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禅站在宽敞的宫殿中,目光凝视着眼前悬挂的大汉疆域图。他的心中涌起一股豪迈之情,如今的大汉版图辽阔无垠,除了江东地区外,其余地方尽皆属于大汉的疆土。
这一切都得益于对南州的开发,以及对辽东、高句丽的吞并和对倭国等领土的扩张。如今的大汉疆土面积已经远远超过了前汉的全盛时期,这让刘禅倍感自豪。
他的目光缓缓扫过倭国的领土,由于石苞的努力扩张,后世所谓的四国和中国都已被纳入大汉的版图。为了更好地管理这片广袤的土地,除了之前已经设立的和州和元州外,刘禅决定下诏再设立国州和齐州,并分别设置郡县,选派主政官员前往治理。
看着疆域图上新增的州郡,刘禅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期许。他相信,在这些官员的治理下,大汉的疆土将会更加繁荣昌盛。
沉思片刻后,刘禅转头对吏部尚书董允说道:“传朕诏命,将和州牧诸葛均调入京城担任御史大夫,另派官员前往和州担任刺史。同时,进封诸葛均为襄阳侯,赐食邑一千五百户。此外,将元州刺史张华调入京城担任右都御史,进封都亭侯。”
董允恭敬地记下刘禅的旨意,然后领命道:“臣遵旨,待臣起草完诏书后,请陛下过目。如无问题,便请陛下盖章,以最快的速度将诏书发出去。”
刘禅微微点头,表示应允。
在又商议了一些其他事情之后,刘禅站起身来,高声宣布:“今日朝会到此结束。”其他官员们纷纷起身,向刘禅行礼,然后有序地退出了朝堂。
然而,董允和马谡却留了下来。他们的任务是起草一份重要的诏书。刘禅看着他们忙碌的身影,心中暗自点头。
董允和马谡迅速地铺开纸张,拿起毛笔,开始认真地起草诏书。他们的字迹工整,用词精准,每一个字都经过深思熟虑。
刘禅坐在龙椅上,仔细地阅读着他们起草的诏书。他时而点头,时而皱眉,对一些内容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修改建议。董允和马谡则虚心地接受,并根据刘禅的指示进行调整。
经过一番修改和完善,诏书终于完成了。刘禅再次审视了一遍,确认没有问题后,便让侍者拿来玉玺和印泥。他小心翼翼地将玉玺沾上印泥,然后依次在诏书上盖上了鲜红的印记。
一切都准备就绪,马谡和董允向刘禅行礼,然后告退出宫。刘禅看着他们离去的背影,心中松了一口气。
然而,刘禅并没有休息。他拿起刚刚呈上来的奏书,开始认真地批阅起来。这些奏书涉及到国家的各个方面,有关于民生的,有关于军事的,还有关于外交的。刘禅不敢有丝毫的懈怠,他仔细地阅读每一份奏书,权衡利弊,做出决策。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刘禅用完午膳后,继续埋头于政务之中。他的眼睛有些发酸,手指也因为长时间握笔而有些僵硬,但他依然坚持着。
终于,在傍晚时分,刘禅终于批阅完了所有的奏书。他感到一阵轻松,但同时也感到有些疲惫。
然而,刘禅并没有立刻休息,而是凝视着那幅巨大的大汉疆域图。他的目光缓缓扫过每一个郡县,心中思考着国家的未来和发展。
晚间,刘禅前往丽达的寝宫过夜。在那里,他可以暂时放下政务的重担,享受片刻的宁静和温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