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阳光像金色的蜂蜜,淌进森林边缘的灌木丛。小鸟豆豆拍着嫩黄色的翅膀,在枝头蹦来蹦去。他的喙里叼着一颗小小的野莓,红宝石般的果实上还沾着露珠,像撒了把碎钻。
“豆豆,快来吃早餐!”妈妈在巢里呼唤,翅膀下露出几粒饱满的小米。但豆豆却盯着树下的玻璃瓶发呆——昨天他看见一只乌鸦站在瓶口,往里面丢了好多小石子,然后就低下头“咕嘟咕嘟”喝起水来。
“妈妈,为什么乌鸦丢石子就能喝到水呀?”豆豆歪着脑袋,野莓的汁水流到胸前的羽毛上,染出一块红红的印记。
妈妈用翅膀擦去他喙上的果汁:“因为石子会把水顶上来呀。就像你往碗里放积木,水就会漫出来一样。”
这个解释让豆豆的小脑袋里冒出好多问号。他想起自己昨天试过用树叶舀水,结果树叶吸饱了水变得软塌塌的,根本没法把水送到嘴里。也许丢石子真的是个好办法?他决定亲自试试看。
豆豆扑棱着翅膀飞下树,落在那个玻璃瓶旁。瓶口窄窄的,里面的水浅浅的,离瓶口还有好大一截。他想起乌鸦的长喙能轻松叼起石子,可自己的喙又短又小,能行吗?
“先试试吧!”豆豆给自己打气。他跳到大石头旁,用喙啄了啄——石头纹丝不动。再啄啄小石子,这次终于叼起一颗米粒大小的石子。他摇摇晃晃地飞到瓶口,松开喙,石子“扑通”掉进水里,溅起一颗小水珠。
“有水花!”豆豆兴奋地叫起来。他低头看看瓶里,水好像真的升高了一点点。于是他又叼来第二颗、第三颗石子……不知不觉,太阳升到了头顶,他的翅膀累得发酸,喙也啄得生疼,瓶里的水却只升高了一点点。
“好累啊……”豆豆蹲在瓶口喘粗气,忽然看见小松鼠蹦蹦跳跳地经过,手里抱着颗松果。“松鼠哥哥,你能帮我叼石子吗?”他急切地问,“我想试试乌鸦喝水的办法。”
小松鼠眨了眨眼睛,把松果放在地上:“可是我觉得用松果壳舀水更快呀。”他示范着用爪子捧起松果壳,伸到瓶口舀水,可松果壳太大了,根本塞不进去。
豆豆忍不住笑起来,小松鼠的尾巴却突然竖得像鸡毛掸子:“哎呀!我的松果掉进水里了!”只见那颗绿油油的松果“咕咚”一声沉到瓶底,水面一下子升高了好多!
“哇!松果也能让水变多!”豆豆惊呼。他忽然想起妈妈说过,不管是石子还是松果,只要占了水的地方,水就会往上跑。也许不一定非要用石子?
这时,一阵风吹过,几片金黄的树叶飘进瓶子里。豆豆眼睛一亮,连忙叼起树叶放进瓶里。可是树叶浮在水面上,根本压不出多少水。他又试着把树叶揉成一团,这次树叶吸饱了水,沉了下去,水面果然又升高了一点。
“原来不同的东西效果不一样!”豆豆拍着翅膀总结。他开始在周围寻找各种“实验材料”:小树枝、野果核、甚至一片掉落的羽毛。每放进一样东西,他就歪着脑袋观察水面的变化,像个认真的小科学家。
当月亮爬上树梢时,豆豆的翅膀已经沾满了泥土,喙上也蹭了好多果汁印记。瓶里的水面终于接近了瓶口,可他忽然发现一个问题——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混在水里,还能喝吗?
“咳咳,”一个低沉的声音从背后传来,“小不点,在玩什么呢?”
豆豆回头一看,正是昨天的那只乌鸦,正站在树杈上看着他,眼睛在月光下亮晶晶的。
“我、我在学您喝水!”豆豆有点不好意思地说,“可是用了好久,水才变多,而且现在水里都是脏东西……”
乌鸦“呱呱”地笑起来,飞下来用喙敲了敲玻璃瓶:“傻孩子,我找的是光滑的小石子,不会把水弄脏。而且啊——”他叼起一颗石子,精准地丢进瓶里,“要选重一点、能沉底的东西,轻的可不管用。”
豆豆恍然大悟,连忙把瓶里的树叶和羽毛叼出来,又重新找了些光滑的小石子。这次他发现,当石子一颗接一颗沉到瓶底时,水面像听话的小树苗一样,一点点往上长。
“看!水上来了!”豆豆兴奋地叫起来。当第一滴水碰到他的喙时,他忽然想起白天用松果和树叶做的实验,虽然最后没喝到干净的水,但那些奇奇怪怪的尝试让他知道了什么东西能让水变多,什么不能。
“其实你做得很好呀,”乌鸦用翅膀轻轻拍了拍豆豆的背,“我第一次学喝水时,把整个脑袋塞进瓶口,差点出不来呢。”他说起自己小时候的糗事,逗得豆豆“咯咯”直笑。
这时,妈妈找来了,手里还捧着一颗新鲜的野莓:“小调皮,原来在这儿呀!看你浑身脏兮兮的,快回家洗澡。”
豆豆却骄傲地挺起胸膛:“妈妈,我学会用石子让水变多了!而且我还知道,松果比石子厉害,一片树叶要揉成一团才有用……”他叽叽喳喳地说着白天的发现,眼睛里闪烁着星光。
妈妈听着听着,忽然笑了:“我的小科学家,原来你在做实验呀!不过下次可以先想想,什么东西放进水里不会弄脏水呢?”
豆豆歪着脑袋想了想,忽然看见乌鸦正在用喙整理羽毛,黑色的羽毛在月光下闪闪发亮。“也许可以用干净的小石子?”他说,“就像乌鸦先生那样。”
乌鸦点点头,叼起几颗石子放进自己的水壶里——原来他随身带着一个树皮做的小水壶。“有时候我们不需要模仿别人,”他说,“只要记住这个道理:想让水上来,就找能沉下去的东西。”
回家的路上,豆豆衔着一颗光滑的小石子,心里满是欢喜。他觉得今天的星星格外亮,好像每一颗都在对他眨眼睛,表扬他做了那么多有趣的尝试。
第二天,豆豆把自己的“实验成果”告诉了小伙伴们。小麻雀们围在玻璃瓶旁,有的叼来沙粒,有的找来小贝壳,就连小乌龟也慢吞吞地爬过来,想贡献一块小泥巴。
“看!水真的变多了!”当第一只小麻雀喝到水时,大家都欢呼起来。豆豆发现,虽然他的喙还是很短,但和小伙伴们一起合作,就能用更多不同的东西让水升上来。
现在,每当森林里的小动物们遇到喝水难题时,总会想起小鸟豆豆和他的“石子实验”。而豆豆呢,他的小脑袋里又冒出了新的问题:如果把瓶子倒过来,水会流出来吗?用空心的芦苇管能不能吸到水?
妈妈说,这些都是值得探索的“成长课题”。于是在每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里,豆豆都会带着他的小玻璃瓶,和小伙伴们在森林里做各种有趣的实验。他们试过用花瓣、松果、甚至小土块来让水变多,虽然有时候会弄得浑身是泥,有时候会失败,但每一次尝试都让他们离真相更近一点。
就像乌鸦先生说的:“成长就像往瓶子里丢石子,每一颗都有用,只是有时候需要一点耐心,才能看到水面慢慢上升的惊喜。”而豆豆知道,不管结果如何,那些在探索中度过的时光,那些和小伙伴们一起叽叽喳喳讨论的瞬间,都是比喝水更珍贵的礼物。
当秋天的第一片黄叶飘落时,豆豆的玻璃瓶里已经攒了半瓶各种各样的“实验材料”——光滑的石子、晒干的松果壳、洗净的小贝壳。每当阳光穿过瓶子,这些小物件就会在地上投下奇妙的影子,像一幅会讲故事的画。
而豆豆呢,他已经不再是那个只会模仿别人的小鸟了。现在的他,会歪着脑袋思考:“今天该用什么新东西来做实验呢?也许……可以试试用露珠串成的项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