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时节,阳光柔和而温暖,斜斜地洒在官道上,仿佛给道路披上了一层金色的纱衣。
车轮缓缓驶过,碾碎了细碎石子,发出清脆而细微的响声,在这静谧的氛围中,显得格外清晰。
卫与芙轻轻掀起青纱车帘,一股清新的微风扑面而来。
她惊讶地发现,这风中竟然没有了沙砾的粗粝,反而裹挟着湿润的水汽,如同一层薄纱,轻柔地拂过她的脸颊。
她不禁深吸一口气,感受着这宜人的气息。
卫与芙的目光投向远处,只见那黛青色的雪山轮廓在阳光的映照下显得格外清晰。
那连绵的山峰,宛如一条蜿蜒的巨龙,横亘在天地之间。
恍惚间,她竟觉得自己仿佛看到了雍都城外那玉带般的清江,江水悠悠,波光粼粼,与眼前的雪山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如诗如画的美景。
卫与芙心生好奇,转头看向车旁骑马的卫卿淳,疑惑地问道:“不是说越往北走就越荒凉吗?可为何这里看起来却如此宜人呢?”
卫卿淳微微一笑,解释道:“长公主有所不知,咱们如今已经到了素有‘塞上江南’之称的江州了。这江州的地理位置颇为特殊,就好似一个盆地一般,四周环山,中间地势平坦,气候宜人,故而有些地方与雍都颇为相似。”
卫与芙听到卫卿淳的话后,心中顿时豁然开朗。
她对“塞上江南”这个称呼早有耳闻,但却从未想过江州的地理环境竟然如此特别。
卫卿淳手中的马鞭在空中挥舞,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他接着解释道:“江州盆地四周环绕着雪山,这些雪山的融水汇聚于此,形成了丰富的水资源。此外,还有前朝的名臣主持开凿了七十二道引水渠,使得江州的灌溉系统十分发达。”
卫卿淳说着,手指向远处隐约可见的烽燧,脸上露出一丝忧虑之色:“然而,这样肥沃的土地,对于北戎的铁骑来说,无疑是一块极具吸引力的肥肉。他们对江州垂涎已久,已经有上百年的时间了。”
话一出口,卫卿淳突然意识到自己说错了话,他的目光迅速转向卫与芙,心中暗叫不好。
卫与芙是瑶光长公主,此次前往北戎正是为了和亲,而自己却在她面前提起北戎对江州的觊觎,这岂不是让她心生不快?
卫卿淳暗骂自己糊涂,怎么能如此口不择言呢?
正当他懊恼不已的时候,道路旁突然传来一阵苍老的笑声。
驾车的侍卫们闻声,立刻警觉起来,纷纷按住刀柄,准备应对可能的危险。
众人的目光顺着笑声的方向望去,只见桑树林中缓缓转出一个驼背的老丈。
他身穿粗布短衣,上面还沾着新鲜的泥土,怀里抱着几个水灵灵的香杏,看上去颇为和善。
这个季节竟然就有香杏了?”卫与芙惊讶地说道,她透过马车的车窗,看到一个老人正站在青石板路上,手里提着一篮子新鲜的杏子。
“军爷们莫惊,小老儿是给你们送杏的。”老人满脸笑容地说道,他的脸上布满了深深的皱纹,就像被岁月刻下的印记。
他将篮子放在青石板上,然后缓缓地抬起头,对着卫与芙的马车笑成了一朵菊花。
“想必这位贵人就是瑶光长公主了吧,公主为了大夏远嫁,真乃是女中丈夫是也。请受小老儿一拜。”
老人说着便对着卫与芙拜了下去,卫卿淳见状,急忙想要阻拦,但却见卫与芙已经扶着圆儿下了马车。
卫与芙的浅杏色绣鞋轻轻踩上湿润的田埂,当她的脚接触到地面时,忽然感觉到一种异样的柔软和肥沃。
她低头看去,发现自己的脚边有一丛野薄荷,沾着晶莹的晨露,散发出淡淡的香气,那味道有些熟悉,让她想起了母后寝宫香炉里常常燃烧的香料。
“老丈,这杏长得真不错……”
卫与芙俯身细看老人递来的果子,只见那橙黄色的果皮上凝着细密的水珠,宛如一颗颗珍珠,在阳光下闪耀着诱人的光泽。
她不禁心生好奇,开口问道:“这杏树可是种在水渠边上?”
老人听闻此言,脸上露出一抹憨厚的笑容,连连点头应道:“正是,贵人真是好眼力啊!这杏树就种在水渠边上,水源充足,阳光也充足,所以才会长得如此之好。咱们江州人可是把水看得比命还重呢!您瞧这杏树底下,”
说着,那老者稍稍弯腰,用力扒开潮湿的泥土,露出了隐藏在其中的盘根错节的陶制暗渠,继续说道,“当年靖北侯带着我们足足挖了三年呢……”
然而,就在这时,卫卿淳突然轻轻地咳嗽了一声,手中的马鞭也随即不轻不重地敲在了车辕上,发出清脆的声响。
靖北侯,那可是前朝的降臣啊!虽然如今爵位已失,但因其较为忠心,被封为江州牧,负责治理江州罢了。
可这老者竟然如此随意地张口便提起靖北侯,这让卫卿淳心中有些不快。
卫与芙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然后优雅地伸出玉手,接过老人递来的杏子。她小心翼翼地将杏子放在手中,仔细端详着。这杏子圆润饱满,色泽金黄,仿佛散发着诱人的香气。
卫与芙轻轻地咬了一口,瞬间,一股甘甜的汁液在她的口中四溢开来。
那汁液如蜜般醇厚,顺着喉咙滑下,带来一阵沁人心脾的清甜。
她不禁赞叹道:“这杏子真是又甜又多汁,老丈您的种植技术可真好啊!”
老人听了卫与芙的夸奖,脸上的笑容更加灿烂了,他连连摆手道:“贵人过奖了,小老儿只是略通些种植之道罢了。”
然而,从他的话语中可以明显感受到他对自己种植成果的自豪。
卫与芙与老人闲聊了几句,询问了一些关于农事的问题。
老人对这些问题都非常熟悉,他耐心地解答着卫与芙的每一个疑问,还不时分享一些自己的种植经验和心得。
最后,卫与芙对老人说道:“老丈,今日多谢您的杏子了,味道甚是鲜美。”
说罢,她转头对身旁的圆儿吩咐道:“圆儿,去取些银豆豆来。”
圆儿应了一声,迅速从随身携带的包袱里取出一些银豆豆,递给了卫与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