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点了。”张莱莱说。
说到这儿她想起了小亚跟她学那情景时的画面,不由得又笑了。
她说:“沈阿姨你不知道吴叔叔多鬼,他把房子点了,然后接了一桶水守在一边。等王家闹得鸡飞狗跳了,他一桶水浇过去就把火给灭了。
说是给王家一个教训,如果不还钱下回烧的就不是厨房了。”
沈玉瑶扶了扶额:“王家就这么退让了?”
“哪儿啊!王月玲她哥王立生当时就找了居委会,居委会过来调解的时候狠狠批评了吴叔叔,让他赔钱。
吴叔叔答应的好好的,结果当天就和孔奶奶一起去了王立生他们厂。
在工厂门口,孔奶奶拿了个锅,见人就敲得邦邦响,逢人就哭王立生一家子狼心狗肺,把他们一家子给害惨了。
两个人一口咬定王家欠他们一千块钱,说如果这钱不还他们就没活路,就死在厂子门口。
不管是厂领导还是派出所谁来调解也不行,整整闹了半个月!”
沈玉瑶可以想象当时的场景有多热闹。
当初在大杂院住的时候,她和孔桂香也是有来往的。
她知道那人虽然嘴碎,虽然看上去恶声恶气但实际上心眼不坏,至少比马二花要好上太多!
再说,她说的也是实话。
她早年守寡,和儿子相依为命。
好容易儿子长大,能接班了,结果被马二花的女儿给拐跑了!
至少在孔桂香的心里,儿子是被她女儿给拐跑的,毕竟按条件她儿子不用下乡。
拐跑就拐跑吧,至少儿子自己愿意。
结果马二花他们一家不做人,还把王月红给骗回来嫁了!
王家闹成什么样不说,孔桂香和吴小军是实实在在被这一家人给坑死了。
说毁了他们两代人都不为过。
沈玉瑶搬走的时候,孔桂香都有点病病歪歪的了,现在什么样真不好说。
吴小军下乡十几年,算是老知青了。
他在城里无根无基,只有一个十来个平方的小房,一个病歪歪的老娘。
快四十岁的人了,他回来能干什么?
更何况,为了回城他还和乡下的媳妇离婚了!
可以说是孤注一掷,破釜沉舟了。
他回来和王家死磕根本就是情理之中,自然谁去劝解也不可能。
果然,张莱莱继续说道:“反正闹得挺厉害的。再说了,不管是厂里还是邻里们,谁不知道他们两家的事儿啊?
就我这种小孩儿都知道,更别说像我妈,像钱阿姨他们那一批人了。
大家都站在吴叔叔和孔奶奶这一边。
王家在大杂院后来都不敢出门了。
我听小亚说的,说是厂领导来家里做工作,让他们要么还钱,要么把房子抵给吴叔叔算了。
王家闹死闹活说没欠钱,可谁也不听他们的话。谁心里都知道他们不欠,可又有谁会去替他们澄清呢?
最后厂里下了最后通牒,如果这事儿再不解决,为了维护厂里的秩序,就要让王立生退岗,把他的工资关系转到居委会,等待再就业。
王家这才怕了。
后来也不知道他们和吴叔叔怎么谈的,先是王立生带着老婆孩子搬走了,后来王大明和王二花收拾了收拾据说回乡下了。
他们家那两间房还有一个厨房就归了吴叔叔。”
“竟然真要回来了。”
沈玉瑶笑道:“这也算是出了口气了。”
“何止!”
张莱莱继续说:“等把房子要回来后,吴叔叔直接把那房子过户到了他以前的媳妇名下,然后回原来下乡的地方跟媳妇办了复婚,把一家三口都给接回来了。
我来上学的时候吴叔叔已经把人接到院里了,我妈还专门去送了礼,我还跟着去看了呢。
吴叔叔家生了一对双胞胎儿子,都有五六岁了,看着可喜欢人,可好看了。”
说到这儿张莱莱叹了口气:“吴叔叔他们一家也算是苦尽甘来了。”
确实是苦尽甘来了。
如今大量的知青返乡,全国大小城市都缺房。
好些人家几代人都窝在一间小鸽子笼里,日子过得极为艰苦。
吴小军想来在回城前就已经做了充足的准备。
他和媳妇必然一开始就是假离婚,这样他才能顺利回城。
而一回来他就目的性极强的和王家死磕,最后不仅报了仇,还弄到两间房。
这一系列的行为足以说明十几年的下乡生活让吴小军脱胎换骨,长了本事!
这样的人,只要认真,将来的日子必然会越过越好。
沈玉瑶还和张莱莱聊了一会儿,聊了好多往事,自然也说了些她们分开后各自的经历。
知道沈玉瑶如今也回学校读书了,张莱莱既惊讶也高兴,一再说要去工美看看。
沈玉瑶自然表示了赞成,还和她约好了下周去自己家做客的时间。
张莱莱没让沈玉瑶请客吃饭,说下午学校还有活动,她得赶回去。
看她说得无比认真,沈玉瑶也分不清真假了,也不好强留,两个人就在甜食店分了手。
沈玉瑶重新赶回书店的时候,好嘛,她都离开一个多小时了,那仨人连窝都没挪。
她走时什么样,现在还什么样。
沈玉瑶也没有打扰他们,自己重新去了三楼,开始看她想看的东西。
他们四个人在书店整整消磨了一天,回到家的时候天都黑了。
远远的几人就看到家里的灯是亮着的,南熹高兴地说:“爸爸回来了!”
然后就朝家飞奔而去。
等沈玉瑶他们走到家门口时,程立言已经抱着女儿等在家门口了。
不等几人进院,他就对沈峻林说:“三哥,明天有一个参观太阳能厂的机会,你去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