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不用说她们两个自己的家当丝毫不比家里那边要差。
自己有才是底气,她们的底气非常足,根本就不需要考虑这些东西。
当然,最重要的是那三瓜两枣的她们还没有放在眼里。
等到晒谷场的时候,万幸的的是前面还有人还没有领完,不需要人家特意等他们,她们也不需要当猴子。
但也就几口人家了,很快就可以领完,看到这样魏薇和姜琦立马跑去排队,就怕有人排到她们前面,可能这就是华国人的特性吧。
就二十多分钟,很快就到了她们两个。
“你们来得晚,刚刚没听到,再说一次,今年卖猪的钱留着明年买猪仔,所以不分钱,因此工分的价钱没有去年那么高。”
怕她们误会今年的钱怎么这么少,周会计特意解释了一句。
听到这话魏薇和姜琦立马摇头摆手,“没事,没事,都一样,都一样,肯定是要以大局为重的。”
虽然说这个和她们没多大关系,就是有,对于这个她们也不敢有任何意见。
工分的价格没那么高的,结果就是今年她们干了一年活,分到的钱却和去年差不多。
魏薇分到了一百六十多,姜琦分了一百五十多一点。
刘娇娇倒是翻了一翻,毕竟今年干活的时间长了不少不说,今年干活也卖力了不少。
主要是她不卖力不行,明明他们几个人的家庭条件一个比一个的好,干活却一个比一个卖力,真的没见过这么卷的。
吴梅和去年相比倒是多了不少,分了两百多一点点。
三个男知青都分了两百多将近三百。
吴梅拿着两百元的巨款,激动的手都不知道该怎么放了,她从来没有拿过这么多钱。
说实话,要是以前的话,她拿到了两百块钱的巨款,再算一算她今年用了多少钱,她到时候回去的时候可能会拿出一半贴补家里。
因为她家里是家里的经济压力真的是挺大的。
而她今年从头到尾买粮食和买肉之类,也就花了五六十块钱,这还是吃得挺好的情况下。
而且这一年也零零碎碎的在刘娇娇和魏薇她们那里挣了一半多回来了。
所以一年到头她有个四五十块钱就够了,完全够用了。
不过为了有以防有意外事的事故发生,还有就是以后聚餐也不能总是占魏薇他们的便宜,所以她会留一百块钱放手里。
但有了魏薇和姜琦的那一些话,吴梅决定这些钱就自己好好存着了,不给家里了。
等回去的时候再稍微带点细粮和山货回去,等过年的时候再给父母和弟弟妹妹包个红包就行了。
毕竟她也要生活,她也要早点为未来做打算了,她不能让她的孩子以后也跟她一样,有些苦自己吃过就行了。
钱没有比去年多太多,不过分到的粮食和去年相比多了一倍还不止。
虽然工分没那么值钱,但是换粮食的比例还是一样的,甚至更多,毕竟今年又开了不少荒地出来,粮食和去年相比又多了不少。
只不过那几人都将细粮的比例分到了最高,因此粗粮和去年相比也多不了太多。
就连吴梅都一样,主要是她是和刘娇娇他们一起吃饭,不能每次都做两样,这样刘娇娇和于熙看久了也会不舒服。
之前是没那个条件,现在有那个条件了,还是稍微对自己好一点。
毕竟魏薇和姜琦说的没错,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不能因为节省这点东西而将自己的身体给弄垮了,活要干,营养也要补充。
人要对自己好点,还有就是人要有远见,不能只看着眼前这点蝇头小利。
因为他们隔一段时间就会去大队买细粮,因此对于他们这种换法红星大队的人都一点都不觉得奇怪。
一到家里姜琦就往炕上一躺,“唉,今年这批知青运气挺背的,特别是方音,谁知道偏偏今年就不分钱了。
这分分钱和不分钱的区别也太大了,今年,干的活可比去年干的多多了,没想到钱却差不了多少。”
魏薇可一点都不觉得这钱少,这一百多块钱在她们眼里不算多,但并不代表在别人眼里也是这样。
“这已经非常不错了,如果是和其他的地方比,即使不分钱,即使不看这么多粮食,单看这工分的价就挺高的了。”
上辈子在乡下跟着爷爷奶奶他们住的时候她就听村里的那些爷爷奶奶说过。
当年吃公家饭的时候,他们一年到头,一大家子都不一定能够存够一百块钱。
当时村里有一户人家,因为是三个闺女没生儿子,想着反着也是绝后了,家里的人干活就不怎么积极。
后面分家分出去以后,一家五口人,虽然主要劳动力只有两个,但是小孩子也能帮忙干活了。
他们一家人只是干活不是特别积极,但也不是偷懒,只是一般而已,但到后面家里连小孩子的学费都掏不出。
不是舍不得,是真的掏不出,那时候的学费就几毛钱。
几个孩子要上学了,每次要交学费的时候老师都是三请四催的,后面那几个女孩子觉得这样挺没面子的,后面学也不上了。
可想而知,当时的工分有多不值钱了。
由此也可见这里的工分有多值钱了,她们两个知青,干活都是半吊子,还就干了半年多的时间。
这还是没分卖猪的钱的情况下,就有这么多粮食还有一百多块钱,这是其他地方想都不敢想的事。
其实这也是她干活这么卖力的原因之一。
因为以前那些老一辈的人经常说这个时代的事情,因此她对这个时代的艰苦的印象还是挺深刻的。
她深深的知道对于这个时代的人来说,土地和粮食是多么重要。
如果她干活懒懒散散的,不拿这个当一回事,这里的村民没有人会喜欢。
如果她糟蹋了那些粮食,其实也是对这当地的村民的一种不尊重。
虽然是这么说,但是这么好的待遇也只有红星大队才有,其他大队是没有的。
只能说张新旺真的很有胆量,要知道这个大队的养殖场可以说是张新旺用性命担保办起来的。
刚开始的时候是没有养殖场的,这个是众家家户户出钱办起来的,刚开始的时候规模也特别小。
当初张新旺担保,要是亏了或者垮了,他就提头来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