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炫耀地向众人展示黄盖的书信,得意之情洋溢在脸上。
周围人员纷纷上前恭贺,“黄盖归降,我等可以顺利过江了,大人将立下不世之功呀。”
唯有郭嘉紧皱眉头,一言不发,若有所思。等众人都散去,曹操看着未走的郭嘉,发问道“奉孝可是有事?”
郭嘉直接问道“大人,黄盖被冤枉挨了一百军棍,是你私下的计策吧?”
“知我者奉孝也!”曹操也不隐瞒,“牺牲了我一个忠仆,但是这都值得的。”
“大人应该也没期望黄盖能投降吧?应该是想引起黄盖与孙权之间的猜忌,若孙权杀了黄盖,那是最好。可是,大人,孙权既然怀疑了黄盖,为何只是打了他一百军棍?通敌之罪,最轻也是撤职软禁呀。”郭嘉分析着。
“黄盖是军中老将,又是这次的主将,孙权肯定所有顾虑。你看孙权找个理由,将黄盖打伤,然后让孙贲接手,这不就是变相的撤职软禁吗?孙权也是想稳住军心,平稳过渡军权罢了。”曹操沉溺于喜悦当中,为孙权行为辩解了起来。
“大人,那么黄盖有说什么时候来归降?”郭嘉仍是不放心。
“这还要等黄盖的后续确认,毕竟现在军中还有个孙贲在。”曹操追问道,“奉孝,你到底有何疑虑?”
“太顺了,顺的反常!”郭嘉忧心忡忡说道,“许是我多虑了。大人,我就先告辞了。”
“去吧。”曹操依然心情大好,去到后帐,饮酒自乐起来。
如此又过去了两天,黄盖再次派人送来一封秘信。
信中表示根据他多年的经验,再过五天,江面上将会弥漫起雾。黄盖以轻伤不下火线为由,已向孙贲申请了那几日巡防的任务。到时,黄盖会趁着天不亮,以巡防的名义率领舰队驶出港口。
待雾气起来后,黄盖会绕到汇合地方,汉军只需将船只伪装成江东战船,跟着黄盖的船队,借助大雾的掩护,穿越江东的防线,直抵岸边,展开登陆作战。
曹洪兴奋说道“那可真是天助我等,只要能登陆,我要让那些江东军看看老子的厉害,这江上作战,可是憋屈死我了。”
其他将士也都兴高采烈,开始设想被刘辩论功行赏的画面。
“奉孝,你还有何顾虑?”曹操见郭嘉依然紧皱眉头,故而问道。
“大雾天气,江东军看不见,我们也看不见。就这么出军,若有什么...”郭嘉欲言又止。
郭嘉的话不无道理,现场瞬间安静了下来。的确,他们冒着大雾浩浩荡荡地闯进大雾里面,若黄盖是假降,后果不敢想象。
“你有什么就直说。”曹操耐着性子说道。
郭嘉扫视了一圈众人,曹操当即明白,命令道“除了郭嘉、曹洪,其他人等先去忙各自事吧。”
见众人散去,郭嘉继续说道,“这几日,在下始终感觉不妥,便派了密探去吴郡调查,发现黄盖的府邸外已被兵卒看管了起来。”
“这不是好事吗?这说明黄盖与孙权已互不信任了呀?”曹洪说道。
“孙权非莽撞之人,他怕军心有失,对黄盖只是借口失手杀人,给与小惩,变相夺军权。那么他怎么会明目张胆的派兵卒监禁他的家人呢?应该是秘密监视才对!”郭嘉解释着,“有种故意给人看的感觉。”
曹操闭目仰躺,右手轻敲着脑门,这几年下来,他已有头疼之症,时不时会发作。“若黄盖是假降,那么我军将万劫不复;可若黄盖是真降,错失这次机会...”
相信还是不相信,这是个难题。纠结中的曹操此时越发的头疼,脾气也暴躁了起来。
“啊!”曹操暴喝一声,将桌上书卷掀翻在地,手敲击脑壳越发的用力,试图靠着外力的疼痛稍微压制一些头疼,“奉孝,那你的意见呢?就这么算了?”
“哎!这也是在下的猜测,若黄盖是真降,错失了甚是可惜呀!”郭嘉捡着地上的书卷说道,“或者请人为我们探路?”
“说来听听”,疼痛稍微缓解的曹操坐直了起来。
“五日时间,够刘刺史赶来支援。我们不如将黄盖情况,如实告知刘备,以战力不足为由,请他们派一支军队支援,而我们大军到时候比约定时间晚一个时辰赶到,若是真降,我们做好卖了人情,带着刘刺史一起立功,若为假降,我们可以来个黄雀在后...”
“好!好!好!”曹操拍着桌子,连连叫好,头疼也瞬间好了,“我这就书信一封急报,立即送去。”
郭嘉、曹洪离开营帐,曹洪凑上来说“郭大人,你的主意挺损的。”
“机会和风险是并存的,他刘备不想要这次机会吗?反正我们也没有隐瞒,都如实告知了,黄盖假降也只是我一方推断,他刘备也该有他自己判断。”郭嘉说道
“不过,曹洪将军,你要多一套预案,如果黄盖真是假降,刘刺史来援的将军定要救回来!”
“刘备不会来吗?”曹洪疑问道。
“他是主帅,怎么能擅自离开主战场,大军开拔也会被吕蒙发现。而且他要考量黄盖是否是假降,所以他应该只会派一支军队过来。”郭嘉推测道。
拿到情报的刘备一时也陷入纠结,从情况上看,黄盖有背叛的理由,但是雾天偷袭,对于双方风险的确很大。
刘备与刘晔经彻夜的商讨,最后果然与郭嘉所料想的一致。刘备本着同僚的情分以及一点自己的私心,决定派遣更稳重的关羽率领十艘战舰和最精锐的五千水军前去协助曹操。
关羽接到命令后,当天就率领舰队趁着夜色出发。为了确保行踪不被泄露,他命令舰队夜行昼隐,尽量避开人群和敌军的视线。
因为只在夜间行驶,原本三天的水路,关羽愣是走了五天。距离约定地点还有三十公里,约定时间只剩最后两个时辰,而这个时候江面雾起,可见度越来越低。
关羽直接下令,“排成一字长阵,有领头船开路,若触礁,换下一艘开道,一定要确保准时赶到。”
关羽的舰队在雾色中快速前进,不远处,一个快船正不近不远的跟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