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完这话,曹子建抬腿朝着小军的家走去。
于大同也没有回屋,而是跟在了曹子建的身后。
“小军,收拾好了吗?”曹子建站在小军家的家门口,喊了一句。
“曹哥,马上。”小军的声音从屋内响起。
不多时,手上拿着木弩,身上背着一个大大行囊的小军从屋内走了出来。
“曹哥,可以走了。”
说完,小军将目光落到了跟在曹子建身后的于大同身上,依依不舍道:“于爷爷,我不在的这段时间,你自己好好照顾自己。”
“放心,于爷爷身子骨硬朗着呢。”于大同打趣道:“走吧,我送送你们。”
随即,三人朝着村外走去。
只是当来到村口的木碑坊边上时,曹子建发现,这里已经聚集了十几个老人。
这些老人曹子建都见过,是清平村的村民。
看着他们手里拿着的各种干粮以及生活物品,曹子建就知道,这些人是来送行的。
当然,并不是送自己。
“王爷爷,李奶奶...”小军朝着那些村民一一喊道。
“小军,这是爷爷给你准备的一些红高粱饼子,你路上饿了的时候跟曹先生吃。”一老人将手里的干粮递给了小军。
“小军,这是奶奶给你缝制的草鞋,您带上。”
“还有....”
看着如此照顾自己的村民,小军感动的眼眶都有些泛红了。
朝着众人开始一一感谢了起来。
于大同看着大家伙准备的各种东西,知道小军一个人肯定拿不下,于是提议,让大家伙将曹子建和小军送到船上。
礁石区,快蟹船停靠的位置。
此刻,村民送行准备的那些东西都已经被放到了船上。
小军看着前来送别自己的‘亲人’,眼中露出了浓浓的不舍之情。
他也不知道怎么回报他们,于是选择了一个最简单的办法。
只见小军‘噗通’一声,跪到在了他们一边,一脸认真道:“于爷爷,王爷爷,李奶奶.....”
“等小军以后有出息了,肯定会回来带你们去岛外世界的。”
于大同等人闻言,都是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当然,他们并没有将小军的当真。
“小军,跟着曹先生一定要听话。”于大同做着最后的嘱咐道。
“于爷爷,我会的。”小军重重的点了点头。
“好了,时间也不早了,上船吧。”于大同这就朝着小军挥了挥手。
在一阵告别声中,小军上了快蟹船。
目送着快蟹船渐行渐远,村民们也是有些莫名的伤感。
毕竟,小军不仅是清平村唯一一个年轻人,还是他们看着长大的。
对于没有子孙后代的他们来说,小军就是他们的孙子。
如今,小军一走,清平村就真的只剩下老弱病残了。
“都那么伤感干嘛?”于大同感受着边上有着沉重的气氛,忍不住开口道:“小军这是跟着曹先生去岛外的天地闯荡,这对于小军来说是好事。”
“瞧你们,一个个哭丧着脸,跟个生离死别一样。”
“老于,我在想,小军下次回来的时候,我还在不在世。”一个身形佝偻,看着六十左右的老者开口道。
只是还没等于大同开口,其他村民已经纷纷附和道。
“是啊,此次一别,有可能再也见不到了。”
“哎,也不知道小军能不能适应岛外全新的世界。”
“其实,相比起这些,我更关心的还是那曹先生会不会欺负小军,毕竟他跟我们接触的时间才短短几天而已,我们对他的了解太少了。”
“我也有些不放心,要是那曹先生一砖头就将小军给卖了那可怎么办?”
听着众人的这些话,于大同忍不住开口道:“放心吧,曹子建不是那种人,你们的担心完全多余。”
“老于,你怎么就这么肯定?”有村民问道。
“因为自打第一眼见到曹先生的时候,他给我的感觉就与众不同。”于大同答道。
“老于,你又不是看相师傅,怎么还能感觉到这曹先生给你与众不同了?”有村民质疑道。
“就是,你怕不是在安慰我们吧?”
“确实,我不会看相。”于大同淡笑着解释道:“不过你们别忘了,我可是郎中,是会望诊的。”
“看相,是通过观察一个人的整体面相来进行和判断那人的性格和运势。”
“而望诊,也是通过目视,不过是通过一个人的气色来判断那人的身体情况。”
“一个是身体情况,一个是人的性格和运势,这两者完全没有关联。”那村民摆了摆手。
“不,关联还是很大的。”于大同这就一边跟着村民往村子的方向走去,一边跟大家伙说道:“像咱们这些贫苦大众,或因为劳作,或睡眠不足,或吃不上饱饭,进而影响到脸上的气色。”
“而曹先生,当时第一次见到他的时候,他说他是因为渔船撞到了礁石,在海上漂泊了许久才到了我们这边。”
“但是我观他气色,虽然能看出他脸上的疲惫,但是整个气色却是属于红黄隐隐,明润含蓄,肤色光泽有神,这些都说明,曹先生当时的精气神十分饱满。”
“这可不是贫苦大众能有的气色。”
“而且,《黄帝内经》中有云:‘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
“曹先生的眼眸不仅清澈,瞳孔还十分明亮,目光更是炯炯有神,说明他的五脏功能非常协调。”
“想要达到这样的地步,在饮食、生活和作息方面都有极高的要求。”
“换句话说,穷苦大众是做不到这样的面色。”
“所以,这曹先生是有钱人?”村民开口道。
“即便不是大富大贵,但也是衣食无忧之人,而且还是那种对自己十分节制的富贵人家。”于大同接口道:“这样的人,压根不屑压榨小军,甚至,小军能跟他混出个名堂也说不定。”
“这也是为什么,我想让小军跟着他的主要原因。”
听着于大同的这些话,村民这才稍稍安心了一些。
众人就这么一路闲聊着回到了村落。
在跟村民告别后,于大同回到了自己的小院。
喝了口水的他,来到了曹子建这几天住过的房间,想着看看有什么需要收拾一下。
只是,等他推开房门之后,整个人直接愣住了。
因为在房间内,放着几十个装粮食的布袋。
而且这些布袋都满满当当。
“什么情况?”带着浓浓的疑惑,于大同打开了其中一个布袋。
只见其内装的居然是精细加工过的白面。
于大同难以置信的再次打开了另外一个袋子。
还是白面。
又一个袋子被他打开。
这一次,他发现其内装的是大米。
随着一袋袋粮食被他打开,于大同的大脑有些宕机,他甚至感觉自己这会正在做梦。
因为这些东西,都不是应该出现在岛上的存在。
当即,于大同掐了一下自己的大腿。
感觉疼痛传来的他,才相信,这不是梦。
“怎么我的家里会出现这么多的粮食?”
就在于大同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他看到,在房间门口的地上,有着一张折叠成正方形的纸条。
当即,他将纸条捡起,打开。
看着其上的内容,于大同的拿着纸条的手微微颤抖了起来。
‘于老先生,屋内的粮食,是我从那艘快蟹船上发现的,就给你们留下了。’
‘还有,在我睡觉的草席下方,我还给你留了一把枪和若干子弹,以备不时之需。”
“关于枪械的使用,我也留了说明。”
“望珍重!!!”
“落款:曹。”
于大同深吸了一口气,这就掀开草席。
只见在草席下方,放着一个于大同也不知道是什么材质的盒子。
随着盒子被他打开后,映入眼帘的是一本写着‘使用手册’四个大字的小册子。
而在这小册子下方,则是一把泛着黑漆,长约68公分,线条简洁流畅的枪支。
曹子建留给于大同的是mp5冲锋枪。
这枪连发时后坐力极低,即便单手射击,也无压力。
肩部抵枪托时更是毫无震感。
这种稳定性使得新手无需复杂技巧即可快速掌握连续射击时的弹道控制。
而且枪身结构简洁,无需复杂训练即可完成快速瞄准。
加上重量轻,故障率低等特点。
随着使用手册的翻阅,于大同对于这把冲锋枪的威力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
他知道,只要自己能够熟练掌握该枪支的使用技巧,到时候哪怕那些海盗真的派人过来,自己也有反抗之力了。
“曹先生,感谢!!!”于大同在心底默默道了一声谢,这就将箱子重新盖上,用草席给遮住。
对于那些粮食,于大同没有打算自己留着,而是选择分给了村民。
毕竟,那些蛇足石衫和郁金都是村民们辛辛苦苦采摘过来的。
虽然说,村民对于药材没有换得粮食,并没有对自己有任何不满,但于大同内心一直很过意不去。
至于那把冲锋枪,于大同没有跟任何人提起。
........
一艘已经架起船帆的快蟹船正在以平均8节的速度在海面上航行着。
在这艘快蟹船的船头,曹子建左手持着风向标,右手拿着指南针,实时监测着自己的航行方向,确保方向无误。
至于小军,这会正遥望着那座自己生活了十五年的岛屿。
曹子建看着小军眼中的浓浓的不舍和怀念,知道这是正常的情绪反应。
因为一个人在某个地方生活久了,会逐渐融入这个地方,形成对这个地方的依赖和情感联系。
这会突然离开,这种依赖就被打破,导致各种情绪反应。
只是正常归正常,曹子建觉得自己还是很有必要开导一下对方,这就轻唤道:“小军....”
“呃...”小军闻言,这才回过神来,看向曹子建,道:“曹哥,怎么了?”
“世间没有不散的筵席。”曹子建缓缓开口道:“别为这次的离别伤感,因为你的这次离开,是为了将来能给岛上的村民带来更好的生活。”
“聚散离合终有时,历来烟雨不留人,纵有千般不舍,万般不愿,你也得暂时放下。”
“因为将来的你,会认识更多的新朋友,而且这次离别,也是你蜕变的开始。”
.......
经过曹子建的一番开导,小军心里好受了一些。
这就挤出一个笑容,朝着曹子建问道:“曹哥,我们接下来要去哪里呀?”
“我也不知道。”曹子建摇了摇头。
“你...你也不知道?”小军愕然道。
他一直以为曹子建已经有了明确的规划呢。
“这大海茫茫,我们一没有航海图,二也不确定现在咱们距离最近的陆地还有多远。”曹子建摇头苦声道:“所以能做的就是先一路向西。”
“唯有上了岸,才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办。”
又航行了约莫十来分钟,曹子建将手中的风向标和指南针递给了小军,道:“小军,你帮我先盯着,我突然感觉头有点晕,去船舱内休息一会。”
“一旦发现航向不是指向西边,或者看到有陆地的轮廓,你再来喊我。”
“好的,曹哥。”小军应道。
其实,曹子建并非头晕,而是脑海中已经响起了系统的提示音。
【叮,三十秒后,宿主将回到现实世界。】
【提示,本次宿主在现实世界的时间从原先的十四天延长至二十一天,二十一天后,宿主才可重返民国世界。】
【请宿主合理安排时间。】
“果然,停留时间会随着双穿门开启次数逐渐延长。”曹子建暗道。
回到船舱的曹子建靠在藤椅上。
三十秒的时间转瞬即逝。
感觉周遭空间逐渐凝固之后,下一秒,曹子建回到了现实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