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务部的办公大楼内,贝利亚谄媚的看着回到办公室的弗拉基米尔,他仍然像往常一样“巴结”后者。
毕竟贝利亚也是个爱奋斗的小孩儿,他也想要进步,早日的坐上内务部的头把交椅。
在沙俄这个等级分明的国家内,一把手和二把手的含权量可是非常不一样的。
就比如说内务部的一把手才可以调动隶属于内务部的边防师和特别行动队。
像贝利亚这个老二就没有权力命令这些人去干事,还有很多内务部的机密情报也只能由一把手才可以知道。
回到内务部办公室的弗拉基米尔首先让自己的亲信去接管了内务部对外联络处。
通过对外联络处他直接给位于乌拉尔军区的三个内务部边防师手下发送了秘密电报。
这三封电报的内容都是暗语,看似是正常的工作问询。
实际上是命令他们准备越过边境线向对面的大明军队投降。
在给这三个位于乌拉尔军区的部队发完电报后。
他又分别给外高加索军区、芬兰前线的三个边防师发送了准备行动的电报。
他要把内务部的六个师全部带到大明,让大家都过上好日子,跑到大明吃香的喝辣的。
除了让军队跑路以外,弗拉基米尔还跑到内务部的地下室。
拿着胶卷相机把他认为的机密文件全部都拍了一遍。
并且要将那个存满鞋匠签发处决命令的铁盒子给拿到大明,曝光鞋匠的真实面目。
在做完跑路前的准备活动后,弗拉基米尔决定给贝利亚,这个混蛋的二把手一个大大的“礼物”。
他让亲信伪造贝利亚的笔迹签署了一份命令。
这份命令的内容是让贝利亚负责的外高加索分部释放所有抓捕的敌对分子,并且伪造几封对外书信,把贝利亚营造成一名普鲁士的人的间谍。
既然他贝利亚想通过出卖内务部来当上一把手,那么大家谁也别当一把手了,直接让内务部自爆算了。
如果鞋匠得知内务部的一把手和二把手都是间谍,那么生性多疑的他会怎么想?
到时候搞不好内务部都有可能不会存在了。
如果保留了,那么几十万人都会被清洗一遍,大家都得跟着跑路。
“长官,我们这份乌拉尔军区走私大明人的汽车、电器调查报告似乎有些作用。”
“我们可以把这份报告给公布出去,让那些军方的人日子也不好过!”
托雷斯从地下室的文档中拿出来了一份内务部对沙俄乌拉尔军区的秘密调查报告。
上面显示了在过去的十几年里,乌拉尔军区的军官正在通过秘密渠道和大明的边境商人做生意。
这些沙俄军官通过低价购买大明的汽车和家电,再转手卖到莫斯科获取巨额的利润。
通过这种走私途径,沙俄乌拉尔军区的军队可没少赚钱。
这也是乌拉尔军区的军官待遇为什么比其他地方要好的原因。
不少沙俄军官也是发挥了主观能动性,凭借着“靠山吃山”的本事积累了大量的财富。
当然这些财富都没有上报给莫斯科方面,原本内务部想要通过这份情报拿捏乌拉尔军区,让乌拉尔军区的军官给他们上贡。
可如今弗拉基米尔他们这些内务部的官员们马上要完蛋了,谁还要钱啊!都是准备跑路的。
在跑路前他们也是准备彻底的跟军方爆了。
既然你不想让大家过好日子,要让鞋匠把内务部当替罪羊给杀了,那他妈的大家谁也别过好日子。
弗拉基米尔这么做也是在逼着大家改门换庭,全部都当美猴王跑到跑蟠桃园吃美味的蟠桃!
.......
乌拉尔军区,内务部边防军的三名师长面露惊恐的看着这封稀松平常的电报。
当这封电报出现的时候,就证明了他们的大靠山——弗拉基米尔马上要完蛋了。
这封电报就是在告诉他们准备跑路吧!别跟着沙俄混了,对面的明军优待俘虏。
边防第3师的师长米赫涅维奇神情凝重的坐在椅子上。
他在思考自己怎么没有收到莫斯科的消息,那里到底发生了什么能把内务部部长当作牺牲品给送出去?
“长官,怎么了?是总部需要抓人了吗?”
米赫涅维奇的副官丹尼洛夫好奇的问道。
“不,不是抓人的,是莫斯科可能会出现变故,咱们的长官弗拉基米尔要让我们做好应对的准备。”
“丹尼洛夫,你去让部队戒严,任何人不得和外界联系,随时做好出击的准备!”
米赫涅维奇表情严肃的向自己的下属下达了戒严令。
得到命令的丹尼洛夫意识到了这里面的问题似乎很大,有一种不太妙的氛围,不过他还是坚决的执行了戒严令。
除了内务部边防第3师以外,其余的边防第1和第2师同样执行了戒严命令。
这三位师长都在等着弗拉基米尔最后的命令,只要弗拉基米尔一声令下,他们就向边境线上移动,向对面的明军投降。
要问他们为什么能下定决心跟着弗拉基米尔跑路?
那回答就是大家都是一条绳子上的蚂蚱,绳子着火了,蚂蚱也得被烧死。
大家都不是傻子,知道这些年的清洗有多么的可怕,只要和弗拉基米尔有关系的人,势必要遭到清算。
与其坐等死亡,还不如拼一把,跑路到对面的大明帝国,哪怕不能大富大贵,也不至于吃一颗“花生米”吧?
除了乌拉尔军区的军队在进行着准备以外,芬兰前线和外高加索军区的三个师也在做着跑路的准备。
.......
办公室内,鞋匠正满心欢喜的抽着他的烟斗,就在今天下午,他和军方的将领们谈好了条件。
只要他把刽子手弗拉基米尔给毙了,那么军方的将领就会好好的为他效力,重新的整备军事力量做好和日不落帝国夹击普鲁士的准备。
鞋匠也认为弗拉基米尔所率领的内务部权力有点大了,他得玩一手三角平衡,让内务部、军方、文官们互相牵制,他居中调节稳坐钓鱼台。
等到弗拉基米尔伏法后,鞋匠就可以体面的结束掉清洗活动,把一切罪责都撇的干干净净。
“弗拉西科你们内卫队做好了准备吗?”
鞋匠看着面前的内务队长出声问道。
“当然,我们这两个月以来已经调查了弗拉基米尔的关系网,罗列了一批抓捕名单,只要您下令,我们就能抓捕他。”
“不过我想我们不能直接冲到内务部去抓捕他,他有不少的亲信。”
“若是在内务部发生了交火,我担心他狗急跳墙纠集内务部的那些士兵们打进您的住所!”
弗拉西科略有一丝担忧的说道。
“是吗?这些年他的权力也太大了,是要清理一下错综复杂的藤蔓了!”
“那就等到后天5月3日开会的时候,在会上抓捕他吧!这样能把他和他的亲信隔离开,把影响降到最小!”
鞋匠沉思片刻后觉得弗拉西科说的没毛病。
内务部在莫斯科有几支部队,人数加起来得有2000多人。
要是这些人发疯进攻他的住所,那恐怕不太好处理。
于是鞋匠决定趁着弗拉基米尔不备的时候擒拿他。
“恩,长官您高见!这主意可真好!”
弗拉西科连连称赞道。
可怜的鞋匠还以为自己把内务部的官员推出去斩了以后,就能和军方的将领重归于好,让这些军方的牛马好好干活。
可谁知道这场对内务部的清洗会演变成一场大逃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