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你说如何作数?你可有师承?”王素芳脸上有些不悦,信口开河的小丫头,要是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她就骂人了。
“自然是有的,王先生,容我自我介绍一下,我名颜简韵,有两位师承,一是姜婉知,学的是苏绣,二是周秀芝,学的粤绣。”颜简韵气定神闲。“已经学习十年,比不得大师优秀,但我会努力向您看齐的。”
王素芳来了兴致,刺绣的圈子不算大也不算小,这两位她都听说过,是她的前辈,她们扬名的时候她还在劈线呢。
王素芳斜倚在紫檀木圈椅上,手中把玩的湘妃竹绷子\"啪\"地敲在黄花梨案几上。
\"姜婉知?周秀芝?\"王素芳嗤笑一声,眼角皱纹里堆着三十年刺绣江湖的锋利,
\"这两个老姐姐倒教出你这般伶牙俐齿的丫头。且说说,你学的是苏绣的'水路骨法',还是粤绣的'金银盘旋'?\"
颜简韵垂眸望着青砖地上斑驳的光影,指尖无意识摩挲着袖口暗绣的缠枝莲。
那年师父周秀芝握着她的手穿针引线,说粤绣的孔雀羽线要沾着南海的晨露才鲜亮;
而姜婉知在苏州园林的月洞门下,曾让她对着太湖石悟了整整三日\"虚实针法\"。
\"王先生请看。\"她忽然解下腰间竹青色荷包,指尖轻挑银丝绦,一尾寸许长的翡翠鲤鱼跃然掌心。
鱼鳞用劈丝绣法分作四十八股,每片鳞尖都凝着极淡的松烟墨色,随着动作在烛火下流转出粼粼波光。
王素芳的瞳孔猛地收缩。
这分明是失传多年的\"分水截色\"绝技,是她家里摆着的古董屏风上见过类似针法。
她霍然起身,带翻了手边青花缠枝茶盅,茶水在未完成的《百鸟朝凤》绣稿上洇开一朵墨梅。
\"这针脚……\"王素芳颤抖着指尖去触那尾鲤鱼,却在离绣面半寸处生生停住。
她忽然想起二十年前,自己在苏州虎丘山脚下见过相似的光晕,那时姜婉知正对着运河水调色,说苏绣的魂魄不在针而在水。
颜简韵从绣篓里取出个鎏金珐琅小盒,轻轻旋开。
盒中分作九格,每格都垫着雪浪笺,笺上或卧着孔雀羽,或栖着金箔屑,最角落那格竟凝着块琥珀色的松脂。
\"周师父说粤绣要借得起南洋的风,姜师父说苏绣要揽得住江南的月。\"她拈起枚鸽血石碾成的细粉,轻轻吹向案头将熄的残烛。
火苗\"轰\"地蹿起,在墙上投出巨大的摇曳人影。
王素芳怔怔望着那抹跃动的红光,忽然想起自己及笄那年,也是这样春寒料峭的傍晚,师父将绣针放进她掌心时说的那句话:\"咱们绣娘的手,要握得住光阴。\"
\"好丫头。\"王素芳抓起案头剪子,咔嚓剪断自己正在绣的凤凰尾羽。
金线迸裂的瞬间,她抓住颜简韵的手按在绷架上,\"既说起两位老姐姐,便替我补全这《百鸟朝凤》——用你师父们教的法子。\"
颜简韵指尖触到冰凉的丝帛,忽然笑了。
她想起周砚青昨夜在仓库里捣鼓的化学染料,那些试管里翻涌的靛蓝此刻正与记忆中的松烟墨色在血脉中交织。
绣针落下的刹那,窗外惊起两只白头翁,啁啾声撞碎了满室将融未融的暮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