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王面沉似水,他紧紧地攥着手中的纸条,仿佛那纸条是他的仇人一般。纸条上的字迹简洁明了,却透露出一股让人不寒而栗的恶意——火烧太子的寝宫。
大王的目光落在纸条下方的星星印记上,那印记虽然微小,但却异常显眼。他眉头微皱,将纸条递给了站在一旁的艾山。
艾山接过纸条,只匆匆一瞥,便脸色大变,他立刻恭敬地对大王说道:“启禀大王,这是七星阁的专属印记!”
大王的声音仿佛来自九幽地狱,冰冷而无情:“查!”
艾山不敢有丝毫怠慢,连忙应道:“是!”他快步上前,将那两个包裹再次仔细搜查了一番。果然,在其中一个包裹的角落里,他又发现了一张一模一样的纸条,上面同样有着七星阁的印记。
然而,这两张纸条并不能直接证明七星阁与成王府之间存在关联。大王的眉头依旧紧紧皱着,他思忖片刻,然后下令道:“去查他们的出宫文书,看看是谁给办的!”
宫中虽然有规定,宫女和太监到了一定年龄后,如果想要出宫,可以通过申请出宫文书来获得自由。但是,眼前的这两个人显然都还未到出宫的年纪,那么这份出宫文书必定是有人在背后私自操作的。
就在这时,孜亚小心翼翼地从怀中掏出一个本子,然后毕恭毕敬地将其呈递给上方,“回大王,属下已经查过了!”
艾山接过本子后,同样恭恭敬敬地将其转呈给大王。这个本子可不简单,它详细记录了所有出宫的宫女和太监的信息,包括他们的姓名、出宫时间、出宫原因,以及是经过谁的手办理的出宫手续等等。
大王翻开本子,仔细地逐页查看。当他看到其中一页时,突然脸色一变,因为那上面赫然盖着成王府的印章!
大王的眼睛瞪得浑圆,死死地盯着本子上那代表成王的印章,仿佛要透过它看到成王本人一样。他的怒火瞬间被点燃,猛地一把将本子扔了出去,同时怒吼道:“来人啊!给寡人去查抄成王府,把里面的所有人都给寡人抓起来,押入刑部大牢!寡人要亲自去审问他,看看他究竟为什么要一而再、再而三地谋害他哥哥的性命!”
随着大王的一声怒吼,整个宫殿都似乎震动了一下。众人面面相觑,谁也不敢多说一句话。
而还跪在一旁的克热木,看着大王愤然离去的背影,他的眼中充满了杀意。他心里很清楚,父王之所以会如此愤怒地查抄成王府,无非就是想要保护巴吐尔罢了。想到这里,克热木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冷酷的笑容,然后冷冷地对身边的侍卫说道:“把这两个人带下去,处以凌迟之刑!”
那宫女和太监听到“凌迟处死”这四个字时,如遭雷击般,身体瞬间失去了支撑,像一滩烂泥一样瘫倒在地。他们的脸色变得惨白如纸,嘴唇哆嗦着,却发不出一丝声音,完全不知道该如何求饶才能保住自己的性命。就这样,他们被如狼似虎的侍卫像拖死狗一样拖走了,留下了一路的恐惧和绝望。
就在这紧张的时刻,西琳却在床榻之上才悠悠转醒过来。她伸了个懒腰,打了个大大的哈欠,仿佛刚刚睡醒的小猫咪一般。然后,她用那慵懒而又略带威严的声音轻声说道:“来人,更衣!”
然而,奇怪的是,她的话音落下后,并没有宫女像往常一样迅速地走进来伺候她起床。房间里异常安静,只有葵姑姑一个人静静地站在床边。葵姑姑见状,赶忙上前,小心翼翼地为西琳穿衣梳洗,动作轻柔而细致。
在葵姑姑为西琳梳头的时候,她突然开口说道:“娘娘,今日一早听下边的人说,昨夜东宫失火,太子妃不幸薨逝了!”
西琳听到这个消息,原本惺忪的睡眼瞬间变得清明起来。她微微挑眉,似乎对这个消息并不感到意外,只是淡淡地回应道:“哦,只有太子妃?”
葵姑姑一边为她梳理着如瀑布般的长发,一边继续说道:“是呢,听说昨日大王突然秘密宣召太子去御书房议事,所以太子殿下才得已逃过了这一劫。”
西琳嘴角轻轻上扬,露出一抹不易察觉的笑容,轻声说道:“看不出来,咱们的这位太子殿下,还真是福泽深厚啊!”她的语气中既有一丝调侃,又似乎隐藏着一些其他的情绪。
葵姑姑很是赞同她的话: “是啊,今日一早大王便亲自去了东宫,听说已经查出是成王派人纵火,现下大王下令查抄成王府!”
西琳满脸不屑,语气轻佻的说道: “噢,是吗?看来大王的动作也是挺快的嘛!”
葵姑姑语气平淡继续说道: “如今成王算是已经废了!”
西琳面色无常: “确实是废了,只可惜没有除去太子,看来这太子,还得本宫另想其他的办法了!”
葵姑姑疑惑的问道: “娘娘是想...?”
西琳微微眯起双眸,嘴角挂着一抹若有似无的笑容,用一种慵懒而又略带嘲讽的语气说道:“大王不是还有一个儿子吗?谁知道他日后会不会也对那至高无上的王位起了歹念呢?”
葵姑姑自然明白西琳所指的正是五王子,然而她心中却不由的担心起来。毕竟,五王子这些年来一直都是个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整日游手好闲、不务正业,俨然一副对王位毫无兴趣的样子。
不仅如此,敬妃这些年来也一直被大王保护得极好,身边的心腹之人皆是大王亲自安排的,可谓是固若金汤。而西琳虽然对敬妃心怀不满,也曾多次对她出手,但都未能得逞。
所以,葵姑姑深知,要想挑拨五王子与太子之间的关系,恐怕并非易事。
俍妃在得知消息后,心中焦急万分,她顾不上其他,立刻急匆匆地赶到了御书房。一见到大王,她便扑通一声跪倒在地,泪流满面地向大王求情道:“请大王明鉴啊!咱们的儿子向来乖巧懂事,他绝对不会做出如此愚蠢之事啊!而且,他又怎么会留下如此明显的罪证呢?这太过冒险了,分明就是有人故意陷害他的呀!”
然而,大王却一脸怒容,他瞪着俍妃,怒斥道:“此事风险虽大,但成算却极高!一旦事成,那纵火的二人便可趁乱出宫,而你的儿子则可以在杀人灭口之后,再一把火烧了这账册,如此一来,谁又能查到此事与他有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