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唐山市路北区非遗:古诗词吟唱法、二郎拳与抖空竹的文化密码
在冀东大地的路北区,古诗词吟唱法、二郎拳与抖空竹如同三颗璀璨的明珠,在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它们分别以音律、武艺与技艺为载体,承载着地域文化的独特记忆,诠释着“以声传情、以武载道、以技寓乐”的中华文明智慧。
一、古诗词吟唱法:音律中的千年诗魂
技艺溯源与文化基因
古诗词吟唱法起源于先秦时期的“歌诗”传统,诗与乐本为一体。在路北区,这项技艺由刘荣德先生系统整理并创新。刘荣德是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唐山音协名誉主席,其研究以现代汉语为基础,将古诗词的音节、声调、韵律转化为可吟唱的旋律。例如,他通过调整平仄与节奏,使杜甫《春望》的吟唱既有古韵又具现代韵律感。2023年,刘荣德出版《实用古诗词吟唱法》,书中收录100首经典诗词的吟唱曲谱,成为传承教材。
技艺精髓与艺术表达
吟唱法分为四阶段:第一阶段为“正音”,通过现代汉语拼音确保字音准确;第二阶段为“朗诵”,以声调变化奠定情感基调;第三阶段为“吟咏”,将诗句转化为音乐化表达;第四阶段为“歌唱”,由专业作曲家谱曲,普通人则可欣赏。刘荣德独创的“以字行腔”技法,使吟唱时声调与字义紧密结合。例如,吟诵王维《山居秋暝》时,以悠长尾音表现“空山新雨后”的空灵,以顿挫节奏体现“竹喧归浣女”的欢快。
当代实践与教育融合
路北区文化馆设立“古韵新声艺术团”,由刘荣德担任团长,团队创作数十首古诗词吟唱作品,并在中小学推广。例如,在路北区实验小学开设“吟唱社团”,学生通过吟唱《静夜思》《悯农》等诗词,感受传统文化魅力。此外,艺术团还与高校合作,举办“诗词音乐会”,将吟唱与古琴、琵琶等乐器结合,单场演出吸引观众超千人。
二、二郎拳:拳风中的冀东武魂
技艺溯源与历史脉络
二郎拳相传源于宋代杨家将武艺,明代传入冀东地区,经数代传承形成独特风格。其拳法刚柔并济,动作朴实无华,注重实战性。在路北区,二郎拳由祥富小学、鹭港小学等非遗传承基地推广,受训人数达千余人。代表性传承人王振海,其祖辈为清末镖师,他将传统拳法与现代健身理念结合,创编“二郎拳健身操”,在社区推广。
技艺精髓与文化内涵
二郎拳的核心在于“内外兼修”。外修拳法,讲究“三节明、四梢齐、五行顺”,即手、肘、肩三节贯通,发、指、爪、趾四梢发力,心、肝、脾、肺、肾五行调和;内修心性,强调“武德为先”。例如,拳法中的“二郎担山”动作,要求双臂平举如担重物,既锻炼臂力,又培养沉稳气质。王振海独创的“二郎拳对练”,通过双人拆招,展现攻防转换的智慧。
当代传承与社会影响
路北区定期举办“二郎拳武术展演”,吸引观众近千人。例如,2024年凤凰山公园展演中,200余名学员表演“二郎拳棍术对打”,棍影翻飞,喊杀声震天。此外,二郎拳还与文旅融合,在南湖景区开设“武术体验馆”,游客可学习基础拳法,单日体验人次超200。王振海团队还开发“二郎拳文创”,将拳法招式印制在t恤、书签上,年销售额达50万元。
三、抖空竹:竹影中的市井欢歌
技艺溯源与民俗记忆
抖空竹古称“胡敲”,三国时期已有记载,明代《帝京景物略》中描述其玩法。在路北区,这项技艺由张柱国传承。张柱国是唐山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其自幼学习空竹,后结合现代竞技技巧,创编“空竹球”“钢管舞空竹”等新玩法。他拍摄的《唐山空竹教学片》被全国空竹爱好者广泛使用,单片点击量超百万。
技艺精髓与健身价值
抖空竹需四肢协调配合,双手握杆抖动空竹时,肩、肘、腕、胯、膝、踝等关节同步运动,被誉为“全身性健身运动”。张柱国总结出“看、学、仿、悟、创”五步学习法,例如初学者先观察高手动作,再模仿“野蜂狂舞”“大鹏展翅”等基础招式,逐步掌握技巧。其独创的“组合动作及套路”包含10个规定动作,要求两分半钟内一气呵成,对体力与技巧要求极高。
当代创新与群众参与
张柱国在路北区体育公园开设“空竹课堂”,每周免费授课,学员涵盖青少年至老年人。例如,70岁的李阿姨通过学习抖空竹,不仅改善了肩周炎,还在全国空竹运动会上获得银奖。此外,空竹还与文旅结合,在路北区非遗市集上,张柱国团队表演“空竹龙”,由30人操控长龙空竹,场面壮观。2024年,空竹亮相巴黎“中华武术文化节”,法国观众排队体验,单日消耗空竹200个。
四、非遗共生的路北实践
古诗词吟唱法、二郎拳与抖空竹在路北区形成独特的文化共生系统。三者分别以“音律-武艺-技艺”为纽带,共同构建起“文化传承-健身养生-娱乐社交”的多元价值链条。
在传承与发展中,路北区采取“非遗+文旅+教育”模式。政府设立非遗保护专项资金,支持传承人带徒授艺;景区开设非遗体验馆,游客可“一日学尽三艺”;学校将非遗纳入校本课程,培养“小小传承人”。例如,在路北区非遗市集上,吟唱艺人吟诵《将进酒》,二郎拳弟子表演“罗汉拳”,空竹艺人抖动“空竹龙”,三者共同演绎“传统文化盛宴”,单日吸引游客超5000人次。
在路北,非遗不再是博物馆的展品,而是流淌在生活里的文化基因。当诗词吟唱声回荡在校园,当拳风掠过公园,当空竹哨音飘向云霄,我们看到的不仅是技艺的延续,更是一座城市对文明根脉的深情守护。这种守护,让路北非遗在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成为中华文明宝库中的璀璨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