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同一时间,张良毫不犹豫地下达命令,要求前线部队立即加紧进攻。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的攻击节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它不再是简单粗暴的直接猛攻,而是一种逐渐递进的攻击方式。
具体来说,这种攻击方式就像一波又一波的海浪,一次比一次更猛烈地冲击着敌人的防线。每一次进攻都比前一次更加强大,让敌人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压力的不断增加。这种循序渐进的策略,使得敌人难以适应,等到他们意识到危险时,往往已经太晚了。
张良深知这个时间差的重要性。通过这种方式,他成功地制造了一个短暂的机会窗口,让敌人在应对攻击时出现迟滞。而这个时间差,正是他所需要的。
与此同时,张良还迅速将这一消息传递给了汉中各县的人们,告诉他们可以开始行动了。果然,在王贲离开汉中仅仅三天之后,各县纷纷爆发了反叛事件。有些反叛行动取得了成功,有些则遭遇了失败,但无论结果如何,这一系列的反叛无疑让整个汉中陷入了一片混乱之中。
而张良这个时候的攻势也越发的猛烈,比起一开始强悍了一倍有余,朝阳的照射下,五丁关下此时已经是一片斑驳的样貌,城墙上方,下方,都有着不少的尚未完全风干的血迹,
而这一次,张良竟然亲自披挂上阵,亲临战场督战!不仅如此,他还毫不犹豫地将早就准备好的炮弹拿了出来。这些炮弹一直被隐藏着,就是为了等待一个绝佳的时机出手。如今,这个时机终于来临,张良自然不会有丝毫的犹豫和客气。
此时,王贲若要返回战场,恐怕早已来不及了。而且,南境军的攻势相较于王贲在时,已经增强了整整一倍!面对如此凶猛的攻击,五丁关的守军终于开始意识到,这一次南境军的进攻绝对不同寻常。
常年征战沙场的士兵和将领们,对于敌军的气势和杀气有着极其敏锐的感知能力。他们能够从细微之处察觉到敌军的变化,从而判断出局势的走向。
“全军进攻!”伴随着张良的一声令下,整个战场的南境军也是立刻开始有动作。
紧接着,“咚咚咚咚,咚咚咚咚”的战鼓声如雷霆般骤然响起,这激昂的鼓点仿佛是战争的号角,激励着士兵们勇往直前。
与此同时,投石车也被推到了五丁关面前的不远处。这些投石车犹如钢铁巨兽,静静地矗立在那里,等待着命令的下达。旗手们紧紧握着手中的旗帜,他们的动作整齐划一,仿佛是经过了无数次的演练。
当旗手挥动手中的旗帜时,十几颗炮弹如同流星一般,径直飞向了城墙的位置。这些炮弹在空中划过一道弧线,带着巨大的动能和破坏力,狠狠地砸向了城墙。
“轰,轰,轰,轰……”一连串的爆炸声如同惊雷一般在五丁关上方炸响。这巨大的爆炸声响彻整个战场,甚至盖过了战鼓的声音。城墙上方的守军们被这突如其来的攻击打得措手不及,他们完全没有预料到南境军居然还有如此威力巨大的武器。
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将城墙上方的守军们掀翻在地,许多人直接被炸飞,身体在空中翻滚着,然后重重地摔落在地上。那些没有受伤的守军也被这爆炸的威力震惊得有些拿不稳手中的武器,他们呆呆地望着眼前的景象,一时间不知所措。
“唰,唰……”
伴随着这急促而连续的声响,还未等五丁关上的守军稍稍喘口气,新一轮更为猛烈的攻击便如暴风骤雨般再度袭来。刹那间,整个五丁关城墙上方被震耳欲聋的爆炸声和熊熊燃烧的火光所淹没,仿佛末日降临一般。
与此同时,南境军的步兵也如汹涌的潮水般开始了全面进攻。他们以排山倒海之势,迅速推进到五丁关的关口,毫不犹豫地发动了大规模的猛攻。面对如此突如其来的猛烈攻击,五丁关的守军完全措手不及,甚至在他们反应过来之前,已有大量的南境军如饿虎扑食般杀上了城墙。
而王贲之所以敢于在此时离开,其中最为关键的因素就在于这五丁关特殊的地理位置。它的两侧是陡峭险峻的悬崖峭壁,根本不是人力所能轻易攀爬的,更别提找到什么可靠的落脚点了。如此一来,五丁关就成了唯一能够通行的通道,而那高耸巍峨的城墙,则宛如一道坚不可摧的屏障,将敌人牢牢地阻挡在关外,真可谓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啊!
即便只有一万守军,敌军哪怕有三五万之众也难以通行,这便是王贲放心离开的最大依仗。毕竟,进攻的范围就这么大,就算是十万大军来攻,坚持个十余日也绝对不成问题。
王贲万万想不到的是,高要竟然制造出了炮弹这种前所未有的武器。而张良自然也不可能一开始就将这种杀手锏拿出来使用,毕竟其数量有限。可一旦王贲察觉到南境军拥有这种武器,必定会毫不犹豫地选择死守,如此一来,对于张良来说可就大为不利了。所以,这种炮弹只能在攻克重要的关口时才能派上用场,至于普通的县城,张良根本就舍不得用。
紧接着,步兵如潮水般汹涌而上,紧随其后的便是弓箭手的强力压制。一时间,箭雨如蝗,遮天蔽日,让守军根本无法抬头。与此同时,攻城车也轰隆隆地开动起来,巨大的撞击声震耳欲聋,开始狠狠地撞击城门。
这突如其来的猛烈攻势,犹如雷霆万钧,在极短的时间内,就让南境军迅速占据了全面的优势。守军们在这排山倒海般的攻击面前,完全失去了抵抗的意志。仅仅坚持了不到半个时辰,他们便开始彻底崩溃,防线瞬间土崩瓦解,守军们纷纷四散奔逃,如惊弓之鸟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