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发觉异兽调集了大部队来围堵自己后,二一小队队长认为应当引着异兽远离城池,但二三小队队长却有不同意见:
“追击我们的异兽大概率并非是用来攻城的异兽,因此如果我们将它们引向城池反而不会有太大问题,还能利用城池的攻击来不断削弱异兽。”
“但是,如果在此期间有攻城异兽出现呢?要让城池中的人浪费自己的武器吗?我觉得这样做不妥。”
二三小队队长坚持自己的意见,并且也有自己的理由。
听了二三小队队长的话,二一小队沉默片刻后点头:
“你说得对,是我的想法有问题。但是,我们应当思考接下来怎么做,不能一直引着异兽在这片丛林中打转。”
“我想,我们或许可以引着异兽离开这座城池。我们本来的目的就是想减轻这座城的压力,现在既然我们身后已经跟着这么多的异兽,那么我们或许可以就这样带着异兽离开这片区域,过程中或许还能吸引更多的异兽追击。”
说着,二三小队队长的思路逐渐打开:
“我们其实没必要非去找大部队汇合,完全可以凭借自己体量小的优势吸引着异兽兜圈子。毕竟,我们只有这么些人,随便找个地方一躲它们就找不到我们,而我们可以随意攻击它们。我相信其他小队包括支队长他们能够明白我们在做什么,也会不断地袭扰异兽,最终将这片大陆上的异兽都给搅得不得安宁。”
认同了二三小队队长的思路,二一小队队长最后说:
“你的想法是对的。那好吧,我们这就出发吧。”
——
感觉到异兽似乎是往别的地方去了,总负责人看着地图,明白了两支小队要做什么,便对两位支队长说:
“恐怕是他们在吸引着异兽追击,要搅乱异兽的部署。但是,如果只是他们这样的话,很快就会被看穿。我们得配合他们。”
那么,要如何配合呢?
第一支队支队长想出个办法来:
“我们可以从旁袭击异兽群,分为不同的小组,人数都跟两支小队保持一致,这样的话异兽就没办法判断到底有多少人在攻击它们,攻击它们的是不是那两支小队,于是就会错判人数和方向,而且很难从我们的攻击中脱身。毕竟,攻击来自于四面八方,它们也不确定往哪里走能够突围,最终只能从外部调遣异兽来帮它们突围。而那也正是我们的目的。如果将这些异兽都给调动起来,不就能够创造安全的通道了吗?”
这确实是个好想法,值得一试。
于是,总负责人下令:
“那好,接下来我们就两两组队,或者三三组队,对异兽进行四面八方的袭击。”
之所以要分成不同的组队方式,是因为有些小队身经百战战斗力更强,而有些小队是这次加入远征军后才真正与异兽接触的,或者之前接触不多,这些小队通过老带新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
于是,两个支队很快分散开来,分成许多小队开始不断地对异兽发动攻击,这让异兽很有些摸不着头脑,甚至不知道哪一边才是远征军的主力,多次多方位的突围也都遭受了强大的阻击,更是让它们感觉:凭借它们这些被围困的异兽的能力,恐怕不足以突破远征军的包围圈,而远征军的数量也绝非原本预计的几千人。
于是,这支异兽群的首领决定召唤外援,让外部的异兽来试探性进攻以及对远征军进行反包围。
而这恰恰正如远征军的意。
毕竟,远征军化整为零之后其实已经很难被找到了,更何况异兽原本引以为豪的飞行异兽和特殊异兽在面对远征军时毫无办法,导致它们现在只能被动应对,哪里被攻击了就对哪里起反应。
而二一和二三两支小队在远征军化整为零开始攻击后很快就发现了变化,并且明白远征军具体做了什么,于是开始配合远征军行动。
两周后,总算有其他的异兽群包围而来,但这些异兽群是奔着远征军的大部队来的,不太在意小队伍的骚扰,可偏偏远征军并不存在大部队,导致异兽群在刚来到这片丛林的前两周完全不清楚要做什么,只能被动防御。
而在花费了三十多天后,集合起来的异兽群逐渐明白过来,在攻击它们的似乎是很多队伍,尽管没办法确定哪一支才是远征军的主力,但它们完全可以随意找一支队伍追着打,这样远征军为了防止损失必然会调拨更多人加入被追击的这支队伍的,那它们的目标不就达成了吗?
因此,远征军很快就发现异兽向着一个方向前进,显然是打算抓住其中一支远征军队伍。
可是,异兽这样做是有缺点的:远征军完全不需要跟异兽硬碰硬,只要在异兽找不到他们的时候稍稍进攻,就能牵引着异兽按照自己设想的路线前进,反而让远征军更容易实现自己的目的。
各支小队的队长都很轻易就想明白了这件事,而同时他们不得不感叹:异兽的运气还真是「不错」,恰好选中了由总负责人带领的一三、一四两支小队进行追击,不知道异兽接下来会如何看待自己追击的这支队伍,恐怕真有可能会将这支队伍当作是远征军的主力。
既然如此,不妨添一把火。
在获得总负责人的同意后,其他小队会轮换着加入一三和一四两支小队,对异兽发动进攻,看起来声势颇为不俗,也让异兽更加坚信自己的判断,逐渐减弱对其他部分的防御,选择对正前的队伍加大进攻力度,希冀能够由此突破。
但拉锯战持续了五十多天时间,异兽发现自己已经远离了城池,被拖在了一片泥泞之中。
即便是异兽,在泥泞的土地里也很难发挥出自己的实力,于是,它们最终选择放弃追击,但远征军岂能让它们如愿呢?
于是,追击就换了个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