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吧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第四百八十六章:马上就用不完了

刘伯温的占卜还是没有出错的。

孔府没落,那么天下文脉都会受到重创,首当其冲的,便是在朝为官人数众多的浙东文人。

想到这里,刘伯温心有无奈。

但晋王于他还是有恩的,他本已经打算归养,远离中枢,还是因为晋王的举荐方能坐上这个审查部的主官。

刘伯温当初告老算是无奈之举,因为他察觉到了皇帝朱元璋的忌惮。

身在御史这个位置上,难免是要跟皇帝的意愿相反的,可以说,坐一日,就危险一日,而且最关键的是,朱元璋不听劝。

刘伯温喜欢的做事,而不是装傻充愣,可以说,审查部主官这个位置,是最适合他的。

刘伯温叹了口气。

忧心分内之事才是臣子该做的,这些事,他不想掺和。

这边,朱元璋下了旨意,让三司着手审查。

一长串罗列的罪名,只要孔希言认了,那么孔府的命运就尽在朱元璋的掌握之中。

另外,倭国使者求取书籍一事,由于晋王的掺和也变得充满了不确定因素。

而从头到尾,很少有人去在意永华公主的请求。

大家似乎心照不宣的略过了永华公主的请求,大明也负担不起支持一个国家武备力量的程度。

接下来,又宣布了几项人事调动和官员任命,随后,朱元璋便甩手离去。

……

京师的天一下子有些变了颜色。

清流文人之间开始传出晋王要灭孔家一脉的传言,并且传播之广,人数之多,简直让人瞠目结舌。

两三天时间,由京师传播至应天府,应天府传播至江南各省,各家各族纷纷反对朝廷对孔府的流放。

弹劾晋王的文书也跟雪片一样不要钱的朝着中书省飞去,其中大多数都是一些已经告老或者民间的名人,总之这一次,一定要将晋王给拉下来。

山雨欲来风满楼。

朝廷的官员们又开始联手请奏,让朱元璋下旨将秦王给派去西安就藩。

“二哥这回倒是捡了个便宜。”

周王朱橚摇头轻笑,面色淡然。

他看了看坐在石桥下钓鱼的三哥,问道:“三哥,二哥要是就藩,你是不是也要出京?”

朱棡看着水面的浮漂,整个人舒服的躺在一张竹制的躺椅上,幽幽道:“怎么,舍不得京师?老五,……咱们身份特殊,要是父皇下旨,这京师是无论如何都不能待的。”

朱橚有些着急,起身道:“可民风医院刚刚起步,如今的医书刚整理不到二十册,学子也才招收几十人,这个时候离京,这不是让我撒手不顾吗?”

“三哥,你想想办法吧。”

朱橚如今醉心于医术,对于朱棡所整理的外科医书更是奉若神明。

“你们实验到哪一步了?”朱棡偏头问道。

朱橚这才露出笑容,坐在朱棡身边的台阶上,道:“前些时日用麻沸散给怀胎的母马接生,缝合伤口之后用大蒜素进行消毒,然后对养伤的场地也进行了消杀,果然没有感染!”

“咱们医院的几个老大夫都惊为天人!要知道,以往就算是使用麻沸散进行麻醉,然后切除病灶,也会伤口溃烂死亡,但这一次,居然没有溃烂。”

“昨日,医院几个大夫用器械做了一场手术,不过结果不咋好,那头受伤的羊羔还是死了。”朱橚高兴的笑容有些丧气起来。

朱棡笑了笑:“知足吧你,几个月时间能够做到熟练运用麻沸散跟大蒜素,已经是飞一般的进度了!你记住,医学这一条路,考的就是耐力跟毅力。”

“救死扶伤,说起来简单,但实际上却是一个要无数代人为之努力跟奋斗的目标。这是伟大的职业!一场病灶,考验的不只是病人,还有医者。”

“你想走这条路,那就要认真扑上去,尽全力的去做,去创造,去改变!”

朱橚用力点了点头。

“人这辈子,有个能够坚持一辈子的兴趣不容易,三哥希望你对医学保持这样的热度,不忘初心!”

“至于其他的,三哥给你兜着。”

朱棡转头,望着湖面。

陡然手一提,竹竿杆尖弯曲,急速的颤抖了起来。

不多时,一条巴掌大的鲫鱼被提了起来。

“正好,回家给你嫂子熬鱼汤。”

……

从古至今,各朝各代。

财富积累到了某个程度,就会沉淀在土地之上。

富户大族们在长时间的积累和敛财之后,会积累普通人一辈子无法想象的财富,而最终的流向,就是将其转化为不动产,无止境无休止的买地或者房。

只要王朝不更迭,只要世道安稳,这些土地,就永远姓他们的名字。

农耕社会,土地就是根本,就是寻常人所信仰的最高神。

而这样的形式就像是一条永不断流的河流,流入一个没有出口的大湖,盈满则溃。

这就是各朝各代都躲不掉的一个现象。

土地兼并。

朱棡想要将这一潭目前尚未累计满盈的湖水给变成活水,所以创办了兴国商会。

而兴国商会逐渐发展之下,已经开始影响到正常的朝政运行。

甚至,在某些地方,人们对商会的依赖超过了对朝廷的依赖。

朱棡选择了在傍晚时分入宫。

赶到朱元璋寝宫的时候,殿内的烛火刚好亮起。

由太监通报之后,朱棡进入了乾清宫。

烛火下,朱元璋看着奏本,最显眼的是他双眼上带着的老花镜,单手扶着镜框,将手里的奏本微微拿开二尺,看着上面的文字,老朱抿着唇,眉头深锁。

朱棡就这么静静地的站在那里。

大致一刻钟后,朱元璋才提笔沾墨,再三斟酌之后,落笔写了一段话。

等到批阅完这本奏本,他才抬头,声音浑厚的道:“来了多久了?”

朱棡稽首:“回父皇……。”

老朱摆了摆手:“行了行了,找个墩子坐着,咱正好有事问你。”

“啊?……哦。”

朱棡挠了挠头,乖乖坐下。

“云南一事当初是你提出来的,你为什么那么确定,那些土人会相信朝廷呢?土司才是他们的首领,为何不相信本族人,而会相信咱?”朱元璋问道。

朱棡精神一振,问道:“可是云南有结果了?”

朱元璋微微一笑:“不算,只是几个土人的部落族长愿意向咱们效忠,并且派出族中的子弟参军,沐哥儿来了折子,问下一步怎么办。”

“这可是个好开头!”

朱棡惊喜道:“若是这样,朝廷对云南可以说是不费一兵一卒就打通了,只要安置好了这些愿意效忠的部落,那剩下的就不足为虑了!”

朱元璋白了他一眼:“夸你两句就找不着北了?”

“嘿嘿,这不是有了成效嘛!父皇刚刚不也开心了?嘴皮子都笑咧开了……”朱棡嘿嘿笑道,声音越发小了。

老朱瞪了一眼朱棡,不过随即仰头,用下巴示意了一下朱棡继续说下去。

朱棡坐直身子,以论事的态度严肃道:“父皇曾在云南吃过一次亏,所以也明白问题出在哪,土司煽动,就是土人治理的最大难题,朝廷派兵打,土司就正好借这个借口煽动土人反击。”

“土人大多目不识丁,知书懂礼者更是凤毛麟角,一经煽动,便拿起兵器反抗朝廷,因为在他们眼里,朝廷确实是恶者。”

屏息凝神的朱元璋听着朱棡的话,一下子也联想到了许多。

在云南的治理上吃过亏的他,采用了儿子的提议,以‘改土归流’的举措来进行革新,以实实在在的利益让土人看到希望。

团结大多数!

剩下的小部分人,一旦闹,就会迎接受益者的雷霆怒火。

沐英以强兵威慑,以土地、物资、粮食以及花花绿绿的外地产物来让土人看到实实在在的利益,不用过着以往那样的日子。分土司的蛋糕,让大多数人得利。

“如今,一些看到了好处的土人族长同意效忠朝廷,便说明这个想法是没错的,只需要继续深入下去,便可在云南实施王道!”

朱棡有些激动。

他虽然打下了漠南,也平定了漠北,但说到底,在内治上他一直是外行。

这一次云南马政的成功,不仅为大明收复故土,更深层次的意义是,大明在接纳外族这一点上,打下了厚实的基础!

华夏故土种族甚多,按照国土划分,更是百花齐放。

各族习俗不同,语言亦有差距,而唯有一种东西是不变的。

利益!

朱元璋看着自己的儿子,眼神里真切的露出了震撼之色。

这些,是他一个皇帝都未曾想到过的领域。

“那接下来……。”朱元璋问道。

“接下来,就是改币!”

朱棡道。

朱元璋盯着他。

两父子这一场烛前夜话,彻底将大明未来十年的道路给规划的明明白白,起居注上记载,这一场夜话,晋王阐述了几个关于以钱治国的观点,

“你要从钱开始下手?”朱元璋问道。

“是。”

大明的铜荒已经是旷日持久的难题,华夏故土铜产量稀少,加上各大家族联手囤铜,老百姓手里流通的铜币少的可怜,这也是经济一直没办法成长的原因。

“怕是没这么简单,你可知道,江南各省的各大家族已经在抛出铜币,市面上的铜荒已经有所缓解!”朱元璋摇头道。

他走到一旁的架子前,取出一本奏本。

“这是江西那边的官员上的奏本,根据这段时间的情况来看,你所打造的银商行已经让他们有所察觉!应天府境内涌现大量的铜币,怕是马上你的银商行就要迎来一场银荒了。”

“银价飞涨,你之前换出去的银币,可都是亏的。”

“这种时候你的银商行还每日几万贯的兑换,你还撑得了多久?”

朱棡有些好奇,朱元璋说的这么事无巨细,难道他提前了解过了?

“父皇是如何……。”

对于这样的事情,朱棡并没有过多的惊慌,所有人都以为他在用银币挽回纸钞的失误,朝廷目前也没有继续印刷纸币,所以他们理所应当的认为银币就是下一步朝廷的主流货币。

造成这个误解主要是两点

一是因为朝廷发行纸钞引起了一连串的反应,商人们集体反对,影响了大片地区的经济,所以他们自然而然认为纸钞制度是错误的,朝廷想要更改,就必须在既解决钱荒,又挽回损失的基础上施行新政策,所以这自然而然会让人联想到银币。

二是银这种贵金属价格十分稳定,即便是富户们也无法大量囤积。因为百姓买不起,更消费不起,所以囤银没有利益,所以以银代铜,朝廷只要解决了辨别难题,就是一个比铜钱要好上许多的法子。

“这些事,咱不给你盯着点,咱心里没底。”

朱元璋倒是光棍,淡然的便说出他在暗中注视着这一切。

朱棡点了点头。

“多谢父皇。”

朱元璋在殿中踱步,负手而行:“大族囤钱,已经不是什么秘密,囤钱一举,大族至少可或许三个利益。”

“其一、铜币经由朝廷散发到民间,大族或许铜钱,将其囤在家中,市面流通钱币越发减少,以至于钱越来越值钱!但朝廷手里无钱,百姓手里无钱,反而有钱的成了他们。”

“其二、将铜币熔炼做成铜器,价格翻倍。”

“其三、熔好币铸坏币,每年朝廷收回来的钱币,三成都是经过熔炼的次币,掺杂各种东西,品质奇差。”

朱元璋的这些,就是富户们囤钱的利益。

在西南有些地方,州府流通的钱币甚至脆若土石,一掰就断。

朱棡沉默了一会,面对朱元璋的眼神,朱棡问道:“父皇应该已经知道了儿臣要做什么了吧?”

朱元璋盯着朱棡。

目光深邃。

就这么直勾勾的盯着。

似乎是想要将朱棡给看穿一样。

一时间,两人的气氛变得有些僵硬。

……

“你啊。”

良久,朱元璋摇头苦笑了一声。

他走回书案,甩袖坐下,严肃道:“该说你胆大妄为,还是说你其他的?”

朱棡愣了一下,旋即看着朱元璋严肃的脸,笑道:“爹,民间抛售铜钱,本就是在帮咱们,而且他们要换银,那就让他们换呗,马上咱们大明就有用不完的银了!”

藏书吧推荐阅读:乱世枭臣医将婿女帝太监最风流国破山河在带崽穿越奸臣一戟平三国吞噬之毒士,始皇拜我为大哥尘雾中的特工从影视剧特种兵一开始仙人只想躺着重生隋末,开局就被瓦岗五虎包围神武太医俏女帝矛盾难以调和大明帝国1627大唐:天上掉下一个翼装飞行驸马刚封了侯,你告诉我天下大乱了?大明:开局我跟朱元璋谈人丁税远东新纪元1630穿越娶了秦香莲建设科技大秦,从时空售货车开始风起刈羽我的谍战岁月探寻六爻之谜,一卦道尽乾坤万象绝色大明:风流公子哥,也太狂了重生大唐之逆袭风云南疆少年走天下天下第一小厮三国:开局董卓入京,逼着我退位清泉明月低武世界开始起兵大秦系列:穿越成嬴虔调教妖孽暴君:军火狂后刘备谋主,算尽天下清客金军南下我北上,赵九南逃我拜相穿越明朝,从最穷国舅开始种田雁断胡天月锦衣行之吕敏传重生1960:我承包了整座大山北宋群英录我的伟大的卫国战争在下九千岁大唐小郎中历史盘点:从王朝末年开始三国之袁术家臣白话三侠五义穿越红楼庶子,我靠科举逆袭大明匹夫抗战:签到军事基地成晋西北霸主
藏书吧搜藏榜:三国:封地爆兵,百万铁骑绕帝都脱了官衣,你跟我一个山贼讲道理?三国:签到三年,成为绝世战神炮灰"攻"养成系统大唐镇国公三国之汉室再兴三国:智诱刘皇叔,军师乃神人相父安心养老,和约阿斗去签战神薛仁贵,大唐第一猛将重生悍卒:开局官府发媳妇将军夫人,请吃回头爷!北宋大法官楚毅本纪之猛将无双女国公种田一二事新闯王穿越大乾,开局就娶三个媳妇蛇蝎太后之男色妖娆唐哀帝,中兴大唐红楼群芳谱大明:让你就藩,没让你立国秦时之七剑传人军婚燃烧:媳妇太彪悍带着系统做胤禛替身南北乱世我种田冷王的金牌宠妃七煞侍魂三国:多子多福,开局燕云十八骑老爹拥兵百万,我狂一点怎么了?三国之巅峰召唤什么时候更新我们家的小静静时空手环:代号025大唐:开局摆地摊卖面膜明末好国舅独治大明医将婿三国:季汉大都督,有妻蔡琰朕实在太难了魂穿史文恭,开局不去曾头市带着淘宝去抗日三国开局就送大礼包五姓嫡脉:躺赢大唐超神狂兵大唐,开局向李二退婚乌龙召唤:冷情妈咪圣雄之名田园大唐凰啼山河大唐最强路人甲北宋,我家仆役越买越多时势造英雄,君子当有龙蛇之变
藏书吧最新小说:魂穿三国收服一百单八将开局三国从赵云他哥开启诸天称霸女人越多我越强,先给我来十八个白马大祭师我当皇帝那些事儿大唐状元赘婿红色三国:一介布衣的汉末革命路帝业从捡垃圾开始五世同堂记叩星穴马丹阳天星十二穴水浒宋江,开局我现在火气很大啊大唐:开局暴打宇文化及开局救下必死之人,老朱你别追了重生1949海外争霸曝光朱棣吃猪食,朱元璋笑疯了再造山河三十年诗剑双绝,先揽芳心后揽江山大明博弈靖康逆转:易枫传梦主:从拾荒开始苏维埃之巅:保尔元帅的逆袭朕的大学时代始皇破防了,我现场译出百家典籍大殷王朝之墨香剑影太平重生我在澳洲当开荒君王权倾大唐,我与武媚娘缔造盛世大明第一权术穿越大唐,我是李建成?朱棣的麒麟逆子镇压梁山:开局建立天策府隋未:我穿越皇孙,携系统复隋三国:从平原开始,三兴炎汉美利坚望族画启乾坤宫闱明君路外卖侠闯大周玷污公主被问罪?我掏出AK开局发老婆,我靠妻妾成银河主宰红楼:开局融合项羽模板红楼第一宗师躺平失败,被迫在曹营当大佬活捉宋徽宗父子俘虏皇后汉末立志传让你当山匪,你抢天下美人建神朝高铭远传奇快穿:救世成神,但我是被迫的!魂穿大唐我娶了异父异母的亲姐妹从神龙政变开始建立千年世家反击皇宫洪武嫡皇孙:家父朱标永镇山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