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务府并没有过多地去宣扬自己的功绩,也没有指责任何一个人,以功绩来标榜自己的高尚。
他只是默默地做着自己认为正确的事情,就像一位低调的智者仁者,用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的价值,证明身后主人是如何心系天下苍生,只是用自己的方式改变天下人的思想。
然而,随着北方识字的汉人越来越多,信息的交流传递变得越来越快,范围也越来越大,信息获取量越来越多。
那些读报的普通人,无论是在热闹的茶馆里,还是在宁静的小巷中,很快就聚在一起闲聊起来。他们手中拿着报纸,兴奋地谈论着内务府的这些举措,普通人终于有了可以交流信息的平台,也可以通过报纸了解外面的世界,了解人活着的意义,要追求什么,能享受什么,以及钱如何挣。
有的人对压缩干粮赞不绝口,回忆着它给自己生活带来的便利;有的人对高品商品降价表示惊喜,盘算着自己终于可以购买到心仪已久的物品;还有的人对秦纸币与工业化的关系进行着深入的探讨,仿佛在探寻着时代发展的奥秘,探讨大秦与门阀的商战,最后谁会胜利、谁会得利,大秦废奴令对自己今后生活的影响。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气氛热烈而和谐,仿佛在这场小小的交流中,看到了渔翁得利的机会,也就猜测到了内务府这次平价出售商品的原因,既然生产出来的商品,就是为贩卖获利的,而且商品一旦平价倾销,自己的手里的纸币不仅能买到更多商品,可以选择的余地也变多了,特别是工人群体,在得知买平价商品,不但能满足自己的需求,让自己过的更好,还可以让手里的纸币升值,让钱更值钱,这样在工人的带头下,大量消耗型商品,如香皂、肥皂、厕纸等等商品,让消费者抢购一空,量大就会有利润,而且官僚阶层也是其中的受益者,纸币升值让他们手中的钱更经花了,俸禄的购买力更坚挺了。
在这风云变幻的局势之中,接下来的舞台便轮到官府正式登场了。这一次,资本家们的所作所为可谓是彻底激怒了官僚阶层。
在大是大非的关键问题上,他们做出了极其愚蠢且短视的举动,竟然背刺了官僚阶层。他们妄图废除纸币,这简直就是一场疯狂且危险的闹剧。
要知道,在这个时代,官府对民间的掌控力度远超历朝历代。这是无数先辈们历经艰难险阻,通过不断地改革与完善,独立的官僚阶层才达到了目前的局面。
倘若真的让那些守旧势力得逞,让纸币废除,那整个经济秩序必将陷入混乱。而官僚阶层也必将为自己的疏忽大意付出惨痛的代价。
毕竟,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经济利益的冲突是如此的尖锐,任何看似坚固的关系在这种冲击下都经不起折腾,就如同脆弱的纸糊灯笼,轻轻一戳便会破碎。
贾宜生,这位在官场中有着卓越见识和果断决策力的官员,在察觉到资本家们的恶劣行径后,立刻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他深知,如果不及时采取强硬措施,整个局势将会失控,好不容易独立起来的官僚阶层,可能又要重新依附世家门阀。于是,他毫不犹豫地下令官府,对所有参与废除纸币事件的商家进行严厉制裁。
首先,官府停止对这些商家提供平价的原材料。要知道,在工业生产中,原材料就如同人体的血液一般至关重要。
没有了平价的原材料供应,这些商家生产线就如同无源之水,必将陷入困境。那些参与废除纸币事件的商家,原本以为可以凭借自己的势力让阴谋得逞,却没想到贾宜生会如此果断地出手。
他们开始四处奔走,试图寻找其他的原材料供应渠道,然而市场上的原材料渠道和价格早已被官府调控,他们根本找不到合适的货源。
而对于那些眼见风向不对,又转而投诚的部分资本家,官府也没有轻易放过他们。
贾宜生下令对这些投机分子采取惩罚性高价出售原材料的措施。这些资本家们自以为聪明,妄图在这场风波中左右逢源,既能在废除纸币事件中谋取利益,又能在局势不利时及时抽身。
但他们低估了官府的决心和手段。他们不得不以高价购买原材料,每一次交易都像是在割他们的肉,让他们的快速积累的财富,又开始快速萎缩。
仅仅过了一个月的时间,那些守旧势力的工厂便陷入了绝境。由于弄不到原材料,工厂里的机器逐渐停止了运转,工人们也纷纷失业,整个工厂区变得冷冷清清。
曾经热闹的生产流水线上如今只剩下一片死寂,那些守旧势力的资本家望着空荡荡的工厂,心中充满了悔恨和绝望,大秦帝国对付敌人可是非常狠辣的。
而那些投机资本家,也没有好到哪里去。他们原本积蓄的钱财,在高价购买原材料的过程中逐渐耗光。
他们就像是陷入了一个无底洞,无论投入多少资金,都无法填满原材料的缺口。大量便宜的原材料供应一直以来都是由官府掌控的,这可不是私人资本能够轻易玩转的。
私人资本在这场与官府的较量中,显得如此渺小和无力。那些投机的资本家最终只能看着自己的财富化为泡影,他们的投机行为也以失败而告终。
这场由资本家妄图废除纸币引发的风波,在官府的强力干预下,逐渐平息。而那些参与其中的资本家,也为自己的贪婪和短视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因为破产而上吊自杀的新资本家比比皆是。
在这个繁华而又充满机遇与挑战的商业世界里,原材料对于工厂的运营而言,那无疑是至关重要的压舱基石。只有当原材料的数量达到相当庞大的规模时,才能够经得起工厂那如同饕餮巨兽一般的快速消耗。
想象一下,工厂里那一台台轰鸣作响的机器,一刻不停地运转着,每分每秒都在“吞噬”着大量的原材料。就拿一家规模中等的纺织厂来说吧,那一台台织机飞速转动,每一匹布的诞生都需要耗费大量的棉花、耗费诲量的贮麻。
如果原材料供应不足,工厂就只能被迫停工,那损失可就无法估量了。
而只有确保了原材料的充足供应,工厂才能够持续不断地生产出琳琅满目的商品。这些商品从工厂的大门源源不断地流出,被运往全国各地,甚至远销海外。
它们在市场上占据着一席之地,为商家带来了丰厚的利润。以瓷器工厂为例,精美的瓷器在窑炉中烧制而成,从日常使用的碗碟到价值连城的艺术品,种类繁多。
这些瓷器不仅满足了国内百姓的生活需求,还成为了对外贸易的重要商品,为国家赚取了大量的财富嘛,更是高档精美的奢侈品。
这种大量且源源不断的原材料供应,可不是一般的私人资本能够玩得转的。
只有国家,凭借着其强大的实力和广泛的资源调配能力,才能够做到这一点。就拿冶铁行业来说,要开采铁矿石,需要大规模的矿山,还要有专业的开采设备和技术人员。
从矿山的勘探、开采,到铁矿石的运输、冶炼,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巨额的资金投入和强大的组织协调能力。
私人资本往往难以承担如此巨大的风险和成本。煤矿的开采也是如此,地下的煤矿资源需要专业的开采团队和先进的设备,而且还要面临各种安全隐患和人力成本问题。
国家可以通过制定统一的规划和政策,合理开发和利用这些资源,确保原材料的稳定供应。
出海捕鱼也是一项需要大量资源和强大支持的产业。要建造能够远航的渔船,配备先进的捕鱼设备,还要有专业的渔民团队。
而且,在茫茫大海上捕鱼,还面临着恶劣的天气、海盗的威胁等诸多风险。国家可以通过建立海上巡逻队,保障渔民的安全,还可以提供技术支持和资金补贴,促进渔业的发展。
再看看那些海外贸易和掠夺资源的活动。就算是去海外抢粮食,这其中的难度和风险也是超乎想象的。
要组建一支庞大的船队跨越重洋,在陌生的海域航行,还要面对当地野人的骚扰。去草原上抢牛羊,需要深入草原腹地,面对游牧民族的骑兵作战,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去香料岛抢香料,更是要穿越波涛汹涌的海洋,还要应对岛上居民的反抗。这些活动都需要强大的军事力量和国家的支持,私人资本根本无法做到。
官府通过这次激烈的商战,有了一个惊人的发现。原来,官府其实也是非常挣钱的。以前,官府的思路一直没有打开,总是局限于传统的税收和财政收入模式。
在这次商战中,官府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优势,调配资源,组织生产和贸易,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让新生的资本家意识到,只要合理利用国家的资源和权力,开展商业活动,就能够获得丰厚的利润。这就像是打开了一扇通往财富的大门,官府让新资本家看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从此,官府开始积极探索各种商业机会,参与到更多的经济活动中去,塑造听官府话的资本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