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太好了,我姓闻,你叫我闻处长就可以,今天晚上会议结束后,去外面草丛里的那个小亭子里见面”。
说完,这位平时无论走到哪里,都是风光无限的海军少将脚底生风,以最快速度重新回到了会议大厅。
说起来也巧,他主管的工作内容就是海军军事项目的建设,也正因此,他更加清楚这里面的难度,风险,以及最终的收益。
毫不客气的说,这事儿但凡能办成了,他肩膀上的痘痘指定能再加一颗,级别也能从原先的正军级,正式踏入到副大军区级。
退居二线后,级别提升为正大军区级,成为一名肩扛三枚金星的海军上将都不无可能。
除了增加自己的权利和地位之外,他的名字也一定能写到海军的发展史上,并且占据一大张篇幅。
等百年之后,或许没有几个人还记得他这位上将,可但凡有人登上海上新建的人工岛,必然会有专人向他们介绍,曾经担任填海造岛项目的总负责人是谁。
流芳千古属于是,也就是现在不知道上级感不感兴趣,否则闻处长指定会想方设法的,在今天就将李宁这个陆军军官给撬到海军去。
至于所需要的流程与手续?后面再进行补办吧!哪怕有人拿这事儿在会议上公开批评自己也认了。
相信此事儿李宁也不会拒绝,毕竟在陆军中提出填海造岛的想法,顶多会获得上级一句夸奖,可到了海军就彻底的不一样了。
光这一个功劳,就足够一名普通的军官吃到大校,退居二线后给个将星几乎是妥妥的。
也是因为这个缘故,在接下来的几个小时会议里,闻处长都听得心不在焉,只等着最后主持人宣布结束,便赶紧带着李宁去一趟海军司令部,商议一下能让自己名列史书的计划。
一转眼时间来到了傍晚,原本美丽的夕阳变成了背景板,照耀着离开会议厅的众多人员,可惜没有一个人去欣赏,所有人都在那里一边思考今天会议上的内容,一边低头走路。
原来就在会议结束前的30分钟,关于如何打击航空母舰,驱逐舰,巡洋舰等大型军舰的讨论上,一位研究员突然异想天开,提出了使用弹道导弹来充当打击武器。
其实这不是此想法的第1次亮相,早在s2赛季结束后,毛熊就发现自己的海军力量很难在短时间内准上鹰酱,于是选择了与众不同的发展方向。
航空母舰这个海上霸主,被推到了主要发展方向之外,主攻力量改为了核潜艇,不过它想要打击航母,其难度还是比较大的。
毕竟从航母上弹射的飞机,其作战半径普遍高达几百公里。(垂直起降的鹞式战斗机除外,它在垂直起降时作战半径仅有90多公里)
而在五,六十年代的反舰导弹,还处于初期阶段,发展前景或许是非常不错的,可大家不能在这一个绳子上吊。
于是毛熊便率先提出了用弹道导弹攻击航母。
李宁从后世穿越而来,自然也知道此方法的可行性,不过想要发展也不是一帆风顺的。
首先在茫茫大海上,发现鹰酱家的航母编队就是个难题,使用卫星也不容易找到。
好在兔子明确自己的情况,所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制定的标准缩小到了近海作战。
相比于远洋,近海搜索起来的难度要小上许多,寻找航空母舰的任务可以交于远洋货轮,潜伏起来的间谍,大型预警机,侦察机,以及提前在近海布置大量的间谍卫星。
之后还要面临发射后如何制导的问题。
反舰导弹的发展方向基本上就围绕着两个话题,一个是飞行高度的高低,另一个就是速度的快慢。
前者很好理解,受地球曲率影响,除非是出动航空母舰上的舰载预警机,否则光靠机载雷达会有一定的视野盲区。
反舰导弹飞行时高度越低,被发现的距离就越近。
至于后者在双脉冲发动机提出之前,都是件很难解决的问题,导弹的动能通常都是发射后的几秒,十几秒内提供的,之后便是凭借着惯讯飞行。
具体可以看作为投掷飞镖,刚刚脱手时速度最快,之后随着飞行距离越来越远,速度也开始缓慢下降。
而导弹发射的越快,飞行速度就会逐步的变慢。
问题是飞得越快的导弹,受到的风阻就越大,尺寸,重量,成本同样也会变大,当然它的好处也是有的,那就是给敌人拦截的时间更短,突防成功的机会越大。
而反舰弹道导弹从目前来看,必然要舍弃掉前一项,主攻速度,也只有速度这个赛道可以走。
在这个想法被提出来之后,众多海军,火箭军,空军,陆军的将领都满脸喜色,他们惧怕的不就是鹰酱的海军吗?
只要能在开战之初,将海军给干废了,那剩下的陆军还能自己踩着洗脚盆,从脚盆鸡家里游过来?
至于空军?你怕不是不知道太平洋有多大吧?
而且就靠近兔子本土的那几处大型空军基地,其装备的先进武器装备,或许战斗力并不弱,可面对着歼10,歼11,苏27等三代机,以及大量歼七歼八等二代机时也未尝能占到优势。
更别说还有陆基雷达,陆基防空导弹可以助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