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玄策自从离开长安城后,顺着官道一路直行,朝着标州方向而去。
这是他第一次来到如此靠南的地方,感觉又潮又湿,浑身上下都很不舒服。
不过王玄策等人也不敢耽搁时间,每天都是满头大汗的去赶路,生怕耽搁了时间。
“秦王殿下真乃神人也!竟能将这么远的地方征服了!从古至今,还没有哪个人带着大军打到这里,更别说占领此处了!”
“是啊!秦王殿下就是咱们大唐最伟大的将军,最厉害的英雄!”
跟在王玄策身后的下属们看着周围的环境,惊叹连连,对秦王愈发敬佩。
王玄策看了看众人,倒也没有阻止他们对秦王称赞。
他也很敬佩秦王,若是皇上将来把整个大唐交给秦王就好了。
“原来是王大人呀!”
王玄策等人正在赶路,突然一支军队出现,将他们团团包围。
领头的不是别人,正是秦王李恪的亲信:李存孝!
“原来是益州侯呀,失敬失敬!”王玄策很识趣儿的讨好道。
李存孝听到对方的称呼,不由得哈哈大笑了起来,道:“王大人,要我说,整个朝廷最聪明的人不是别人,就是你!
来来来,快快上马,你这次是来见我家主公的吧?”
“是的,益州侯,我是奉了皇上之命,来面见秦王殿下,嘉奖秦王殿下派遣船队出海巡视的功劳。”王玄策微微点头。
“那正好!我家殿下此刻就在前方港口的造船厂内,各国使者都在,要不一起去看看?”
听到各国使者都在,王玄策连连点头。
他奉皇上之命来此,为的就是宣扬朝廷之威,让各国使者知道,谁才是大唐之主,谁才是东方天可汗!
“好啊,那就有劳益州侯了!”
……
今天,各国使者来到造船厂,一方面是参观各类船只,另一方面也是想买一些船回去。
他们这些国家基本上都靠着海,船只需求量很大。
尤其是阿克苏姆王国、阿拉伯帝国、波斯萨珊王朝,这三个国家实力强大,想要维持强大的军队实力,自然少不了强大的海军。
看到秦王这里有如此多的战船,每种战船都很厉害,他们全都心动不已,恨不得将这些船只全部买回去,横扫周边国家。
“这些展示出来的船只,你们都可以登船参观,有什么不懂的尽管问,每艘船上都有专门负责翻译讲解的人员。”
姚广孝对众人说道。
各国使者开始自由行动,朝着喜欢的船只走去,准备好好研究研究船只的构造,看看能不能偷学一些东西。
然而看了很久,他们发现越研究越乱,根本看不明白。
李恪不怕各国人去研究自己的战船,这些战船的核心技术都在自己亲信手中,外人想要掌握,难如登天。
参观了大半天,各国使者们再也忍不住了,纷纷跑到李恪面前,请求购买战船以及商船。
“本王的战船大部分不外卖,这都是本王的核心战船,不出口给国外的人。”
李恪淡淡道。
“若是你们想购买,倒也不是没有办法。”
众人听了前半段,正感觉失落,听到后面一句话,又瞬间来了精神。
“本王这里研制出了一种战船,既可以快速冲锋,也能进行防御,可谓是攻守兼备。更重要的是价格低,具有相当高的性价比。”
李恪对满怀期待的众人说道。
“你们若是想要,本王就卖给你们!”
众人顺着李恪手指着的方向看去,不远处的水上停着十几艘战船,不大不小,一艘能够容纳三四十人,配备了很多攻击的武器。
战船质量看起来也很不错,比他们国内的要好很多。
“诸位,喜欢的话,就登船试试!”姚广孝手握念珠,笑着说道。
各国使者一拥而上,开始检查战船情况。
经过一番仔细检查,战船质量没有任何问题,也确实想秦王所言,攻守兼备,非常强大。
“秦王殿下,这一艘战船多少钱?”有人问道。
众人都竖起了耳朵,准备听秦王的回应。
李恪淡淡的看了看众人,道:“只需要三位数:六百六十,贯!”
六百六十,贯!
众人微微一愣,六百多贯已经不是小钱了,但仔细想想这买的是一艘战船,并且战船质量高,性能好,六百多贯也不算贵。
“秦王殿下,这种战船叫什么?”有人问道。
“西洋神舟!”李恪故意将战船的名字说的夸张一些。
西洋神舟?
众人都思索了起来,这个名字听起来挺……霸气的!
西洋神舟!好名字!
这样的战船质量好,性能高,价格又实惠,称得上‘神舟’二字!
“由于西洋神舟数量较少,每个国家限购十艘!先到先得!若是晚了,恐怕就买不到了。”李恪继续说道。
这番话刚说完,各国使者像是疯了一般,朝着卖船方向冲去。
无论如何,他们都必须买到战船才行,绝对不能落后于邻国。
李恪先放出了一百艘西洋神舟,片刻间便被抢光了。
各国使者基本上都抢到了,但依旧有些使者心中不舒服。
比如位于红海、波斯湾附近的三个大国,他们需要的船只数量很多,十艘战船根本不够。
三个国家的使者知道了李恪,请求增加船只数量。
“圣主,我们愿意出更多的钱来购买神舟!”
“只要您愿意多卖一些给我们,我们愿意出双倍的价格!”
“我们阿拉伯帝国愿意出三倍的价格!”
面对三个使者的提价要求,李恪只是淡淡一笑,道:“你们三个国家想要多买一些船只也不是不可以,不过我们此处造船厂暂时没有时间去制造西洋神舟。
若是你们想要多多购买神舟,只有一个办法:建造新的造船厂。”
新的造船厂?
三个使者有些疑惑,这不应该是秦王考虑的事情吗?为何要告诉他们呢?
“你们几个国家以及附近的国家,对于船只的需求很大,若是本王能在你们那边建造船厂,一方面可以满足你们三国对船只的要求,另一方面,本王可以卖出去更多船只。”李恪对三人解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