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仔细了。\"老妪的声音忽然变得绵长,像是从绣绷深处传来,\"
《清明上河图》的绣补最难不在针法,而在如何让死物活过来。
\"银针突然穿透丝帛,在背面绣出倒行的船夫,正面的货郎却因此扬起了扁担。
颜简韵的呼吸凝在喉间。
她看见王素芳的剪子不知何时叼在唇间,随着银针起落,老妪鬓边的白发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染上墨色。
当最后一针收在凤凰喙尖时,窗外惊雷乍起,雨滴砸在青砖地上的声响,竟与绣中汴河的橹声同频共振。
\"这是……\"少女伸手欲触绣面,却被王素芳用银簪挡住。
\"李怀素在故宫修了四十年古绣,独创了'以声入绣'的绝技。\"老绣娘将樟木箱推过来,箱底躺着副褪色的竹绷,
绷架上残留着半幅《千里江山图》,青绿山水间隐约可见金丝织就的经纬线,\"他说真正的活骨针,要听得见绢帛的呼吸。\"
颜简韵的指尖忽然触到箱底凸起的暗纹,轻轻一按,樟木箱底弹出个暗格。
泛黄的宣纸上,密密麻麻写着化学方程式,最下方压着支玻璃滴管,管壁还粘着片未洗净的孔雀羽。
\"我徒弟周砚青三个月前寄来的。\"王素芳的剪子挑破窗纸,春雨淅沥中,故宫角楼的飞檐正刺破阴云,
\"他说现代染料能让千年古绣重获新生,就像……\"老妪忽然噤声,目光落在颜简韵袖口——那里不知何时洇开一朵墨梅,正是方才打翻的茶水在绣稿上晕染的痕迹。
\"就像这错针形成的残缺,反而成了最妙的留白。\"颜简韵举起绣绷,
暮雨中的光线穿过凤凰尾羽的镂空处,在墙上投出幅微型《瑞鹤图》。
王素芳的银簪突然刺破指尖,一滴血珠坠在凤凰眼睛上。
刹那间,整幅绣品发出龙吟般的嗡鸣,窗外的白头翁应声展翅,冲进雨幕时尾羽竟泛起与绣禽同样的虹彩。
\"明日带上这个。\"老绣娘将竹绷塞进颜简韵手中,针脚间未干的雨水沁入少女掌纹,\"李怀素等这个会'错针成画'的丫头,等了整整二十年。\"
青石板路在暮春细雨里泛着温润的光,颜简韵攥着王素芳师傅亲笔写的荐信,绣花布鞋踩过被雨水浸润的梧桐落叶。
转过第三道月洞门时,鼻尖忽然撞进一缕沉香,混着若有若无的蚕丝气息,抬眼便见\"素纨绣庄\"的鎏金匾额下,立着道颀长身影。
那人正俯身调整廊下竹帘,灰白衬衣袖口卷至小臂,露出腕间一串紫檀佛珠。
听见脚步声,他直起身来,颜简韵这才看清那张脸,眉骨如剑削,眼尾却含着江南水纹般的细褶,
说是五十许人,倒不如说像被时光特别眷顾的四十岁男子。
唯有鬓角几缕银丝,在暮色里泛着霜色微光。
\"可是颜家丫头?\"李怀素开口时,指尖还缠着半截金线,声音像古琴七弦轻振,
\"王素芳那老太婆,总算舍得把人才往外推了。\"他转身推开雕花木门,门轴发出极轻的\"吱呀\"声,仿佛推开了一扇通往旧时光的门扉。
室内光线忽地暗下来,颜简韵的瞳孔微微收缩。
待适应了昏暗,才发现整面墙都是檀木博古架,架上一层层摆着各色绣绷,有的绣着将绽的并蒂莲,有的停着振翅的翠羽蝶,最上层竟悬着幅未完成的《千里江山图》刺绣,青绿丝线在幽光中流转如真。
\"坐。\"李怀素指了指窗边黄花梨圈椅,自己却倚在绣架前,金线在他指间游走如灵蛇,
“李大师…”颜简韵正想说明来意。
\"听说你能用三十六色虹彩丝线绣出晨曦?\"他忽然抬眼,目光如针尖般锐利,
\"可知道我为何不用那劳什子进口丝线?\"
颜简韵正要答话,却见他从博古架最高处取下个雕花锦盒。
盒盖开启的刹那,满室生辉,竟是整盒用古法染制的天青色丝线,在暮色中泛着雨过天晴的色泽。
\"这是用蓼蓝草汁混着乌桕叶,在立秋子时染的。\"李怀素拈起一缕丝线,线身在烛火下透出蝉翼般的纹路,
\"现代染料能调出七十二色,却染不出这'天水碧'的魂。\"他忽然将丝线抛向空中,银针不知何时出现在指间,针尖翻飞处,
天青色丝线竟在半空织出朵将绽未绽的并蒂莲。
颜简韵看得忘了呼吸,连自己的目的都忘记了,只沉迷的看着眼前的绣线。
直到那朵丝线莲花轻轻落在她膝头,带着极淡的沉水香。
颜简韵只觉得眼前这绣线美于一切。
“李大师,感谢您让我欣赏这如此珍贵的绣线。”颜简韵有些激动。
“老王说你师承姜、周两位大师,不知你学得多少。但他们既然放心你出来张扬想来是可以的…”李怀素似是自问自答。
“你想写什么?宣传什么?宣传这枯燥?这没有前途?”
“怎么可能。”
颜简韵的指尖悬在那卷\"沧海月明\"绣线上方,在她瞳孔里燃起两簇跳动的火苗。
\"李大师,这线……\"她声音发颤,腕间银镯磕在紫檀绣架边缘,惊起细微的嗡鸣。
李怀素枯竹似的手指摩挲着白瓷茶盏,普洱的琥珀色在盏中轻轻摇曳。\"老王头说你跟着姜婉知学'流云渡月'针,周秀芳传你'乱雪穿林'法,倒不知这两股水火不容的功夫,在你手里能拧成什么模样。\"
颜简韵垂首后退半步,青丝垂落时遮住发烫的耳尖。
\"晚辈愚钝,至今未能参透二位师父的绝技。\"她从随身绣囊取出寸许长的乌木梭,梭身暗纹在暮色里泛着幽光,
“李大师,我年少有幸跟两位师傅学了十年,万万不敢说出师,”
“现在能耐心学的小孩太少了,年轻人功利心又太重,绣出来作品不够纯。特别是我这样做修复的,人越来越少。”
“李大师,所以才需要宣传,让大家知道我们这一行,首先培养兴趣,才能让大家深入了解。”颜简韵
\"宣传?\"他喘息着打断,茶水在案几上洇出蜿蜒的褐痕,
\"当年我师父临终前攥着《天工开物》残卷,眼睁睁看着暹罗使节用三箱琉璃换走了永乐大典的刺绣篇。
如今你们倒好,要把祖宗的棺材本拿出来唱堂会?\"
颜简韵弯腰拾起镇纸,指尖拂过篆刻的\"绣心不辍\"四字。
李怀素冷笑未及出口,却被少女接下来的动作钉在原地。
颜简韵咬断七曜锦线头,双手在虚空中织出万千残影,竟将失传百年的\"分光掠影\"技化作舞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