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姐妹俩走进内院,林兮瑶才发现柳母所在的偏院竟热闹非凡。刚走到院门口,就闻到一股淡淡的皂角香,推开门一看,层层叠叠堆着半人高的皂块,有的正在阴干,有的已用茜草染出霞色。
整个房间都堆满了整齐的木箱,箱子里装的全是待晾干的 “琉璃皂”—— 有的是淡粉色的,有的是乳白色的,还有几块加了花瓣碎,看起来格外精致。柳母正坐在小板凳上,手里拿着木勺,小心翼翼地翻动着竹筛里的琉璃皂,生怕碰坏了刚成型的皂体。
柳母正弯腰翻动最下层的模具,听见脚步声回头,沾着皂角粉的手在围裙上擦了擦:我想着你也该回来了,洛仙宴的新衣早几日就送到了。
“对了,你爹也在家呢,他说等你回来有事儿找你,你快去前厅看看吧。” 柳母拍了拍她的手背,笑着催促道。
林兮瑶心里纳闷,爹会有什么事找自己?带着疑惑,她快步走向前厅。前厅没看到人,却在后院看到她爹等用一根拴着红布条的竹竿,逗弄着大花。
“爹!我回来了!” 林兮瑶脆生生地喊了一声。
林正德抬头见是她,立刻放下竹竿,脸上满是笑意,起身拉住她的手:“丫头,可算把你盼回来了!在庄园里没受委屈吧?”
“没有,他们都很照顾我,还安排了秦嬷嬷专程照顾我。” 林兮瑶摇了摇头,随即想起柳母的话,问道,“对了爹,听说你找我有事儿?”
林正德拉着她在一旁的椅子上坐下,脸上的笑意淡了些,语气带着几分郑重:“丫头,你还记得之前在云想霓裳的图纸上,你写的那首诗吗?就是‘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那首。
林兮瑶歪了歪头,疑惑道:“记得啊,怎么了?难道有什么问题吗?”
“问题倒是没有,就是最近总有人来问这首诗的事儿。” 林正德叹了口气,“前几天有两家小姐派人来兴隆布庄,问这首诗是谁写的,想结识一下这位诗人。我当时怕暴露你,就说不知道,会帮忙打听,结果没过多久,连四方书院的学子都来打听,我实在顶不住了,就把你说的作者名告诉他们了。”
他顿了顿,看向林兮瑶的眼神里满是好奇:“对了丫头,你说这首诗是李白写的,这个李白是谁啊?来打听的小厮说,他们家小姐查了好久,翻遍了家里的诗集,都没找到这首诗的出处,也没听过‘李白’这个名字。”
林兮瑶心里 “咯噔” 一下,这才猛然想起,这个世界并没有李白!她当时只是觉得这首诗配云想霓裳再合适不过,便随手写了上去,竟忘了这茬。她定了定神,急中生智道:“爹,这个李白是一位很厉害的隐士,相传他才华横溢,写诗时灵气逼人,被人称为‘诗仙’呢。”
“诗仙?” 林正德眼睛一瞪,语气里满是惊讶,“那不就是神仙!你怎么会知道的?”
林兮瑶一顿,有没有可能我说的“诗仙”跟你理解的“诗仙”不是同一个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