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王本想着皇上下旨,天津府许兴配合他,祁永堂以更好种植新庄稼,运送物种与农业工具为借口,可以安插一些官员进天津水军。
李青秋提议年轻的许竺回京,用许家私人船队配合他,让楚王计划落空。
楚王有些不甘心的道:“许竺明年三月多才服满一年,会不会耽误祁永堂做事?”
康元帝淡淡的道:“准备冬季了,土地冻上了,也不能种,土豆虽说一年是可种植两次,祁永堂去直隶办差,第一年先不急,只种一季就行了,明年四月份开始种,都来得及。”
楚王也无话可说了,看了一眼李青秋,就坐下了。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李青秋虽博学多才、谋略过人,现在是礼部尚书,在朝廷的朝议等场合中,始终尽可能低调的姿态,不轻易发表自己的观点,更多倾听和旁观,以几位阁老的意见为主。
一位直隶出身的文官,此时有些回过味来,站起来道,楚王如果要在直隶推广新庄稼,也不宜太激进,强行下令改成种土豆,毕竟土豆是新庄稼,以后种出来了,能不能售卖出去,还不知道?
又有一位文官道,土豆卖不出的话,楚王是不是包收呢?
这倒是个问题,今日皇家农庄收了土豆,亩产达到一千一百多斤,是其他粮食五倍有余。
楚王斟酌的道:“土豆是新的庄稼,卖太贵,自然没人要,如果售价低一些,应该不愁卖的。”
陈砚之也站起来帮腔要,种植土豆,还是先解决销量,万一种出来土豆多了,收获了土豆,如果卖不出去,老百姓可就遭殃了。
康元帝、楚王有些不高兴,粮食种出来,老百姓能吃饱就很开心了,如果卖不出去,或者是卖少了,只是地主吃些亏,少赚一点钱罢了。
皇上与大臣们在讨论土豆种植的事,贾环他们一直在享受着丰盛的美食,土豆长时间的炖煮,已经变得十分绵软,入口即化,土豆本身的香甜,又吸收了荤肉的鲜美,味道浓郁,令人回味无穷。
“贾侍读,你能献如此多的土豆菜肴方子,应该也是很关心百姓民生的,有没有主意售卖土豆?”楚王问道。
贾环想了一下,说土豆是新庄稼,农民以前都没种过,自己一时间也没办法。
皇上看得出来,贾环虽没一口回绝,明显也是不愿沾楚王与燕王之间的事,也不勉强他。
…………
今日,贾家进宫看望小公主的日子,荣国府的贾母、邢夫人、王夫人、王熙凤、探春,和宁国府的尤夫人,早早准备好了。
贾母她们都换上了朝服,探春穿绿色的衣裙。
元春请贾府进宫的帖子上的名单,不知是不是忘了,宁国府没有秦可卿,荣国府没有李纨与赵太太。
没有赵太太,这是大家都预料到了的。
没有李纨与秦可卿,有些奇怪,李纨毕竟是长嫂,依照前朝惯例,皇妃生下皇子皇女,娘家哪怕是寡居的母亲、嫂子、或者是婶婶,也是可以进宫探视的。
…………
贾琏、贾蓉、宝玉、贾兰四人送贾家女眷来到宫门外,贾母是一品诰命夫人,穿戴朝服、朝冠,挂着朝珠、秀有云凤纹样的霞帔,边缘是金线。
贾母等人坐马车到宫门外,在指定地方下马车,换坐宫里准备好的两人小轿进皇宫。
贾琏四人在外面等候,贾琮是有差事的人,今日没来送贾母进宫。
换轿子的时候,王熙凤才找机会凑到王夫人身边,说她添的礼物,老太太说不合适,抽了出来。
王夫人一时间有些懵了,只是一些桂花做的精致高端食物、桂花香露什么的。
这些东西,能有什么不合适的?
犯忌讳了?
不可能啊!
王夫人疑惑的望向贾母,也知道这场合不适合问,憋在心里,上了小轿子。
轿子来到元春住的宫殿外,停下来,王熙凤与探春先下轿子,去搀扶贾母,跟着前面引路的小太监,往里走。
抱琴在殿门口迎接贾母,元春在寝室等着。
见了面,贾母等人先要给元春见礼,元春连忙说免礼了,让抱琴扶起贾母、邢夫人、王夫人。
尤夫人、王熙凤、探春就没这个待遇,老老实实施礼。
元春的精神状态不错,面色红润,整个人也胖了一些。
或许是因为生下的是一位公主,不必时刻提防着什么算计和陷害。
没了这些顾虑,宫里的生活相对简单了,变得舒心自在。
元春放松下来,食欲和睡眠也都变好了。
带贾母等人去看了小公主,小公主躺在床上,还在睡觉。
邢夫人打量了两眼,小公主长的还算可以,重量应该算中等,不胖不瘦。
跟家里贾萱比起来,那就差一些了。
贾萱能吃能睡,长的胖乎乎的,还爱笑,实在让人稀罕。
众人轮番说了一堆好话,夸赞小公主长得好。
看了一刻钟,贤德妃元春请大伙出去坐,上了茶,还摆上了好些点心与水果。
元春不打算留贾母等人用饭,上多一些点心,让大伙垫一垫。
元春也知道迎春、贾琮、探春都订婚了,关心的问了几句。
话题就转到宝玉身上了,元春说宝玉不用太急,督促他认真读书,过两年再成亲也可以,如果有合适的姑娘,可以先订婚。
王夫人说了,之前保宁侯夫人看了宝玉,保宁侯府嫡次女还未订婚,两人年龄也合适,只是去年底保宁侯老夫人去世了,这事就暂时搁下了。
元春听得懂,这是算定了保宁侯府的嫡次女,只是还在孝中,不能公开订婚。
满意的点点头,侯府嫡女,还是配得上宝玉的。
元春看了一眼探春,她是要嫁入侯府的,以后是侯爵夫人,又想到迎春、探春的夫婿与贾环关系都很密切,对贾母说道:“生了孩子之后,容易忘事,让抱琴这丫头替我写帖子,没想到她做事也疏忽,忘了写嫂子、赵太太、蓉哥媳妇三人进去。”
贾母笑着说,当年,抱琴是府里的丫头,最周全最聪明的了,这才选她陪元春进宫。
肯定是抱琴这些日子事情太多了,忙起来才忘了,不要紧的,都是一家人,以后,她们还有机会见小公主的。
抱琴也站出来赔不是。
大伙都不是傻子,这是元春不想见赵太太,又不好独独少她一个,才搭上李纨、秦可卿。
(今晚就一更,明日两更,书友们,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