旎啸苦思冥想,绞尽脑汁,却终是不得要领。
若说这走廊之中藏有一个大阵,可他瞪大了双眼,也瞧不出半点端倪,更遑论寻那阵眼所在了。若道是幻象,却又不见半丝痕迹,且与院落之外毫无二致,恰似那镜花水月,虚幻难辨。
然则,有一事却令人大为诧异。
那骆思恭下令让人去拆那两边的灰墙,本以为不过是一堵寻常之墙,哪成想那墙竟硬如铜铁,刀剑枪矛砍将上去,也不过只留下几道浅浅的痕迹罢了。
即便用上炸药,也不过留下一团黑乎乎的焦痕,再无其它异样,真不知那墙,是用何种奇石或神秘材料砌成,端的是坚不可摧。
此时,三侍女在那偌大的走廊中转了一圈归来。
先前,她们三人各自分开,各往几处而去,皆是对着那地面的石板,又是细数,又是踩踏,好似在探寻着什么奥秘。
到了旎啸近前,苏凝梅一脸笑意,嘴上说道:“少爷,您说这是巧合,还是当真奇怪?这石板横着的一排,竟恰好是九九八十一块。可瞧来瞧去,也瞧不出布下的是何阵法,莫不是来自那天外之境?不过我倒是想到,何不利用这石板之数,来寻个破局之法?”
旎啸听得,眼神先是一愣,随即恍然大悟,径直问道:“你是说,用那九宫沉地术?”
凝梅笑着点头,又踩了踩脚下的石块,口中说道:“正是如此。既然这地底下传来那等声响,定是藏有异物。或许正如少爷您所猜测,这宅院最大的秘密,便在这脚底之下。”
旎啸寻思片刻,觉得此计可行,当下便决定用那九宫沉地术。
他吩咐骆思恭带人守于走廊两头,又让百里云歌、骆风雁及一众山庄弟子,皆退出这走廊。
不多时,三侍女已将那符箓精心绘就,依次铺展于地。这九宫沉地术,并非那奇门遁甲之术,实乃一种玄妙术法。
相传在刘汉之时,有一山庄弟子自外游历归来,将此术带回山庄,而后载于书库之中,流传至今。
此时,旎啸缓步上前,立于众符箓之间,口中念念有词。
少顷,但见他双袖翻飞,似那蛟龙摆尾,六十四道朱砂符箓应声而起,浮于空中,离地二三尺。
随着他一声断喝,符纸无风自动,缓缓旋转开来,越转越快,直至浮至几丈之外,离两侧之墙不过几尺之距,好似那众星拱月,环绕四周。
凝梅三人各就其位,围在旎啸周围,背对而立,手持长剑,神色凝重,小心提防着四周,严阵以待。
旎啸施展玄门妙法,手指翻飞,快如闪电。
忽地,那六十四道符纸黄光一闪,各符纸皆是一分为六,恰似那六十四卦,又分三百八十四爻,瞬间构成一个巨大的八卦图。
旎啸手指玄妙,口中念词不断。几十息后,符纸渐渐停止旋转,稳稳地停于空中,黄光闪烁,似那神灯高悬。
此刻,旎啸似是身负万斤重担,剑眉微蹙,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口中念咒词也略显吃力之态。
三侍女皆是转身,见得他如此模样,心中不免一阵心疼,可又深知此术玄妙,无法相助,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满心无奈。
还好不久,旎啸念咒已毕。但见他伸手一指,那三百八十四道符纸竟如灵物附体,“嗖嗖”钻入石板缝隙之中,恰似那游鱼入水,悄无声息。
而后,他并指成剑,脚踏禹步,每踏一步,地上便亮起一道黄红光纹。九步之后,但见那长廊地面之上,浮现出一个巨大的黄红八卦图,光芒闪耀。
“地龙翻身,九渊洞开!”旎啸一声厉喝,如那雷霆震怒,猛然跺向震位。
刹那间,长廊的地面之下,发出龙吟般的轰鸣声,震得这走廊都似瑟瑟发抖。
所有石板缝隙之中,喷出青色尘雾,如那仙雾缭绕,却又透着一股诡异之气。那看似厚重无比的石板,竟如浮沙般缓缓下沉。
更为诡异的是,那下坠的石板竟如活物一般,自行化作一级级悬空石阶,每阶皆泛着磷光,恰似那巨兽獠牙,螺旋向下。
走廊两头之人,皆被这奇景惊得目瞪口呆,瞠目结舌,久久说不出话来,如同那泥塑木雕,呆立当场。
终是旎啸在下面一声断喝,将众人从震惊中唤回神来。只见那地底下沉了五七丈之深。
骆思恭见状,一声令下,众人便顺着那石阶而下。轻功卓越者,更是直接飞身而下。
那百里云歌与骆风雁,自是带着众山庄弟子,纵身一跃,来到旎啸跟前。
此时,三侍女收起长剑,满心好奇地打量着周围。
但见那石壁灰黑色,光滑如镜,也不知这下面藏着何等机关,或是那出入口究竟在何处。
不过这下面极为宽敞,真要搜查一遍,凭她三人之力,自是一时难以办到,恰似那大海捞针,谈何容易。
骆思恭当即令众锦衣卫与京营甲士,举着火把细细搜查,不放过任何一处。
还好没有多久,但闻得一京营把总一声高喝,众人闻声,皆快步上前。
借着那手中火把的微弱光芒,定睛瞧去,只见那石壁之上,有一条极其淡薄的印子,若不细看,几乎难以察觉。
这把总麾下的一名士兵,无意间撞到那石壁之上,只觉有异,伸手一摸,方觉此中端倪。
骆思恭见状,轻轻挥了挥手,一众锦衣卫与士兵赶忙闪开,让出一条道路,请旎啸近前细看。
旎啸走上前去,又是仔细端详,又是伸手摩挲。
少顷,他对着三侍女微微颔首,似是有所发现。
解子音见状,赶忙拿出一包粉末,对着那石壁轻轻一吹。刹那间,一幅一人高的图案现于众人眼前。
令人诧异的是,这图案竟与旎啸先前所见一般无二,只是尺寸大了许多。
旎啸心中一动,似是想到了什么,又对着三侍女点头示意。
而后,他转身对骆思恭交待数句,言罢,他便退后数步,拿出那晶石,似在等待众人准备妥当。
骆思恭当即吩咐一锦衣卫千户,那千户领命,不敢有丝毫怠慢,当下喝令一队缇骑,约有三四十人。
这些缇骑得令,分散跑开,每人相隔三五丈之遥,沿着石阶一路布开,直至那走廊尽头,又延伸至院子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