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兮瑶推开吱呀作响的榆木院门,暮色中站着两道熟悉的身影。
穆公子?周大哥?她手指无意识地攥紧了门框。
夕阳勾勒出穆景渊挺拔的轮廓,他身侧的铁塔般壮实的汉子正是林兮瑶救命恩人周达。
少年身着鸦青锦袍,神色沉稳,自有一股气度,跟他身边的护卫周达比起来,明明身形相差巨大,但却谁都忽视不了他。
周达憨笑着举起手中箩筐:林姑娘,公子说您送的腌笋极好,特地...
该道谢的是我。林兮瑶侧身让出通路,衣袖带起一阵薄荷清香。
待两人在厅堂坐定,林兮瑶才猛然意识到——家里竟没有备茶待客的规矩。
她忽然僵住——厅堂里既无待客的茶炉,连炭火都未生起。想到要让贵客对着空荡荡的八仙桌干坐——
请稍候。她匆匆起身,裙裾掠过门槛时带起一阵微凉的夜风。
她忽而想起——自己房中还有一壶冷泡茶。
落水县水源丰沛,栖云苑里就有一口老井,水质清冽甘甜。但林兮瑶从不敢直接取用——这年头没有过滤技术,谁知道井水里藏着什么看不见的东西?她总是将水煮沸、晾凉,再用来泡茶。
林家贫穷,家中的茶叶也是最下等茶叶,泡出来还不如白水爽口。于是她干脆自创茶饮——有什么用什么,怎么方便怎么来。
后山遍地都是野菊与薄荷。野菊清热解毒,能缓肝火目赤;薄荷醒脑提神,可解头昏脑胀。她将晒干的花叶投入冷水中浸泡四五个时辰,茶汤渐渐染上琥珀色,入口清甜沁凉,比那些苦涩的劣茶不知强了多少。
起初林家人还笑她胡闹,后来也都喜欢上了,不过他们喝的是热茶,只有林兮瑶喝冷的。
连柳南风尝过后,也默默把书房里的云雾茶换成了菊花薄荷饮。
此刻,林兮瑶捧着冰凉的青瓷壶回到厅堂。
寒舍简陋,只有自制的凉茶。她将茶盏轻放在酸枝木案几上,青瓷茶壶发出清脆的碰撞声。
这是…冷茶?穆景渊看着杯中毫无热气的琥珀色液体,眉梢几不可察地动了动。
周达却已仰头饮尽,喉结滚动间哈哈一笑:痛快!比老周在军营喝的藿香汤强百倍!
穆景渊却盯着盏中浮沉的菊瓣,他抿了一口,茶汤入喉,穆景渊怔了怔——意料中的寒涩并未出现,反有一股甘甜裹着薄荷的清凉,自舌尖漫上眉梢。
周大哥还当过兵?好厉害!难怪如此勇武!
林兮瑶脱口而出,眼里闪着毫不掩饰的崇敬。她双手捧着茶盏,身子不自觉地向前倾了倾,像是要听一个传奇故事。
话音未落,厅内骤然一静。
穆景渊指尖一顿,白玉杯底轻轻磕在案几上,的一声脆响,惊碎了茶汤里晃动的月影。周达铜铃般的眼睛瞪得更圆了,浓眉高高扬起——这小娘子,怎地对个粗鄙军汉这般热络?
她忘了,这不是她那个军人优先的时代。在这里,好男不当兵,行伍之人多是走投无路才吃军粮。可即便知道,她依然觉得:保家卫国的人,凭什么低人一等?
周达看到林兮瑶那不是作伪的崇敬神情,嗨!就混了几年边关。周达挠着后脑勺,古铜色的脸竟透出些赧然。
“还是驻边将士?那更了不起了,遇到过很多危险吧!”林兮瑶眼睛亮得惊人。
她虽未亲历过冷兵器时代的战场,但史书里白骨露于野的记载、影视中将军百战死的画面——边关哪有什么太平年岁?
“那可不,”周达被她的热切鼓舞,声如洪钟,“有一回,遇到个达子,那弯道直接插到我这儿,当时肠子都...说着,他就打算掀开衣襟,给林兮瑶看看当时留下的伤口。
周达。茶盏轻轻磕在案上,发出一声轻响,穆景渊淡淡截住话头。
周达瞬间噤声,听到穆景渊的话,周达才觉不妥,这可不是跟兄弟们吹牛的时候。
听说你们回了青山镇?青年公子转开话题,指尖摩挲着杯沿。