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仲颖又一次开始了接着奏乐接着舞的生活了,只不过这一次他那糜烂的生活是一场公事,因为他在接待着杨弘。
“天下间竟然有如此人物!”看着眼前踢腿如同弹簧的舞女,董仲颖感叹着对杨弘说道。
上辈子他也见识过某些号称弹簧腿的欢〇谷的小姐姐,但是和现在这个舞女比起来,那就是小巫见大巫了。
即使上辈子见识过各种各样的舞姬的董仲颖,也不由发出刚才的感叹。
尽管一时之间,杨弘并没有明白董仲颖想要表达的意思,但是这并不妨碍他跟着董仲颖的话语接下口。
“是啊,天下间竟然有如此人物。”杨弘心中暗想,能够得到董仲颖这样天下的奇才亲口称赞的人物,必然有独特的才能。
只是他不知道,这样的人物究竟是谁?
幸好,他现在的任务只是“看住”董仲颖,不让秦王去袭击正在退军的仲王。只要秦王在他的眼皮子底下,就算秦王说自己是一个什么都不会的废物,杨弘都认。
董仲颖的眼睛随着舞女的腿上下起落,眼睛都看直了,他现在充分理解了过去那些君王为什么会不早朝,换他他也顶不住。
董仲颖看了看旁边的杨弘,他有些心虚,刚才似乎丢了一些秦王府的脸面,他慌忙转换了一个话题。“你过来找我究竟是为了什么事情?”
听到董仲颖的话语,杨弘正色回答说:“我今日为献宝而来。”
“你太客气了。”董仲颖笑着回答,杨弘的品味大抵和他是接近的,他已经在想象杨弘究竟会送给他什么东西。
杨弘从自己的怀中拿出了一本书,正了正衣冠,双手递给了董仲颖。
董仲颖接过一看,看到这本书破破烂烂,封皮上写着一行字《春秋三传异同说》。
董仲颖的手都抖了,他就像一个期待着父母旅游会带回来土特产,结果土特产竟然是黄冈秘卷的学生一样。虽然他知道能够让杨弘郑重其事这样拿出来的东西一定非同小可。
杨弘用期待的目光看着董仲颖,这样的礼物在他看来绝对算得上一份重礼,不仅自己的安全可以得到保障,甚至他觉得秦王至少要礼尚往来,这样才符合过去秦王的“大方”。
如果杨阜或者李儒等人在场,他们一定会非常激动的劝说秦王立刻、马上收下,绝对不会有一点点的犹豫。
《春秋三传异同说》是《春秋》学集大成的一部专着,也是马融奠定经学大师的代表作。如果仅仅是这样的一部经学作品,那么这部作品充其量只有在文学上有那么一点重要的作用。
这本马融亲手所着的《春秋三传异同说》,珍贵的在于马融的身份。
马融的配偶是儒士挚恂之女,他有一个侄婿是赵岐,祖孙还有一个马日磾。同时,马融他广教门徒,常有千人之多。涿郡人卢植、北海人郑玄,都是他的学生。
现在朝中不少官员,地方上的豪族中的不少人,都和他或多或少有些关系,那些士族之中也有不少人对马融行的可是弟子礼。
更为重要的是他有一个女儿嫁给了袁隗,而这本他亲手所撰写的《春秋三传异同说》就是这样到袁家的手上的。
马融亲手所书的《春秋三传异同说》对于这些人来说,就代表着大儒的认同,这些人手上虽然说没有多少方的军队,但是,关键时刻的认同可以让董仲颖“未来”的路轻松不少。
再加上马融是扶风人,是董仲颖真正的乡中长者。
这也是杨弘觉得这个礼物一定大合董仲颖口味的原因。
只是董仲颖仅是呆滞了一下,并没有表现的很是激动,这让杨弘心中有些不解。
董仲颖随手将《春秋三传异同说》放置在桌子上,并没有翻看。
杨弘问道:“秦王,这可是马融亲笔所书,您不查看一下?”
董仲颖摇了摇头道:“虽然袁术和我是敌人,但是给我假货的事情做不出来。你杨弘作为袁术的代表来见过我很多次,你也不是半路会偷换礼物之人,我又何必去查看真伪。如果因为拿到假的宝物而能够让我认清楚你和仲王的为人,那么对于我来说说不定收获比这样的宝物更大。”
杨弘听闻董仲颖的话语行了一个礼,赞叹道:“秦王您的胸怀的确宽广,我这次来的主要目的是...”
杨弘这时候觉得自己也不能再藏着自己的目的,他觉得秦王必然能够一眼看出他的目的,这时候藏着反而落入了下成。
在过去无数次和别人的交往过程中,杨弘学会了这样的一个道理,当别人真心对你的时候,你一定要真心对待别人,至少在一定的情况下要真心对待别人,这样在之后的交涉之中更为的有利。
“我就知道你来不是专门给我送礼的。”董仲颖打断了杨弘的话语,因为他觉得送礼要专门送到别人的心坎上,哪有这样送别人不喜欢的东西。“剩下的话语就不要多说了,你想说的我都明白。”
杨弘知道,这是秦王为了不让他继续尴尬,果然,真心换真心的策略行得通,对于秦王这样的人物,小聪明是没有一点用处的。
“秦王,之前您说的天下间竟然有如此人物,究竟说的是谁?”杨弘趁机问出了心中另外一个疑问,既然秦王已经和他摊牌了,他也没有什么可以藏着的了。
董仲颖自然不可能将真正的答案告诉杨弘,他想了一想,想到了另外的一个人。“我说的自然是我近卫骑兵队新的统帅赵云赵子龙了。”
“你看,他有活力,他元气十足,他厉害啊。”看着依然跳着弹腿舞的舞女,董仲颖不停的称赞着赵云。
只是杨弘的心中有这样的一个疑惑,赵云真的有秦王说的那么厉害吗?
当舞女跳不动,坐在董仲颖身上休息的时候,有一封军报传了过来,原来是赵云大破了袁术,威震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