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萧逸让萧佲前往的正是荧惑市技术研发中心内下辖的装甲研究所。
最初,装甲研究所成立的目的是解决太空航行舰船外层装甲板的生产问题。
并且兼具研发不同用途舰船装甲的任务。
后装甲研究所在协助荧惑市工业基地完成特种钢材生产,解决钢材在生产上所面临的问题。在完成本职工作之外,还不断创新开发新的特种钢材。
于是装甲研究所的重要性在不断上升,获得的资金支持力度不断加大,高薪招聘相关研究人员,研究所内课题组数量不断膨胀。装甲研究所的研究范围也随之扩大。
从最开始专精于太空舰船外层装甲钢研究,逐渐扩展到太空舰船制造用钢铁与金属材料研究,最后扩展到新型材料研究。
从单一的钢铁研究扩展到全面材料研究之中。
装甲研究所不仅在火星荧惑市的技术研发中心内设置有总部,还在多个地区设置有分部研究所。有的研究员从入职那天起就在蓝星上,兢兢业业工作十余年都没有去过位于火星上的总部一趟,但其名义上由火星总部管理。
在发展过程中,装甲研究所也并入了泛太集团旗下多个研究所,其成果由一部分来源于这些被并入的研究所。
之所以还保持装甲研究所总部在火星上则是处于泛太集团火星战略的考虑。
火星因为其独特的条件,是优异的工业生产基地,在泛太集团的规划中,要在火星上建立一个大型工业区,承担集团40%以上工业生产。
尽管装甲研究所的职责范围远远不是装甲研究那么简单,但名字依然被保留,虽然听着仿佛一个小卡拉米,但内在已经是一个巨无霸。
装甲研究所在末日前就承担了一部分军方的动力装甲研究任务,在末日后急剧增加的战争压力下装甲研究所承担有更多的研发任务。
其中一项就是新一代超凡动力装甲研发。
新一代超凡动力装甲顾名思义就是结合末日后出现的大批新型材料开发一款应对异常生命体的动力装甲。
诚然常规动力装甲由于出色的装甲与火力输出让其在面对三阶虫子的时候能够不落下风,在协同作战情况下也能够对抗四阶虫子。
但其开发是基于经过训练的士兵,在设计之初就是为了辅助士兵进行作战,换而言之其在设计上过于保守(以末日后的视角来看)。常规动力装甲无法充分发挥超凡者驾驶员的作战能力,由超凡者来驾驶并不是在本质上提高动力装甲的战斗力。
甚至可以说常规动力装甲还限制超凡者的优势发挥。
在实际作战中,超凡者更多的穿带外骨骼装甲,依靠外骨骼装甲携带更多的作战装备,有人会直接关闭外骨骼装甲的辅助动力模块,把外骨骼装甲当做一件盔甲来使用。
三阶以上超凡者基本上就不会选择穿戴动力装甲,动力装甲对于其的增幅不大,更多的还是一种限制,限制超凡者发挥自身专长。
动力装甲作为人类军事发展领域的一个里程碑级产物,其地位比坦克还要更胜一筹,现在却处于一个相当尴尬的局面。
于是新一代超凡动力装甲的研究自然而言被提上日程。
依靠末日后出现的各种超凡材料开发动力装甲,至少要让动力装甲成为战力增幅器而不是限制器。
要脑洞大开的往超凡动力装甲上安装新式高杀伤武器,要在动力装甲上安装先进推进系统,要安装更为厚实的装甲……从而在战场上发挥更大作用。
这一系列设计的前提是有一个强力的动力核心,能够输出满足各个模块运行的能量。
总不能让这些种种性能优异的动力装甲拖着一条粗壮的电缆上战场吧。
现在,新一代超凡动力装甲拟采用小型聚变反应堆来充当动力核心。
说起来,这个小型聚变反应堆的设计还与萧佲有关。
以当然人类科技,能够掌握稳定运行的聚变反应堆已经是一件了不得的事情了,更不要说将聚变反应堆小型化,这项技术在科技树的靠后的位置,相较于稳定运行的聚变反应堆而言靠后。不是人类突击研发在短时间内能够解决的。
萧佲之前在动乱之地参加过一次行动中,就面对过先进的作战机械作战单位。
其内部正是使用小型化的聚变反应堆,在那次行动中萧佲带人将小型聚变反应堆完整获取并送到相关聚变研究单位内,一种研究人员进行详细拆解。
而幸运的是,所获取的这款小型聚变反应堆不同于其他小型聚变反应堆其技术含量并没哟超过人类科技积累太多。
属于是人类垫垫脚尖便能够够到。
有一个模版在前,提供了足够的思路,很快技术人员便在实验室内复制出了小型聚变反应堆,并且保持稳定运行。
相关技术资料分享给相应研究单位内,更有甚者在此基础上加入的新的东西形成小型聚变反应堆改版。
这些具有高能物理研究基础的研究单位在原型装置的基础上按照自身需求添加上其他东西形成改版,转变为某一应用领域的高效改型。
装甲研究所内设计改造的小型聚变反应堆也正是在原型机的基础上进行改进,让聚变反应堆的能量输出更适用于新一代动力装甲。
新一代动力装甲是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做出适用超凡者的改进,并切装甲设计上增加了超凡材料让其具备普适性地强化。
新一代动力装甲的设计是为了工业化制造而进行的,为了实现工业化不可避免地削减一些巧思,减少成本,也就不能将动力装甲的性能推到极致。
相对的,也存在将性能发挥到极致,不需工本极限堆料完全不考虑工业化生产的设计。就比如萧逸亲自设计并制造的刑天动力装甲就属于这一类。
毫无疑问这种设计方法将使动力装甲的成本飙升天际。只有少数几个财大气粗并掌握有工业制造能力的人才能使用。
居于两者之间,则是采用动力装甲的通用设计,在上面堆料进行改进,从而获得性能优于通用动力装甲的同时制造成本又可控。
甚至通用动力装甲上还专门保留有改装接口,只需要有配件便可以快速对动力装甲进行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