”
老者一愣:“你是指……?”
“一个微小的改变可能带来巨大的连锁反应。”林浩指着车间里忙碌的工人们,“比如说,当一群普通的工人掌握了超越时代的技术,会发生什么?当一个落后的工厂开始引领行业发展,又会怎样?”
话音未落,车间深处突然传来一阵轰鸣声。几个工人兴奋地跑过来:“林工!新的热处理炉成功了!温度曲线完全符合设计要求!”
老者的瞳孔猛地收缩。作为业内专家,他太清楚这意味着什么。如果他们真的掌握了新型热处理工艺,那么在高温合金领域……
“你们凭什么……”老者的声音有些发抖,“这种技术,就算是在美国……”
“因为我们有信念,有决心。”林浩直视着老者的眼睛,“更重要的是,我们有自己的路要走。”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老张匆匆跑进来,脸色凝重:“林工,不好了!刚收到消息,咱们的技术申请被驳回了,说是涉嫌侵犯他们的专利!”
代表团成员们脸上露出胜券在握的笑容。老者重新戴上眼镜,语气轻蔑:“看来,有些人终究还是太年轻了。在这个世界上,规则是由强者制定的。”
林浩却笑了:“那不如我们来改变规则?”他从口袋里掏出一份文件,“这是我们最新研发的十二项核心技术专利申请。老张,马上联系国际专利局,我要让某些人知道,什么叫真正的技术壁垒。”
老者接过文件,随意翻看了几页,脸色突然变得煞白。
这些技术方案,完全颠覆了传统理论,而且每一项都直指行业痛点。
如果这些专利被授权,那么未来二十年内,整个工业体系都将被重塑。
“你疯了!”老者将文件摔在地上,“你知道这样做会有什么后果吗?”
林浩弯腰捡起文件,轻轻拍去上面的灰尘:“后果?”他的目光越过车间的天窗,望向远方升起的朝阳,“也许,这正是历史想要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