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了任务后,我赶紧打开我们机构的内部任务清单,突然,钉钉发出“叮”的一声响,我知道,这是任务正式到来的信号。
没错,我和大多数人一样,也是一个普通的打工人。
以前,我们的任务布置方式非常灵活,可以通过各种方式传达,但现在不一样了,为了满足一些规定和要求,任务必须通过钉钉来留痕,这样方便记录和管理。
我迅速点击钉钉消息,进入任务详情页面。
除了任务简报外,清单里还贴心地提供了一些辅助的参考资料,这对我完成任务会有很大的帮助。
其中一段是:“在《西游记》中,关于“金铙”的原文描写主要见于第六十五回《妖邪假设小雷音 四众皆遭大厄难》,以下为相关段落节选:那妖王……急纵身跳在空中,现了本相,却是一个黄眉老佛,那行者见了,欲举棒就打。只听得半空中叮当一声,撇下了一副金铙,把那行者连头带足,合在金铙之内。”
我看着这段文字,眉头不由自主地紧紧皱了起来。
因为在这段文字的旁边,竟然还配有一幅画。
而这幅画所描绘的,正是那两个金铙合在一起的样子。
我瞪大眼睛,仔细端详着这幅画,越看越觉得这两个金铙合起来的形状,与我脑海中对 UFo 的印象惊人地相似。(参见本章的作者有话说)。
不,不仅仅是相似,简直就是一模一样!
我不禁感到一阵惊讶,这种巧合实在是太匪夷所思了。
通常来说,有巧合的地方,往往就隐藏着某种原因或者背后的故事。
那么,这两个金铙和 UFo 之间,究竟有着怎样的联系呢?
在民俗文化中,金铙又被称为铙钹,它是寺院法会时所使用的一种法器。
然而,令人关注的是,铙和钹原本是两种不同的乐器,但后来却被混淆并统称为铙钹,并一直流传至今。
首先,值得注意的是,这种铙钹竟然是寺庙法会中所使用的。
这让人不禁好奇,它在宗教仪式中究竟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呢?
或许它在法会中具有某种特殊的象征意义,或者是用来演奏特定的音乐,以营造出一种庄严而肃穆的氛围。
需要知道,寺庙,是古时候那些外星文明帮助人类的一种听取人类心电感应的愿望的场所。
其次,更让人感到诧异的是,这种铙钹竟然会出现在《西游记》这样的文学作品中。
这不禁让人思考,在当时的大唐时期,人们是否已经知晓这种碟状的飞行器能够困住人呢?
而且,被困住的还是孙行者这样神通广大的角色。
按照我们的研究,孙行者可能就是小灰人。
那么,有没有可能孙行者并不是被困住了,而是他主动回到了自己的飞行器中呢?
进一步推测,如果孙行者真的是小灰人,那么他的飞行器是否就是那只金铙呢?
也许孙行者在面对困境时,选择了回到自己的飞行器中,以躲避危险或者进行某种特殊的操作。
而后来诸天外星神明又将他请出来,这其中的缘由就不得而知了。
当然,这一切都只是基于假设和推测,毕竟我们对于《西游记》的理解和解读可能存在多种可能性。
金铙见风就长,把孙行者困在其中。
这他喵的不就是绑架么。
我兴趣顿时就来了,立马就出发,看看这个所谓的金铙,是个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