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宿主,依据协议,系统会完全根据您的需求对数据模型进行调整。这一行为的目的是通过系统的运算逻辑,代替您进行复杂或重复度较高的思考,因此,系统需要您详细说明您的需求。”
“啊。”林应声,然后脑子反应了片刻。接着,她忽然有些头疼:有的时候,思考一个问题比描述这个问题要简单许多,详细的描述问题会更复杂(一些?很多!)。
“简单地说,我想知道参与测试的同伴们对这种战斗的接受程度——嗯,她们是以一种大概……什么样的风格和方式去战斗的呢?”
林于是开始向系统表述自己的想法,以及,希望获得这些数据的目的。
数据很快收集完毕,但如何将这些信息表达给林也是一个有技巧的事。在协议的指导下,系统很快明确了一个方向。它说:“尊敬的宿主,根据协议的准则,系统认为,为了方便您理解系统得出的结论。您可以向系统提供若干个,您认为相对更加有代表性的作战风格蓝本,系统将在此基础上,为您提供不同测试萌娘与不同风格之间的相近程度。”
“嗯?用这种方式来总结最终的结论数据?……嗯。好吧。”林点了点头,说实在的,她其实并不在意系统表达最终结论的方式。
抓了抓脖子,打了个哈欠之后,林给系统提供了两个方向的作战风格——这两种作战风格都很难用语言来描述,系统和林之间的交流是通过思维来进行的,思维的交流——嗯,和林的世界意识所创造的平行宇宙中的那种被称之为‘学识’的交换很相似。
通过某种直接的,被设定为信息载体的交流和交换,某种信息得以在林和系统的思维区内以极为高效的方式进行迅速的交换。
这种交换几乎发生在概念上的下一个时间点,当林结束思考,系统也就接收完了她所有想要传达的信息。
因为过于高效,所以机器也很难捕捉到这种信息——嗯……
“啊,简单的说,大概就是,将整个世界视作游戏一般进行战斗的风格……或者是,将主角的建模视作自己的一部分,然后,嗯……用一名战士的习惯,或者自己的本能去战斗。”
林并没有在行使旁白的职责……只是因为如果接下来要和系统描述这两个风格,她总不可能用【风格1】和【风格2】来代指它们吧……
就算她真的这么做,旁白也不会同意的!
所以,她需要给两种风格起个名字,但她毫无头绪!
“好的,正在为您提供的风格数据进行命名:您认为【现实风格】与【虚拟风格】的表述如何?”
“……就这样吧。”林是起名废,她对名字什么的没意见。
“正在生成结论报告。”系统开始干活,林点了点头,稍微等了一会儿,林就从系统那里得到了热乎的说明报告。翻看了几下报告之后,林的眉毛缓缓地挤在了一起。
该说是早有预料,还是不出所料呢……事情的发展并没有超出林的担忧之中。
是的,担忧,林其实对萌娘们的战斗风格有些预期,毕竟,她们并不理解赛季玩法和‘游戏’本身最初的意义。
换位思考一下,在参与测试的萌娘们眼中,她们所做的事情,更多的其实是:深入一个,在主人保证之下没有危险的世界之中,在这里参与一些主人要求的任务:例如战斗,例如在某个奇怪的地方醒来,接着战斗。又或者在耳边的奇怪声音(系统)的指引下捡起一些奇怪的东西,用奇怪的方式装备‘它们’。
作为萌娘们,她们是以进入模拟世界的方式参与到这场测试之中的,离开原本的空间,来到一片虚幻到有些……不真实的空间,在这种情况下,她们必然会尝试以自己的经验和对过往的理解来应对在这个世界遇到的挑战。
那么,在战斗风格上,她们也会自然而然的倾向于:运用自己的本能,和在主世界中学到的一切,来进行战斗!
于是,在数据层面上,她们的战斗风格就会被系统记录为:更加偏向于‘现实风格’的战斗。
不过,因为一些测试员也参与过之前赛季玩法的一些玩法,加之这次测试和之前的赛季内容确实有些相近。所以,也有一部分测试员带有一些来自之前的赛季玩法之中的经验,她们的风格也就会略微偏向‘虚拟风格’一些。
但是,即便存在这样的现象,前者的比例也依然大大高于后者。宏观上,萌娘们在战斗风格上的选择依然是朝着现实风格,依靠自己的战斗本能和作战经验去攻击敌人身体上可能存在的脆弱部位(眼睛,裆部,心脏,喉咙。)。只是比较可惜的一点是,萌娘们参与的战斗毕竟是和现实世界不相同的,她们在这里没办法将自己的血肉塑型成锐利的锋刃,也没办法将锋刃插进敌人的肋骨之间——实际上她们面对的敌人压根就没有肋骨!
“嗯。不出所料。还是更加倾向于运用主世界中学习的作战风格。(叹息。)”
这种风格的倾向性不符合林的预期,潜意识中的预期。但浅层意识却阻止了林交涉
因为赛季玩法的原型是某种游戏,因此,林对赛季玩法有一种先天性的先入为主的印象在里面:这件事就该是这样做,而不是那样做(祖宗之法不可变!)。
虽然林现在还没有意识到:这种先入为主的印象,其实并不正确……
但林确实对赛季玩法作为游戏的性质有一个判断和期望,同时,由于她也有些担心萌娘们是否能够理解作为游戏而存在的赛季玩法本身的各种逻辑……
So……林其实一直有一种冲动——将自己脑海中的,最为高效的那种行动模式,教授给参与测试的丧尸娘们——
潜意识中,林一直想要这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