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让他不得不承认,朱瞻增的一身才学依靠的并不止是老四的指点。
其本身的天赋,也绝对远超所有人!
不过这也让他好奇,是不是曾经模拟中出现的东西,在这个未来之中,还会有全新的变化?
想到这,朱棣连忙翻开了下一页。
【这种便于交流的通信方式,因其造价并不算昂贵,很快就被推广到了天下。】
【你看着皇宫四处冒烟的地方,不由得沉默了。】
【或许未来的大明会呈现出一种完全不同的景象。】
【永承第三十年,西洋数十国大半归附,二哥也动用起了大军。】
【与之前不同,随着蒸汽通信机的出现,你与前线的交流不再是问题。】
【二哥向你时不时打小报告,他说三哥行事龌龊,喜欢要挟他国。】
【你从二哥的通信里看到了羡慕和嫉妒这两个词。】
【所以你只能安抚他三哥是在试探西洋诸国的态度。】
【同时你也给三哥发送了信息,让其注意言行举止。】
【三哥似乎是有了些改变,最起码二哥时不时发来的信息中小报告的次数开始减少。】
【可锦衣卫和东厂在外的探子却给了你最真切的情报。】
【二哥和三哥已经狼狈为奸,同流合污了。】
【你头疼不已,但自大哥离世后,你也就只剩了这两位亲哥。】
【所以你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希望等拿下西洋诸国后,再严加管教。】
看着模拟器里的信息,朱棣不由得眼前一亮。
“既然老四都承认了,说明未来的大明一定会不一样!”
不过当看到老二打的小报告,他又赶紧闭上了眼睛。
随后更是连忙翻开了下一页!
因为不想让老二老三这哥俩破坏了他的好心情。
【永承第三十一年,蒸汽机历经数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了天下的主流。】
【民间小有资产的商人,也开始利用蒸汽机来提高生产货品的效率。】
【但令你苦恼的是,京城内到处散布出的黑烟,带着令人难以忍受的气味。】
【若是长此以往下去,天下所有人的寿命都会受到影响。】
【好在,随着格物学院的不断号召,各地的格物学子都在有意识的改进蒸汽机,让其散发出来的浓烟和气味变少。】
看着模拟器里的画面,以及信息,朱棣不由得心中一惊。
“还会影响寿命?”
不过看着各地的格物学子开始改进蒸汽机,他又松了口气。
毕竟事关寿命,这可不是小事!
老四是有能力增加寿命没错,可其他人不同啊!
尤其是朱瞻坷!
对方如果早逝,带来的影响可一点都不小!
【永承第三十二年,西征基本结束,不过你却并没有让二哥三哥带兵返回。】
【只因这一路上没有蒸汽火车可以带大军通行。】
【永承第三十三年,太医院上表了天下各地的疾病情况。】
【因为蒸汽机的黑烟及气味引发的问题几乎占据了主流。】
【你虽然明白这是发展的必要阵痛之一,但内心也实在难以接受。】
【你不停的问自己,是要一个全新的大明,还是要一个有着未来数百年清晰发展道路的大明。】
【最终,你放弃了你的优势,但同时也在做更多的准备。】
【你很希望看到一个完全不同的发展道路,而这条道路也能永无止境的走下去。】
看着模拟器里老四说的那句话,朱棣叹了口气!
“有舍才有得,世上哪有全是好处的事情啊?”
至于模拟器里老四的期待,也同样是他的期待。
因为以往的发展,他几乎已经是如数家珍。
【永承第三十四年,天下的环境更进一步恶劣。】
【虽然格物学院的改进让蒸汽机散发出来的烟雾和气味变的少了很多,可因为蒸汽机的便利性,使用的人数却翻增了近乎一倍。】
【你虽然知道未来肯定能寻找到一个平衡点,但也不免可惜那些因为发展而损失了的东西。】
【八月,远在中京城的太子发来了信息,中京城即将完工。】
【这是你今年得到的最好消息,于是立即在朝堂之上开始商议搬迁计划。】
【与前些年不同,搬迁京城的计划终究是受到了一些阻力。】
【曾经支持搬迁的朝臣,此时也悄然站在了反对者的行列,而那些曾经反对的,如今却也开始支持了。】
看着模拟器里的信息,朱棣不由得摇了摇头。
“老四太心善了,想要发展,损失无可避免!”
反正在朱棣看来,老四的纠结完全没有必要。
至于说模拟器里搬迁的形势变化,他倒是没有意外。
因为曾经在顺天没有实力的人,在将近十年的时间里,逐渐立下了根基。
而那些曾经在顺天有实力的人,如今却因为新晋势力损失惨重。
所以双方有些对调,这也完全在情理之中。
【你心中明白这些反对者和支持者的变化原因,而搬迁京城作为当初定下的计划,自然不可能取消。】
【你虽然知道运用蒸汽火车来进行搬迁不可能实现,但也不免想要尝试一番。】
【于是你牵头让工部和户部拿出修建一条从顺天到中京的轨道铺设方案。】
【这两地之间将近万里之遥,户部尚书游迁满脸的愁容,而工部尚书刘心的表情也不见得有多好。】
【而当计划摆在了你的面前之后,你只是略微沉吟片刻,就选择了放弃。】
【只因想要修建这样一条轨道,不仅耗费的钱粮超乎想象,而且建设难度也是史无前例。】
【最重要的是修建时间长达二十几年。】
“要二十几年?”
看着模拟器里修建蒸汽火车轨道的时间,朱棣不由得目瞪口呆。
但很快他愣了下,随后眼中就充满了不解。
“不对啊,在之前的模拟里,好像也没用那么长时间吧?”
挠了挠头,朱棣想来想去,也只能想到一个原因。
“应该是蒸汽火车才刚出现,工部没有修建轨道的经验导致!”
否则的话,再怎么着也用不到二十几年才能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