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火车站地皮接连拍卖成功、各火车站新城也相继立项、各项招商工作也顺利进行,大明商人以及外邦商人都纷纷加入进来,大明经济获得发展,钱也是哗啦啦的进入户部。
户部的铜锁“咔嗒“一声打开,十余名小吏鱼贯而入,随即被眼前的景象惊得呆立当场。库房内,银锭堆积如山,在晨光中泛着冷冽的光芒;金条整齐码放,如同一堵耀眼的墙壁;各色珠宝盛放在檀木匣中,璀璨夺目。空气中弥漫着金属与檀香混合的奇特气味。
“这这得有多少啊?“一个年轻吏员声音发颤,手中的帐本差点掉落。
户部官员深吸一口气,手指不自觉地捻着胡须:“初步估算,仅白银就不下八千万两,加上黄金珠宝,总值超过十亿两。“他说出这个数字时,自己都觉得喉咙发紧。
“十亿?!“众吏倒吸一口凉气。这个数字相当于大明五年的赋税总和。
消息如同长了翅膀,不到半日便传遍了整个应天府。街头巷尾,茶馆酒肆,人人都在议论这惊人的数字。
“听说了吗?驸马爷欧阳伦这次招商,收了商人十亿两银子!“
“十亿?我的老天爷,那得堆多高啊!“
“更吓人的是,听说商人还私下给驸马爷'敬献'!数额高达两个亿!“
皇宫内,朱标正在批阅奏折,贴身太监小李子慌慌张张地跑进来,跪倒在地:“陛下!大事!户部那边.“
朱标眉头一皱:“何事如此惊慌?“
小李子咽了口唾沫:“驸马爷欧阳大人这次招商,共筹得白银十亿两,商人还私下给了驸马爷两个亿!“
“什么?“朱标手中的朱笔“啪“地掉在奏折上,染红了一大片,“两亿私银?消息可属实?“
“千真万确!现在满朝文武都知道了。“小李子额头抵地,“御史台那边已经炸开了锅,说驸马爷这是.这是“
“是什么?说!“
“说是大明开国以来第一巨贪!“
朱标的脸色瞬间变得煞白。
他猛地站起身,龙袍带翻了案几上的茶盏,热茶泼洒在明黄色的衣袍上,却浑然不觉。
“立刻宣欧阳伦进宫!“朱标的声音里带着前所未有的严厉,“还有,去请太上皇到奉天殿,就说就说有要事相商。“
韩国公府内,李善长正与几位淮西旧部品茶议事。管家匆匆进来,在他耳边低语几句。李善长手中的茶盏一顿,眼中闪过一丝精光。
“
诸位,“他缓缓放下茶盏,声音里带着压抑的兴奋,“刚得到消息,欧阳伦这次招商,私下收了商人两亿两白银。“
“两亿?!“礼部侍郎黄子澄差点从椅子上跳起来,“这这胆子也太大了!“
蓝玉冷笑一声,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腰间的金刀:“这小子终于露出狐狸尾巴了。两亿私银,够砍他十次脑袋了!“
李善长却眯起眼睛,手指轻轻敲击桌面:“别高兴得太早。欧阳伦不是莽撞之人,此事必有蹊跷。“
“国公爷未免太过谨慎,“黄子澄急切道,“证据确凿,两亿私银就摆在户部库房,满朝皆知。这次若再不弹劾,更待何时?“
李善长沉思片刻,突然问道:“那些银子,可有登记造册?“
管家躬身回答:“听说都记在《招商附录》里,每一笔都有来处。“
李善长眼中精光一闪:“这就对了。欧阳伦行事向来滴水不漏,既然敢明目张胆收钱,又敢登记在册,必有所恃。“他站起身,踱步到窗前,“此事恐怕没那么简单。“
蓝玉不耐烦地拍案而起:“管他有什么倚仗!两亿私银是事实,明日早朝,我定要参他一本!“
李善长转身,目光锐利如刀:“蓝将军稍安勿躁。要弹劾,也得找准要害。“他嘴角勾起一抹冷笑,“去查查那些给'敬献'的商人,看看他们与欧阳伦有何勾连。特别是燕王府那边。“
奉天殿内,朱元璋正把玩着一块上好的和田玉,听完朱标的汇报,他脸上看不出喜怒。
“父皇,此事您看“朱标小心翼翼地问道。
朱元璋将玉石往案几上一丢,发出清脆的响声:“标儿,你觉得欧阳伦会贪污吗?“
朱标犹豫片刻:“儿臣.儿臣不敢妄断。但两亿私银,数目实在惊人。“
“之前妹夫也有跟儿臣提到会私下收取一些资金,但儿臣没想到数额这么大,一时间儿臣也有些拿不准了。”
“数目惊人?“朱元璋突然大笑,笑声中却带着几分冷意,“咱当年打天下时,那些降将献上的金银珠宝,比这多得多!关键不是数目,而是来路和去向。“
朱标眼前一亮:“父皇的意思是“
“去问问你那好妹夫,“朱元璋站起身,背着手望向殿外,“这两亿两,他准备怎么用。若说不出个子丑寅卯“他冷哼一声,没再说下去。
就在这时,太监来报:“陛下,驸马欧阳伦求见。“
朱标与朱元璋对视一眼:“宣。“
欧阳伦神色如常地走入殿中,行礼如仪:“臣参见陛下,参见太上皇。“
朱标盯着他,开门见山:“妹夫,两亿私银是怎么回事?“
欧阳伦不慌不忙地从袖中取出一本厚厚的册子:“陛下所问,想必是《招商附录》中记载的商人'自愿敬献'款项。此两亿零三百七十二两白银,均已登记在册,每一笔都有商人签字画押。“
“这点臣当初有给陛下你解释过,臣也没想到效果会这么好,这钱.的确是多了些。”
朱元璋突然插话:“欧阳伦,你可知私下收受商人钱财,按《大明律》该当何罪?“
欧阳伦直视朱元璋,声音沉稳:“回太上皇,按律当斩。但臣所收并非贿赂,而是商人自愿缴纳的'诚信保证金'。“
“保证金?“朱标疑惑地重复。
“正是。“欧阳伦翻开册子,“这些商人多为外邦或新晋商户,无足够资产抵押,又渴望参与招商。臣便让他们缴纳一笔保证金,以确保其诚信经营。此款项不入国库,专用于车站新城建设及风险赔付。若商户遵纪守法,五年后连本带息返还;若有违法乱纪,则充公处置。“
朱元璋眼中闪过一丝赞赏,但很快又板起脸:“说得好听!两亿白银,你就这么放在户部,不怕人惦记?“
欧阳伦微微一笑:“回太上皇,臣已请示陛下,将此款项分为三部分:一亿两用于西北军饷,五千万两赈济河南灾民,剩余五千余万两留作车站建设应急之需。“说着,他又取出一份奏折,“具体分配方案,请陛下过目。“
朱标接过奏折,快速浏览后,脸色渐渐缓和:“原来如此。妹夫早有安排,倒是朕多虑了。“
朱元璋却突然拍案:“欧阳伦!你好大的胆子!“这一声怒喝,震得殿内烛火摇曳,“西北军饷、河南赈灾,这都是朝廷大事,也敢擅自做主?为何不上报!“
欧阳伦不卑不亢:“臣不敢。臣如今是内阁首辅、军事内阁大将军,军政之事皆有独断之权,此事臣已与兵部、户部商议,只是尚未及禀明陛下。若有不妥,臣甘愿领罪。“
说完,又嘀咕了一句,“当初可是太上皇亲口说,让臣婿大胆去做的。”
殿内一时寂静。
朱标看看父皇,又看看妹夫,突然明白了什么,嘴角微微上扬。
朱元璋盯着欧阳伦看了许久,突然哈哈大笑:“好!好一个欧阳伦!这一手'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玩得漂亮!“他转向朱标,“标儿,你
这妹夫,比咱想象的还要狡猾。“
朱标也笑了:“父皇的意思是“
“明日早朝,必有一场好戏。“朱元璋眯起眼睛,“咱倒要看看,哪些人迫不及待要跳出来。“
次日清晨,奉天殿前百官齐聚,气氛异常紧张。
众人三三两两聚在一起,低声议论,不时瞥向站在文官队列中的欧阳伦。
欧阳伦却神色自若,与身旁的户部尚书郭资谈论着新城的规划,仿佛全然不知自己已成为众矢之的。
“欧阳驸马好雅兴啊。“蓝玉不知何时走到近前,声音洪亮得所有人都能听见,“两亿私银在手,还能如此淡定,蓝某佩服!“
欧阳伦微微一笑:“凉国公说笑了。那两亿两乃商人保证金,专款专用,何来'私银'一说?“
“保证金?“蓝玉冷笑,“大明律法可有此说?私自收取商人钱财,就是贪污!“
这时,李善长缓步走来,众官纷纷让路。他看了看欧阳伦,意味深长地说:“驸马爷,有些钱,拿着烫手啊。“
欧阳伦正要回应,殿内传来太监尖细的声音:“皇上驾到!“
众官迅速列队入殿。朱标端坐龙椅,目光扫过群臣,在欧阳伦身上多停留了一瞬。
“有本启奏,无本退朝。“
话音刚落,蓝玉大步出列:“臣有本奏!“他高举奏折,声音洪亮,“臣弹劾驸马都尉欧阳伦,借招商之便,收受商人贿赂达两亿两之巨,实乃我朝开国以来第一大贪!请陛下明察!“
殿内顿时哗然。虽然众人早已知晓此事,但听到蓝玉当庭弹劾,还是引起一阵骚动。
朱标面色一沉:“蓝将军,此事可有人证物证?“
蓝玉自信满满:“回陛下,两亿私银现就存放于户部库房,满朝文武皆可为证!欧阳伦私自收取商人钱财,已触犯《大明律》第三百二十四条,按律当斩!“
数名淮西党官员纷纷出列附议:“臣附议!““欧阳伦罪证确凿,请陛下严惩!“
朱标看向欧阳伦:“驸马可有话说?“
欧阳伦从容出列,从袖中取出昨日那本册子:“陛下,此乃《招商附录》,详细记载了每一位商人的'自愿敬献'款项及用途。臣收取此款,一为约束商人诚信经营,二为充实国库。所有款项均有账可查,何来贪污之说?“
蓝玉厉声打断:“巧言令色!《大明律》明确规定,官员不得收受商人钱财,违者以贪污论处!“
欧阳伦
不慌不忙:“凉国公所言极是。但律法亦规定,若为公务所需,经朝廷批准,可收取特定款项。臣此举已获户部、工部联署,符合程序。“
李善长突然出列:“陛下,老臣有一事不明。这两亿两中,有五千万两标明用于河南赈灾。但据老臣所知,河南并无大灾,此款项去向成疑啊。“
欧阳伦眼中闪过一丝锐利,随即恢复平静:“韩国公消息灵通,但略有滞后。三日前,河南八百里加急奏报,黄河决堤,淹没三县。此五千万两,正是为赈济灾民所备。“
李善长脸色一变,显然没料到这一着。
朱标适时开口:“确有此事。朕已命户部拨银赈灾,驸马此举,正解燃眉之急。“
朝堂上一时寂静。淮西党众人面面相觑,没想到欧阳伦早有准备。
这时,欧阳伦突然从怀中取出一份文书:“陛下,臣还有一事禀报。在查核商人背景时,发现有人借招商之名,行贿赂之实。“他意味深长地看了李善长一眼,“特别是这位李进,自称是韩国公的远房侄子,以国公之名向商户索要钱财,承诺可保其获得招商资格。“
李善长脸色大变:“胡说!老夫根本不认识什么李进!“
欧阳伦不急不缓:“此人现就关押在刑部大牢,国公若不信,可当面对质。据他供述,所得赃款三成送入了国公府。“
“血口喷人!“李善长气得胡须直抖,“陛下明鉴,这是有人栽赃陷害!“
朱标脸色阴沉:“此事朕会彻查。若属实,决不轻饶!“
朝堂局势瞬间逆转。原本气势汹汹的淮西党,此刻如坐针毡。
欧阳伦乘胜追击:“陛下,商人'自愿敬献'一事,臣确有考虑不周之处,愿领责罚。但此款项确已全部用于国事,未有分毫流入私囊。若陛下不放心,可派专人核查。“
朱标沉吟片刻:“此事就由都察院负责彻查。至于驸马.虽有不当,但初衷为国,功过相抵,不予追究。“
蓝玉不甘心地还想说什么,被李善长一个眼神制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