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家,热热闹闹。
贾奶奶、付夫人、付二少奶奶和阿缘在亲手包粽子,付善水和付善果围着她们追追打打,嘻嘻哈哈。
付善果追累了,笑着喘气,小手扶着阿缘的胳膊,停下来休息,姿势和态度透着亲昵。
阿缘拿起手绢,帮他擦汗,比亲姐弟更亲。
付善果盯着那些大粽子,小手捂住肚子,说:“姐姐,你包的粽子太大,我吃不了。”
“我要吃小粽子。”
付夫人笑道:“放心,这粽子这么大,别说你,我也吃不完一个。”
“到时候,咱们分着吃。”
阿缘宠着堂弟,接话:“我专门给弟弟包几个小粽子试试。”
付善果盯着看,也拿起粽叶,跟着学。
他的小手有点笨,眼睛学会了,但手学不会。
阿缘有耐心,手把手地教他。
贾奶奶笑眯眯。
她在付家享福,一家和和气气,彻底不想念老家那个不孝子和骂骂咧咧的儿媳。
她甚至和贾爷爷偷偷商量过了,就算将来老死了,也不葬老家去,直接在本地下葬就行。当时,贾爷爷睡在被窝里,一边打哈欠,一边笑着说:“人死后还可以显灵,离小花和孩子们近些,可以保佑他们。”
“每年清明的时候,小花带着孩子们给咱们扫墓,也方便。”
老了,就知天命。谈论死亡时,二老没有害怕,反而还笑得出来。因为这几年,他们跟着付青和贾小花享福,享受到前面几十年没享过的福气,心满意足,知足常乐。
贾奶奶赞同他的话。
此时此刻,她打量付善果憨态可掬的模样,又看看阿缘,暗忖:这姐弟俩感情好,真不错,都是好孩子。
付二少奶奶说:“等会儿,我去给唐姑娘送粽子。”
这时,冯老头带着全家人走到付家大门口,鬼鬼祟祟地打量一会儿之后,抬手敲门。
仆人开门,客气地问:“您找谁?”
冯吉迫不及待地插话:“找你家主人!”
冯老头用手肘往后一捣,在冯吉的腹部捅一下,示意他别乱插嘴。
然后,他装作良善老实的模样,笑得讨好、谦卑,说:“我们是你家主人的亲戚,以前失散了,多年没互相走动。”
“现在好不容易找到了,特意带些鸡蛋来认亲。”
冯老妪手里提着篮子,篮子里装着一些鸡蛋。
仆人打量他们,神情疑惑,犹豫片刻,说:“你们稍等,我去传个话。”
紧接着,他一路小跑,去内院传话。
“夫人,有几个人来认亲,说是失散多年的亲戚,正在门口等着呢。”
付夫人、贾奶奶和付二少奶奶面面相觑。
付夫人问:“哪来的亲戚?叫啥名?”
仆人挠挠头,答不上来,连忙又转身,跑回去问。
阿缘有些好奇,和付二少奶奶手牵手,跑去大门口瞅一瞅。
冯老头恰好也瞅见她们,咧嘴笑,说:“找对了,就是这家人。”
说完,他伸出手,把小红往前推。
小红被推得一趔趄,差点往前摔倒。
阿缘好奇地打量小红,同时,小红用一双死气沉沉的眼睛盯着阿缘看。
彼此暂时没说话。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冯老妪难掩兴奋,暗忖:像,真像!肯定没认错!
付家的仆人左看右看,也纳闷,心想:莫非真是失散多年的亲戚?这穿得破破烂烂的小姑娘咋和咱家缘姐儿这么像?那脸、鼻子、下巴、眉毛、眼睛……啧啧,像极了。
另一个仆人暗忖:这穷亲戚,上门打秋风来了吧?拖家带口,还背个娃娃。也真是怪了,失散多年,咋突然找上门来了?
与此同时,付二少奶奶一看见冯老头就生气,伸手指向他,大声问:“你是不是人贩子?”
昨天在街上碰到,今天又找上门,面对这种情况,付二少奶奶即使有点小糊涂,也察觉出不对劲。
冯老头连忙摆手,解释:“我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种田为生,哪是什么人贩子?你别冤枉我。”
“你看看我孙女小红,你看这两个小姑娘长得像不像?是不是一模一样?”
一语点醒梦中人。
阿缘忽然脑中灵光一闪,把昨天和今天的事联系起来,瞬间明白了,暗忖:眼前的小姑娘就是小红,昨天这老头儿把我错认成她。也真是好笑,因为长得像,就说我家是他家失散多年的亲戚,这未免太儿戏了,无凭无据。
想着想着,她忍不住“噗嗤”一笑,说:“我觉得不像,我去告诉奶奶。”
说着,她转身往内院跑去,脚步轻松。
小红本来满心紧张,想跟她相认,“妹妹”两个字已经到了嘴边,一听这话,变得满脸失落。
她暗忖:妹妹肯定是看我穿得差,就瞧不起我。
冯吉气得往地上吐一口唾沫,骂骂咧咧:“明明长得像,她为啥说不像?谎话精,瞎了狗眼,想赖账哩!”
冯老妪白他一眼,小声警告:“你闭嘴,别说话,小心鸡飞蛋打。”
付二少奶奶撇嘴,也转身往内院走去,觉得他们就是骗子,不是什么亲戚。
内院里,付夫人听完阿缘的描述之后,吓得脸色发白,双手哆嗦,暗忖:好的不灵坏的灵,昨天我和孩子爷爷担心那家人找上门来认阿缘,没想到真来了。
她紧紧牵住阿缘的手,生怕孙女被抢,说:“你待在这里,别出去见那些乱七八糟的人。”
阿缘乖巧地点头,察言观色,心里有些疑惑。她看出来,奶奶在紧张,甚至在害怕。
奶奶为何害怕?她暂时不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