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看什么?”
司马懿看着像是只老鼠一样四处张望的刘章最终还是忍不住开口问道。
“皇城啊,之前一直都没机会细看,趁着眼睛还是自己的,多看看,免得下去了有人问起来啥也说不上来可就尴尬了。”
“是……这样的吗?”
司马懿看着头也不回的刘章,总觉得对方隐瞒了什么重要的东西,不过有鉴于之前钓鱼的时候眼前这个老东西给他带来的“惊喜”,司马懿的心思也不在这边。
于是乎,在刘章回答过后,车内直接陷入了沉默的气氛之中,用个不太恰当的形容,颇有些那种中年夫妻同床异梦的赶脚……
至于刘章么,倒真的是在很认真的观察着眼前皇宫的一切。
毕竟放到现代,眼前的宫殿那可都算得上是国家一级文物了,或许有人会奇怪了,说刘章在这个时代也生活了这么久了,难不成皇宫都没见过不成?
讲句实在话,这还真是!
先不说刘章之前一直都生活在曹家两代人的严密保护之中,单说这皇宫可不是什么人都可以随便乱逛的。
哪怕不久之前刘章曾入宫参加了朝会,可那也仅限于平日里用来议事以及接待地方诸侯面圣用的南宫诸地。
至于北宫……
可不是外臣可以随意踏足之地,而刘章与司马懿此次前来赴宴之所,则被安排在了华林园之中,至于这华林园所在之处么,且容笔者用一张图来说明。
如图所见,华林园地处北宫边缘,甚至比邻东宫,其本就是皇室御用的内宫园林。
不过说起这个华林园,还能联系到历史上两个广为流传的故事。
其一是西晋的皇帝司马衷在洛阳华林园里游玩的时候听到蛙叫声,然后问随从蛙究竟是为“公”,还是为“私”而鸣?这位皇帝被后人称为“白痴皇帝”,长期住在深宫里,朝政被皇后贾南风所把持,他在听到大臣报告天下饥荒的时候,问“何不食肉糜”,成为流传至今的讽喻故事。
其二是后赵时期残暴的皇帝石虎,他为了早日建成邺城(今天河北临漳一带)的华林园以供自己享乐,和负责的大臣说“朝成夕没”,意思是如果园林早上建好了,晚上死了也甘心,以致大批工匠被迫日夜赶工,上万人劳累伤病而亡。
故而皇家园林这东西,尤其是喜欢旅游的朋友们,当你感叹于那些园林的华美与秀丽之时,不妨更加深入的想一想,那些精巧的设计之中究竟掺杂了多少鲜血?
而一部分看着园林满眼羡慕的人,其入眼之中的究竟是眼前的风景还是在羡慕着那些旧时统治者奢靡的生活?
人心这东西,真的是经不起仔细推敲的……
不过刘章现在的注意力却不在园林上面,而是那一面面雄伟高大的宫墙……
至于为什么。
那也是历史的一部分,不过在刘章眼中,那更多的是一个阶层对另一个阶层的剥削史……
在刘章看来,虽然同样的都是墙壁,但比起长城那种为了守护国民的军事建筑不同,皇城的高墙,完全就是将统治者与百姓彻底划分为两个阶级的标志……
所以为什么后世新中国建立之初,教员会力排众议的拆掉bJ的城墙,真的就只是因为其单纯的影响了交通么?
……
话题扯远了,让我们言归正传。
洛阳皇宫的规模按照后世的视角来看算不上太大,宫城位于内城的北中部略偏西,平面略呈南北长方形,南北1398米,东西660米,总面积约92.30万平方米,占内城面积的1\/10。
好吧,九十多万平米,按照这个时期的生产力而言,也算不上小了。
而就在这时,司马懿指着前方开口介绍道。
“前面便是千秋门,而那条东西向的长道,便是永巷了。”
(好吧,再补一张图。)
由图可见,太极殿位于南宫前端,其后为中宫,而过了永巷之后便是后宫的范围了。
当然了,华林园虽然是皇家御用园林,但历史上这座园林也曾多次举办过一些活动,而且在原本的历史中,魏时的这座园林原本名为“芳林园”,至于为何改名,则是因为后来为避齐王曹芳名讳而改名为华林园。
当然这都不是重点,至于重点么……
洛阳华林园在曹魏时期组织太学的学生参与劳动建造,并在歌舞宴饮的同时举行文学活动;西晋武帝司马炎在园中多次举办隆重的雅集,邀请当时着名文人如谢灵运等赋诗作文、评比优胜;北魏时期不仅在宴会上令群臣赋诗,有时甚至还在园中招募贤良、审理冤狱。
讲到这里,或许有些人应该明白了其中隐藏的一些深意。
以皇城的结构上来看,华林园与后宫仅仅一墙之隔,换句话来说,将臣子召集至此本就彰显出了帝王对臣子的重视,与此同时,也不失为一种隐晦的联姻讯号。
尤其是对那些太学的学生而言,一旦在这种不定期的盛事上表现出众,天知道会不会吸引到某位公主的垂青?
所以凤凰男啊,古代的驸马爷们,又何尝不是古时候的凤凰男?
“永巷么……呵呵……”
刘章深深的看了一眼前方的千秋门,不置可否的笑了笑,只是那笑声……怎么听都掺杂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味道。
讽刺?不屑?又或者是痛恨?
司马懿难以定论。
好在之后的一段路上,刘章倒是难得的正襟危坐,再无之前那般四处张望的失礼举动了。
不过想想也对,过了千秋门之后,右手边那可就是后宫的宫墙了,所谓男女之大防,总是要有所顾忌的……
这样想着,也让司马懿莫名的松了口气,毕竟自己也是一把年纪了,别在受身边这个老货的牵连,死前还要闹个好色无度或是为老不尊的名声……
然而刘章真的是因为这样的原因才收敛了自己的行为么……
……
与此同时,洛阳城外……
“臣赵统,拜见蜀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