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间,余额宝已经做到了接近8000亿的规模,高速发展带来庞大资金的同时,也给投资部门带来了极大的压力。
毕竟钱只有花出去、只有出去赚钱,赚到比余额宝利率更多的收益,才代表着利润,钱多了花不出去非但不是好事,反而是负担。
尤其是在现在银行出招取消了最简单的大额协议存款的情况下,虽然也可以屈服妥协,用利率相对更低的两年期、三年期定期存款来消化资金。
可是那样的话,不就被银行大佬看笑话了,而且只要那样操作的话,支付宝的牛逼之处不就显现不出来了,不就和前世马总掌控的支付宝没有区别了。
马总掌控的支付宝,后来的蚂蚁金服,最终泯然于众,还不是走了银行一模一样的道路。
最多也只是利用网络化、大数据、轻资产,创造了多一点的利润率,在效率和轻重资产方向上区别于传统银行。
这些李泽沧能做、其他互联网公司也能做。
但有一些李泽沧能做,其他人做不到的东西,那就是赚钱的本事,这也是李泽沧的底气,也是这个时代李泽沧掌控下的支付宝不怕被打压的底气。
尤其是有了渣打这个替代品,只要能用钱赚钱,李泽沧谁也不怕。
现在摆在他面前的就是第一个大的难题,如何把钱花出去,这可不是三瓜两枣,这可是8000亿人民币的30%,可是2400亿之巨的人民币。
要安全的花出去、还要能赚钱,这并不简单。
仅仅依靠目前在铜和黄金方面的布局,是很难把这笔钱都花出去的,尤其是国内部分,毕竟国内市场太小了。
而国外部分自然可以轻松容纳这笔钱,但你要知道李泽沧在国外的投资可不止这么一点,繁星投资、渣打银行大量的美元同样布局在国际铜、黄金市场上。
再随随便便加进去几百亿美元,要真的被华尔街大佬甚至是华尔街大佬联合起来的狼群盯上了,还不知道会发生什么黑天鹅事件呢。
这些恐怖的资本大鳄,为了在金融市场上兴风作浪、攫取利润,无所不用其极,甚至战争都是服务于金融的手段。
2400亿的钱要花出去,尤其是国内部分,虽然仅仅占比总资金的5%,但依旧是400亿,是一个巨大的数字。
之前下一投资阶段布局的原油,国际市场上容纳的资金倒是足够,但在国内盘子上,跟原油挂钩的股票,都是中字头巨无霸大公司。
他们股价的涨跌可和国际油价没有太大的关系,人家是非常奇葩的存在。
至于国内燃油等相关期货,行情倒是跟随布伦特、美原油价格波动,但池子太小,容纳的资金实在有限。
即使是国际金融部,在国际原油上的操作手法也很单一,除了进行期货和投资原油相关企业的股票,都不能像国际铜一样进行实物操作。
毕竟原油和铜、粗铜、铜矿石不一样,那玩意只能进行金融投机,不能实物买卖,买回来也地方放啊,要不然也不会在原油期货上,出现过神奇的负数价格。
你买原油,非但不要钱,我还可以给你钱。
什么?你要问为什么?
金银铜铁你可以买回去,家前屋后随便放,那玩意一不占地方,除了金银其他也不怕别人偷,可是原油不一样。
这是需要专门油罐来存储的,每存放一天都是需要费用的,这是一个无法无限提货的期货,和其他大宗商品有着本质的区别。
正是因为这一特性,直接被华尔街那帮奇葩,炒出了一个负数的价格。
无数人在十几块、几块钱的时候进场,最终血本无归。
也应验了那句老话,你惦记着利润,人家惦记着你的本金,甚至是血本无归倒欠我钱的那种。
回忆着记忆中的信息,想到原油、想到金银铜铁,李泽沧突然坐直了身体,整个人愣神片刻。
然后就打开笔记本,在电脑上操作起来。
20年间白银价格的总体走势呈现出波动较大的特点,最近十年应该是呈现持续上涨的行情,白银期货甚至在2011年短暂的站到万元的高位。
一边查找资料,一边回忆,很快一个未来二十多年的白银价格就呈现在纸张上:
2002-2004年白银价格平稳,每公斤在一千元左右,从2005年白银开始了一波持续好几年的上涨行情,历年的均价更是从一千多一公斤,上涨至最高点,端在站上万元高位。
2005年:1.599元\/克
2006年:2.524元\/克
2007年:2.926元\/克
2008年:3.277元\/克
2009年:3.028元\/克
2010年:4.415元\/克
2011年:6.389元\/克
2012年:7.113元\/克
这波行情一直持续到2011年的最高点突破万元关口之后,才开始回落,然后白银价格在3-5元之间震荡了好多年。
一直到疫情之后,世界格局不稳定性大大增加,导致黄金暴涨,屡屡突破历史新高,带动白银也再次站上8000关口。
认真的看了看白纸上记录下来的信息,然后用专用的烧纸火机把它点燃、捣碎,扔进马桶中冲掉,这才继续开始下一步的工作。
虽然白银的总体体量和总价值远低于铜,但毕竟是贵金属,又是这么长的大牛市,应该也可以容纳不少资金量了。
而且操作起来更简单,完全可以复制在国际铜上面的模式:股票、期货、实物全面进入。
金银铜铁,搞完白银之后,将白银的未来几年的走势牢记在大脑中,继续琢磨下一个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