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一方势力来讲,是有着明暗两套体系的,明的那套没啥好说的,这是应对内外的体制,反倒是暗这一套,却是值得人去深思的。
不管是在什么时期下,都是有一套游戏规则在运转的,统治阶层也好,被统治阶层也罢,是要在游戏规则中漂浮的。
当然游戏规则是有不同的,这没有什么好提的。
规则是由强者制定的,而遵守是弱者要做的。
既然有不能上台面的,处于隐秘战线的那套体系,就发挥出很重要的作用,毫无疑问,校事府是曹操的一把利刃!!
不管是对外,亦或是对内,都为曹操解决了不少烦恼。
曹昂在地方坐镇,节制荆豫徐扬交五州军政,手中有一支隐秘队伍,这或许不符规矩,但却没有什么好说的。
毕竟总不能叫曹昂做什么都堂堂正正吧。
关键是曹昂可以这样,但他面对的敌人可不会这样。
所以对亲军校尉部的存在,曹操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
不过曹昂从襄阳回归许都,别的事情上都好说,但唯独在隐秘战线的队伍,曹操就不能允许了。
好在,曹昂是知晓轻重的,再加上有贾诩受命负责此事,这使得谯县曹氏的两支隐秘战线队伍,没有因此产生什么损失,相反还达成了一加一大于二的成效。
郭嘉、贾诩都是谋国之士,或许二人的脾性不同,做事差别很大,可在某些方面,他们却是高度一致的。
也是这样,使校事府、亲军校尉部各自有的优势,被郭嘉、贾诩集中到了一起,一场涉及隐秘战线队伍的全面改革,即便是到今下仍没有结束,这还会持续很长一段时期……
这却不提。
关键是在曹昂赶赴许都途中,贾诩多次得到曹操的接见,而在一次次考验下,贾诩不仅获得了曹操的信任,还在‘新校事府’担任要职,在这件事上,郭嘉是有推动的。
这不止是为了避嫌,更是郭嘉对大势的全新了解。
校事府的规模与体量,势必是要不断增扩的,可一个人的精力终是有限的,如何确保校事府做好本职,是郭嘉必须要考虑好的事情。
所以在新校事府的体系下,贾诩不仅要负责校事培养的重担,还要继续负责对益州、汉中的战略部署。
涉及到上述的种种,是在曹昂他们落座饮茶后,在一段很枯燥却又十分有必要的交谈下,郭嘉以较为隐晦的方式向曹昂表明的。
对此贾诩没有插一句话。
这很符合贾诩的风格。
哪怕是这涉及到了他,但如果是叫外人看到,还以为说的是别人,而非是他本人呢。
把明哲保身深深刻进骨子里,这恐也就贾诩贾文和了。
“公子,嘉这次邀您前来,还有一事相求。”
在曹昂思量着,郭嘉为何要对自己隐晦提及这些时,这到底是郭嘉的想法,还是其父曹操的授意,郭嘉理了理衣袍,郑重朝曹昂作揖行礼。
不管是哪一种,这都是有深意的。
可听到郭嘉所讲时,曹昂从思绪下回归现实。
“奉孝这是做什么。”
曹昂啧了一声,立时对郭嘉伸手道,“你我之间何须这些虚的,只要是有某可以帮到的,奉孝只管提就是。”
别的不提,就郭嘉在曹操这边的信任,对于曹昂这位继承人来讲,即便是郭嘉提了过份请求,曹昂都要好好思量下。
当然就郭嘉的聪明劲,是断不会这样做的。
又有谁知道,郭嘉的不羁,恰是他的一种伪装呢?
能被誉为谋国之士的,又有哪个是简单的?
“那嘉就直言了。”
郭嘉笑笑,抬眸看向曹昂,“长公子也知校事府所猎诸事,嘉蒙明公信任,今与文和公一起负责。”
讲到这里时,郭嘉特意看向贾诩。
迎着郭嘉的注视,贾诩报以淡淡笑意。
看到这一幕时,曹昂心头微动,已隐约猜到郭嘉想说什么了,不过他此刻的想法,却在贾诩笑着对郭嘉时,这心里是否骂了郭嘉。
都是人精,有些话彼此都心照不宣。
贾诩想低调,郭嘉又何尝不是。
尤其是如今的谯县曹氏,跟以往是有很大不同的,今后所需直面的,只会变得更加复杂与多变。
这要是不谨慎点,指不定何时就处于旋涡下了。
“而长公子也知,校事府所猎诸事,往往不在一地一域,而是涉及天下各州的,嘉才能浅薄,这数月间为如何使校事府能高效运转,可谓是常夜不能寐。”
郭嘉长吁短叹起来,露出一脸的愁容,“不止是这样,随着校事府规模的增扩,如何确保校事府内部不出状况,这也是让嘉常感忧愁之处啊。”
讲到这里,郭嘉看向了曹昂。
“老师难道没有什么想法?”
曹昂没有急着回答,而是疑惑的看向贾诩。
“长公子,诩才疏博浅,对此并不擅长。”
贾诩听后,立时就朝曹昂作揖道,言语间是带有愧疚的,这给人的感觉,不是他不愿献策啊,实则是超出了他的能力范畴啊。
两个狐狸!!
曹昂一听这话,心里止不住暗骂起来。
他二人一唱一和,看似是在相互推诿,实则将难题轻轻巧巧抛了过来。校事府的权柄渐重,牵连甚广,若无妥当制衡,迟早酿患。郭嘉说“夜不能寐”,贾诩称“才疏学浅”,这分明是把他往火上架着烤啊。
关键是他还不能提曹操。
郭嘉都把话讲到这份上了,明显就是曹操的另一次考验啊。
‘看来卫将军府诸事,快成了。’
也是联想到这些,曹昂很快揣摩到别的。
他深吸一口气,目光缓缓扫过二人,心中已有计较,却仍不动声色,反观郭嘉、贾诩二人,一个是端起茶盏,一个是眼观鼻鼻观心,他们全都在等待曹昂的回应。
时间一分一秒的在流逝。
吹起的风,使竹林沙沙作响,竹影摇曳间,不时有竹叶落下。
“校事府职责重大,的确要进行更细致的调整。”
不知过了多久,曹昂手中拨弄这一片竹叶,语气缓慢而沉稳,“眼下要务,不是增设人手,而在于厘清权责边界。”
郭嘉听后,下意识点头表示认可。
规模大小,从不是关键所在。
关键是一套行之有效的体系。
过去的校事府,所需负责的,无外乎是内部监察,周边强敌渗透,这区域范围是仅限于中原一带的,可如今不一样了。
因为南北强敌皆被解决,这内部扩大了,外部距离远了,再去用过去那套体系,明显是不合时宜的。
尽管在这件事上,郭嘉是有些想法的。
但在了解了亲军校尉部的组织构架后,郭嘉就认准了一件事,涉及到校事府的内部调整,有必要与曹昂进行一次深层次探讨。
这件事,郭嘉没有向曹操隐瞒,曹操在知其想法后,是沉默了许久,在郭嘉觉得此事不行时,曹操反倒是同意了。
不过同意归同意,但到底什么时候去,这需要等他的消息,如此也就有了今日想邀庄园一叙。
“所涉对外渗透,刺探,策反等事务,应集中于一处,如赐名北镇抚司,下设诸校尉、都尉已行分管。”
“所涉对内监察,搜查、逮捕、审讯等事务,应如上一般,如赐名内镇抚司……”
“所涉培养一事,应设专司负责,由高官兼领,如赐名旗校镇抚司。”
“所涉内部法纪、军纪,则需单独筹设,如赐名南镇抚司……”
“而在诸镇抚司之上,应筹设单独的校尉部,以负责组织统筹等事宜,如此构架下,方能使锦衣卫,不对,是校事府能高效运转起来。”
郭嘉、贾诩露出各异神色,他们看向曹昂的眼神变了。
如果校事府按着这样的构架进行改革,那将是规模庞大的队伍,关键是涉及到对内,对外,甚至是队伍本身,全都有对应的职权划定。
这……
能够在如此短的时间,就能将一应核心抓到,这不是寻常人所能办到的。
也是这样,二人甚至怀疑一点,是不是在很早之前,曹昂就已经考虑这些了?
‘锦衣卫。’
而在思量这些时,郭嘉的思绪,还留意到曹昂特别提到的,尽快被曹昂否掉了,但郭嘉却记在心里了。
“奉孝,这些都是某仓促下想的,是否能帮到你,这就说不准备了。”反观曹昂,却神情镇定的拿起茶盏,笑着对郭嘉说道。
“长公子能提供这些,嘉已经是感激不尽了。”
郭嘉听后,立时便作揖行礼:“嘉没有什么好说的,唯有以此茶敬长公子。”言罢,郭嘉端起茶盏,朝曹昂微微低首。
“不必如此。”
曹昂笑着回道。
其实对郭嘉、贾诩讲这些,曹昂也是有目的的,既然后续有更重要的事要做,那么一个更为完善的隐秘战线队伍,是绝对少不了的。
有这样两位大才在,以锦衣卫作为参考媒介,使得这样一支队伍能够问世,曹昂觉得这能帮到曹操很多。
帮到曹操,就等于帮到他了。
不过唯一需要顾虑的,是曹操在得知这件事后,到底是怎样的一个态度。
也是这样,使曹昂在饮茶之际,余光看向了郭嘉。
这就要看郭嘉的选择了!!
试探就是在无形中进行的。
……
跟曹昂猜想的一样,在当夜,郭嘉就来到了丞相府,其是秘密赶来的,知晓此事的很少。
涉及到新校事府调改诸策,也被郭嘉整理后书写下来,以密报的形式递到了曹操这里。
曹操在拿到那份密报,就很是认真的翻阅起来。
不知过了多久,曹操才开口说话。
而在这之前,郭嘉明显感受到气氛的变化。
“奉孝觉得如何?”
曹操声音低沉的询问。
“明公,嘉以为长公子能在仓促下,便想出如此框架及职权划定,此乃明公之幸,曹氏之幸啊!”
在曹操的注视下,郭嘉露出笑意,抬手便作揖拜道。
“奉孝真是这样想的?”
曹操眉头微挑,打量着郭嘉道。
“自是这样。”
郭嘉抬眸道:“在与贾文和谈及诸事时,其没有对上述种种有一丝涉及,而长公子对贾文和是颇为尊重的。”
“真要是长公子有什么想法,还是涉及到这一层面的,不可能一丝一毫都不会对贾文和透露的。”
郭嘉的话,让曹操陷入到深思中。
谋主,这可不是轻易授予的。
一旦授予的话,在别的场合,涉及到很多人,可以不把一些心里话讲出,但是在私下场合,却是要讲出来的。
当然谋主不止一位,所以要讲的话,是要找对应谋主讲的。
不讲,如何知晓你心中所想,又如何能给你出谋划策。
“按奉孝所言,子修是有急智的?”
沉默了许久,曹操露出一抹淡笑,盯着郭嘉说道。
“嘉是这样认为的。”
郭嘉气定神闲的回道。
“那奉孝以为,子修所言,是否能推行起来?”听到这话,曹操低首看了看所持密报,随即看向郭嘉道。
“明公,嘉以为当推行起来!”
此刻的郭嘉,却一脸正色的看向曹操,“如若能按长公子所讲来办,不止是在北,甚至是关中、西凉一带,也都能一并运转起来,这对明公所谋是极为有利的。”
“关键是在此期间,针对内部的一些部署,也能不受任何影响,不过对于增扩的人手,必须要严格把关才行。”
“如此,就按子修所言来办吧。”
曹操的眼神变了,语气铿锵道。
“明公英明!!”
郭嘉作揖拜道,同时在心中暗松口气。
可接着,郭嘉却心下一紧。
“自即日起,校事府,就更名为锦衣卫吧。”
“所涉高层诸职,奉孝来定。”
讲到这里,曹操将所持密报放到烛火引燃,一股烟气升腾而起,而在这烟气遮掩下,曹操双眼微眯,表情看不出喜悲,没有人知道其心中在想些什么,反观郭嘉,却好似没有听到一般,没有回答曹操所讲,不过在郭嘉的心中却在思量着一些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