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灵淑取来一块布,将所有的书信打包,捆在腰间带走。
这些都是袁复勾引盐商的证据,必须呈上去堵住某些人的嘴。水匪与大盐商勾结,目的就是为了阻止新盐税,看谁还敢提取消新制。
薛绮从架子上取了两把剑,抽出来试用几下,觉得十分趁手,一并拎着就往外走。
就在踏出门口时,宋灵淑突然顿住,目光投向墙上的舆图。
犹豫了片刻,她还是决定回去取走舆图。
书信都拿走了,索性连舆图也一起带走,她还没搞懂那些红点是何意,或许与水匪的补给点有关。
两人绕到矮木林时,王崧已经找好了隐蔽的位置,蹲在下凹处,可以一击杀死途经前方小道的人。
宋灵淑见他不知从何处寻来一把长弓,正拿在手里比划,对他手中的长弓样式起了兴趣。
王崧拉动弓弦,发出有力闷响,微皱眉叹息:“这东西与北衙的相差无几,用料与少府监的一样,确实像出自军器监。”
军器监的样式与民间私造不同,除了会注重弓弩的力道,精简之余,还会将弓身打磨得更细致,与普通打造相比,一眼便能分辨出差别。
薛绮也抽出手中的剑,观察了一番,说道:“样式做工确是京中所有,也不知他们将这批兵器藏于何处?”
他们已经将整个小渔村摸遍,不曾发现有存放兵器的地方,只发现零星几个房间留有一把,袁复到底将兵器藏哪了?
宋灵淑回忆起滨水县顺行造船所,那处能藏东西的地方并不多,且官府时不时来查看,林祎不可能明目张胆,将兵器直接存放在造船所。
走水路运送而来,又不太可能藏在山上……
薛绮见宋灵淑取出偷来的舆图,也上去帮把手拉平展。
“有可能……是在这!”宋灵淑指向大屿县外的海岛,“经你们提到,我才想起这些红点,极有可能就是袁复存放弩甲的位置。”
这就能解释为何在礁石岛同边标注,大船是无法行走,小渔船可以畅通无阻,也无需担心被官府的人发现。
就算官府带人去抢夺,他们也能在四面形成合围,将前来抢夺的人击杀。
“放在海上?”王崧看着海中的红点愣住。
海中空气潮湿,不消多久就会令铁器生锈,存在此处等同于报废。
宋灵淑道:“确实不适合在此处存放太久,可你们莫忘了,他们的目的是冲着盐铁改制而来,最多不超一年,就会尘埃落定……”
一年之期已经是保守,严格来说不超半年,未平息沿海水匪,盐铁制只能被迫取消。
现在不过才一个月,百姓已经怨声载道,如若任他们闹上一年,沿海就成一片混乱,到时就不止是闹水匪这么简单。
她能想到的更糟糕,齐王肯定会利用沿海之事大做文章,保不齐就要带兵冲入皇城。
如果事情到那一步,袁复在沿海集结水匪的目的就已经达成,也就无需在意这批兵器的使用寿命。
薛绮显然也想到这点,挥动手中的剑,冷哼道:“偷走军器监兵器的人真该死,只恨当时没查出来,才会让他们转运到这里,用着这些兵器对付手无寸铁的百姓。”
王崧听到这话,瞬间回忆起军器监的案子,不禁蹙眉道:“当年军器监一案是有人包庇,所以才查不出……”
当年军器监并入少府监前,在腊月寒冬之际,突然起了一场大火,弩坊署整整烧了四天。
大火过后,统计损失的弩甲在数万之数,连残骸都未留下。
先帝正抱恙,得知此事后非常生气,上至军器监监正,下至弩坊署典事,试图欺上瞒下,将消失的弩甲说成被大火焚毁,说是意图谋逆也不为过。
数万弩甲在一夜之间不知所踪,绝非一日偷运走,军器监上下都有责任。
先帝命几位大臣协同调查,三个月内,军器监值守之人全都死于意外,其余人在牢中不堪受刑,自尽而亡。
此案还牵涉到负责押运的禁军,都畿道守军,最后也没查出那批弩甲的去处。
再之后,军器监并入少府监,焚毁的那批账目也成了无头公案,又赶上先帝驾崩,太子继位的关键点。
圣上仁孝,初登帝位便大赦天下,放过了军器监其他活着的人,此案也就到此为止。
直到今年查出江州私造,这才连带着,重新调查军器监那批弩甲去处。
“原来当年闹得这么大,都未能查出弩甲的去处……”
听完王崧所讲,宋灵淑突然想到,扶持齐王的人很早就开始预谋,并坚定不移地站在齐王身后。
而那时齐王才刚被先帝赦免其罪,册封亲王,羽翼未丰。
“说起来,那时去查军器监的官员当中,其中一人就是如今的荣国公范郇。”王崧突然露出一丝讽刺的笑。
薛绮把剑柄往地上一杵,冷声道:“这就难怪了,现在众人皆知荣国公府抱着什么样的心思,当年敢偷走兵器,用一场大火来掩饰,也不稀奇。”
如果不是陛下病重,太子年幼,也无需担心齐王谋反,朝局动荡,早将这伙人全抓起来了。
现在沿海闹到这一步,齐王的野心已经昭然若揭,再维护这份表面的和平已经没必要。
三人对视一眼,皆明白彼此所想。
宋灵淑皱眉轻叹,“下一步,我们想想怎么把他们手中的兵器拿回来,他们在那里肯定设有补给点……”
三人的目光都放在舆图上,分析着袁复在何处设哨防。
从小渔村码头去海岛不算远,海岛那边肯定有人看守,不可能任他们随意来去。
需得先想办法出海,探查海岛外那四处标记点,如若确定那里藏的就是兵器,再做下一步周密计划。
一个半时辰后,三人听见村口传来动静。
海岸码头停靠着十几艘小船,这些人都是渔民打扮,手中拿着精锻的长刀,还有官制的长弓,边走边说说笑笑。
宋灵淑看着海岸边的人陆续回到小渔村,却唯独不见袁复,内心变得忐忑不安。
难道袁复不回来?
他担心小渔村已经被发现,所以放弃了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