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张平安就带着人忙活起来处理蒟蒻。
城中的百姓就是最好的帮手。
老秃则安排队长带人去了北边那片丘陵继续挖剩余的蒟蒻、砍柴,还得另外安排人修葺城中房屋。
经过几日的忙碌,北边丘陵上的蒟蒻终于被全部挖完,在院子里堆得像座小山似的。
同时还幸运的找到了穿山龙,根茎有点类似芋头和土豆,无毒,处理起来简单且富含淀粉。
就是可惜量太少了,没多少,被特意单独留给伤兵吃,也算是给他们开小灶了。
蒟蒻虽然口感一般,但量大,还有个好处就是可以晾晒成蒟蒻干,便于储存。
加上还晒了不少鱼干。
在空地上远远看去,满满一片吃的,特别让人满足。
现在营里的小兵们最爱的差事就是看着这些吃的。
百姓们每日都有军营赈济的米粥喝,有了指望,对于被安排做事便不那么反抗和不情愿了,慢慢有了秩序。
县城里也恢复了几分活气。
一切还算顺利,张平安便准备着手开始翻地种地了。
不用走远,县城旁边就有不少良田。
先从应季蔬菜和豌豆种起。
目前也只有这两样有种子。
种田也不是随便种的,张平安让人给每块田都标了记号,并且按照户籍划分对应的责任人,哪块田出了问题就找对应的责任人。
同时实行连坐制衡,好让众人自发互相监督。
他从来都不会低估人心!
粮草问题朝廷和周大人这边也已经回信,大约十日后便会到,但数量只有原先预计的三分之二。
张平安知道周大人也难,不然不会拖这么久。
以后也不能完全指望朝廷。
他们还是要学会自救。
一切有条不紊的进行中。
老秃却神情严肃,一脸凝重地对张平安道:“平安,这次粮草来的太不容易了,下次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来,我得带人去接应接应,县城的事就让邹平接手,他是我的副手,办事牢靠,我不在有什么事儿直接找他就行。”
张平安知道这是怕乱军来抢,点头道:“放心吧,我明白!”
“说实话,我还真有点不放心,你是文人,恐怕不懂战争的残酷”,老秃挠挠头道,头上被抓的不剩几根头发了。
“现在粮草最重要,而且那些乱军又不傻,要抢肯定是去抢粮草,怎么会往县城来,县城里面现在除了我们这些人以外,要啥没啥,抢也不划算”,张平安宽慰道。
这点和老秃想的不谋而合,所以他才要亲自前去接应。
“行,那我走了!”
“一切小心!”张平安道。
等老秃走了后,张平安便立刻召集邹平还有大姐夫刘三郎等几个重要的话事人过来议事。
嘴上说是那么说不用担心,但该做的准备还是要做的,谁能知道那些乱军会怎么想,万一脑袋抽风呢?
在乱世待了这么久,思维估计都不正常了。
邹平听张平安说完后,才沉吟道:“老秃已经提前嘱咐过我了,他们最多也就一两日就回了,主要是这两天要提高警惕,我们的人不少,不管是装备还是伙食都比乱军好,周边布防也严密,城墙一直有人巡逻,应该没什么问题。”
“但是我们唯一差的就是那股狠劲儿,对吧?”,张平安补充道。“苍蝇也是肉,我们现在还有粮食呢,不能大意!”
邹平坦诚地点点头:“那也是没法子,有些新兵还历练的不够成熟,以后多见几次血就好了。”
“刘校尉,阮校尉,你们有什么看法?”张平安没急着下结论,扭头问其他两人。
阮三性子灵活些,想了想回道:“他们就算要过来攻城,无非也就是那几种手段,要么就是架人梯,要么就是用滚雷木砸击城门,或者安排灵活的混进城放火。
一般采取的防御手段就是加固城防,比如挖护城河、挖壕沟、设置拒马、铁蒺藜等障碍物,要不就是用滚木、金汁,这些咱们都做了,游副将和邹大人一向严谨。
我看还是要多安排人手,加强巡逻为主。”
刘三郎听完后接话道:“我是第一次上战场,经验还不够丰富,但我觉得是不是可以在县城周边主路和小路上布下暗哨盯梢,这样有什么事不至于措手不及。”
邹平点头应道:“暗哨是有的,这个不用担心,历史上的大小战争,除了烧粮刺杀,最常见的就是夜袭,这样的先例数不胜数,我们自然会严加防备,也会做好应对。”
“那就好”,张平安点头,“还有一点,城中百姓现在还不能对他们放松警惕,让手下士兵多注意一些,如有必要,这两日可禁止他们出门。”
“那田里的事怎么办?”邹平问道。
“种子都已经种下了,一两日不管无碍。”
众人接着又商议了一些细节。
刘三郎和阮三虽都是九品武官,但主要是协助张平安治理县城,手上没有安排什么兵丁,也就是没有实权。
张平安觉得鸡蛋还是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这两日先给两人手下各调了五个都的人手,也就是五百人。
人不算多,主要是让两人历练历练。
邹平只有八品,又是副手,自然不能多说什么。
张平安也是看准了这人为人忠厚稳重才直接开口安排的,不然可能还得费一番功夫。
自古以来分权的事都不是那么容易。
很快到了第二日,张平安白天四处转了转,邹平的确经验丰富,各处布防都十分周全。
没看出哪里有什么需要调整的。
唯一让张平安有些不满意的就是报信方式。
现在前线哨兵主要报信方式是鼓号、狼烟和火箭。
要是隔敌人远的话还好,要是隔得近,很有可能就来不及。
张平安此时无比想念六姐夫,要是六姐夫在,肯定能做出信号弹,方便高效又实用。
特别适合前线。
真是物到用时方恨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